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申红飙
1
作者 申红飙 《东方艺术》 2017年第15期56-57,共2页
申红飙的雕塑创作发端于传统,但并不囿于传统的程式与趣味,相反主张以当代的视野去审视,在形式上力求向现代风格的转换。在这个意义上,“回归传统”不是一种文化策略,在艺术家看来,中国雕塑真正的出路,并不需要一味地向西方学习... 申红飙的雕塑创作发端于传统,但并不囿于传统的程式与趣味,相反主张以当代的视野去审视,在形式上力求向现代风格的转换。在这个意义上,“回归传统”不是一种文化策略,在艺术家看来,中国雕塑真正的出路,并不需要一味地向西方学习,而是要在既有的美术史谱系中,立足于本土的文化逻辑,建构自身的语言体系,形成个人化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回归传统 雕塑创作 现代风格 文化策略 文化逻辑 语言体系 艺术家
原文传递
申红飙
2
作者 申红飙 《雕塑》 2014年第1期22-23,F0004,共3页
原文传递
申红飙
3
作者 申红飙 《雕塑》 2014年第B06期63-63,共1页
原文传递
《同裳》
4
作者 申红飙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下载PDF
《拳毛(马呙)》
5
作者 申红飙 《艺术评论》 2022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又有谁在》《无题》
6
作者 孙国城 陈科 +2 位作者 周思旻 申红飙 杨春临 《缤纷》 2016年第6期88-89,共2页
成长中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的认知,使我对许多问题产生思考,从而内心蕴育了复杂的情绪,试图把这种情绪和感受视觉化地呈现出来。这件作品是我对美感和脆弱性的一次实验,情绪是我的原动力。海子的长诗《太阳·弥赛亚》引发了我的... 成长中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的认知,使我对许多问题产生思考,从而内心蕴育了复杂的情绪,试图把这种情绪和感受视觉化地呈现出来。这件作品是我对美感和脆弱性的一次实验,情绪是我的原动力。海子的长诗《太阳·弥赛亚》引发了我的共鸣,反复出现的‘又有谁在?',是海子在不断地向世界呼喊,试图找寻什么。个人独立精神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成为我探讨的主题。我觉得艺术更多的是给人呈现一种遭遇,而不是一种教育。我用作品进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题》 视觉化 个人意识 蕴育 生牛皮 有利有弊 感官体验 展示平台 不可言 设计学院
原文传递
《睡起》
7
作者 仇越 陈科 +2 位作者 周思旻 申红飙 杨春临 《缤纷》 2016年第6期94-95,共2页
《睡起》以人类循环往复的生命状态为主题,吸收传统佛像气息,是有关个人情感的、型体的表达。睡与起,梦与醒,这种轮回和迷幻的状态仿佛每天都在经历。起初只有《起》,后来又加了《睡》,《睡》的动态既像是在做梦,又像是佛经里的‘颠倒... 《睡起》以人类循环往复的生命状态为主题,吸收传统佛像气息,是有关个人情感的、型体的表达。睡与起,梦与醒,这种轮回和迷幻的状态仿佛每天都在经历。起初只有《起》,后来又加了《睡》,《睡》的动态既像是在做梦,又像是佛经里的‘颠倒梦想',《起》的动态看似稳定却又不稳定,我觉得这些都是人的真实状态。创作中其实有不少时间在自我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情感 古典时期 生命状态 不自觉 马里尼 那就是我 布朗库 学习过程 基弗 芭芭拉
原文传递
梅兰芳造像
8
作者 吕相勃 陈科 +2 位作者 申红飙 杨春临 周思旻 《缤纷》 2015年第6期114-115,共2页
为什么叫“梅兰芳造像”,有什么象征意义么? 说到象征,我觉得我所理解的梅兰芳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而“造像”这个词是比较东方一点的说法。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是极其富有东方气质的,他扮演过上百个古代传奇人物,充... 为什么叫“梅兰芳造像”,有什么象征意义么? 说到象征,我觉得我所理解的梅兰芳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而“造像”这个词是比较东方一点的说法。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是极其富有东方气质的,他扮演过上百个古代传奇人物,充分演绎了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我的毕业创作《梅兰芳造像》想吸收中国古代佛造像的手法来塑造梅兰芳的性情,结合自己对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造像 象征意义 中国人 文化符号 艺术大师 传奇人物 毕业创作
原文传递
一生
9
作者 天舒 陈科 +2 位作者 申红飙 杨春临 周思旻 《缤纷》 2015年第6期116-117,共2页
作品通过宣纸翻制成浮雕并将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形式来阐述猫的一生的九个阶段。猫在古埃及和希腊是被人们敬仰的神兽,神秘又高贵。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到现今猫已经变成了我们家中娇惯的小宠物与人类亲密无间。之所以选用猫这个题材是由... 作品通过宣纸翻制成浮雕并将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形式来阐述猫的一生的九个阶段。猫在古埃及和希腊是被人们敬仰的神兽,神秘又高贵。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到现今猫已经变成了我们家中娇惯的小宠物与人类亲密无间。之所以选用猫这个题材是由于我家里养了200多只猫,我和它们每日朝夕相处,它们时而神秘时而又很亲近人,每次接触到它们的眼睛就会被深深的吸引住,仿佛灵魂之间有一种共鸣,同人很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雕塑
原文传递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作品选登
10
作者 卢志强 何家英 +100 位作者 王振 祝建华 霍炬 季颁 周涛 李荣林 张姝 张峻明 赵彦龙 任艳明 马文甲 韩晓冬 王长兴 蔡超 边涛 李鸿莉 孔平 刘瑶 庄道静 刘新华 刘皓璐 张存玫 袁元 季承禹 阮梅 韩博 萌芳 邸可新 殷亮 刘鲁新 李如 潘缨 崔亚鲁 王旭冉 王元 吕书峰 李丹 王利 王珂 王子锟 陈健 马辉 谈强 张元稼 罗小珊 孙昌武 马刚 王剑武 盛天晔 刘伟佳 窦鸿 王树鹏 陈林 张蕊 于振平 周吉荣 周长春 王睿 周末 马鑫 李河良 王巍 彭汉钦 冯国豪 柳青 李迅 董卓 邓毅 翟书同 王朝相 杨冰莉 程建利 李卓 张卉 孔亮 王晓伟 汪耀民 孔凡博 刘金贵 王树山 李永康 申红飙 邓柯 张庆涛 周福林 房子剑 李慧 商长虹 赵红雨 张晓东 李烜峰 任志忠 金临 崔宇 许杨 廉南宁 张见 齐鸣 李玉旺 李朋帮 管海龙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5,F0002,共25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