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朴无华——电影《一个勺子》视觉语言中的符号与意象
1
作者 申行舟 《艺术评鉴》 2020年第7期175-176,共2页
中国电影依靠东方特有的造型、隐喻和哲理的三者统一去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一个勺子》借用“符号”与“意象”来塑造电影画面,以男主人公“拉条子”的视角作为电影的切入点,寓意深刻的呈现了“生”的希望,并阐述了普通中... 中国电影依靠东方特有的造型、隐喻和哲理的三者统一去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一个勺子》借用“符号”与“意象”来塑造电影画面,以男主人公“拉条子”的视角作为电影的切入点,寓意深刻的呈现了“生”的希望,并阐述了普通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活信念。画面中的镜头,相似甚至相同的镜头体现着一种“道”的循环,这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不曾更迭的“规矩”,是生住异灭的生命轮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 叙事 隐喻 哲理 诗意
下载PDF
烟岚满纸,气势磅礴——浅析徐渭巨轴书法的形成及影响
2
作者 荆海洋 申行舟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35-36,共2页
徐渭开晚明巨轴书法之先河,奠定了后来巨轴书法的范式。他继承了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观点,将书画结合,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巨轴书法。该文在徐渭现存轴类书法墨迹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巨轴书法的形成及影响。
关键词 徐渭 巨轴书法 尚意 笔法
下载PDF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东汉墓(2004CXDM107)发掘简报
3
作者 刘呆运(文/摄) 党晓婷(图) +4 位作者 王学文(图) 李文发(图/摄) 李明(文/摄) 冉万里 申行舟 《西部考古》 2023年第2期15-23,共9页
M107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带侧室的砖室墓,据其形制与随葬品,结合西安地区东汉墓葬的研究成果,推断其年代在东汉晚期,大体相当于东汉桓灵以后至东汉末年。M107的出土物虽然不甚丰富,但其时代较为明确,为探讨西安地区东汉晚期的丧葬制度提... M107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带侧室的砖室墓,据其形制与随葬品,结合西安地区东汉墓葬的研究成果,推断其年代在东汉晚期,大体相当于东汉桓灵以后至东汉末年。M107的出土物虽然不甚丰富,但其时代较为明确,为探讨西安地区东汉晚期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斜坡墓道 砖室墓 东汉晚期 西安地区
原文传递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清琉璃龙壁图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申行舟 《艺术教育》 2020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琉璃龙壁是明清建筑艺术领域中运用龙纹,并彰显龙文化的实物例证之一,是明清两朝特有的艺术形式。根据其所在场所的不同,可划分为王室龙壁、皇家龙壁、寺观龙壁、文庙龙壁、城隍庙龙壁五种,但若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则王室龙壁与皇家龙壁... 琉璃龙壁是明清建筑艺术领域中运用龙纹,并彰显龙文化的实物例证之一,是明清两朝特有的艺术形式。根据其所在场所的不同,可划分为王室龙壁、皇家龙壁、寺观龙壁、文庙龙壁、城隍庙龙壁五种,但若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则王室龙壁与皇家龙壁均为九龙壁,可归为一类。文章指出,琉璃龙壁艺术风格的嬗变实则是由王室皇家到民间社会的主动传播与发展,这与龙纹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多义性以及琉璃龙壁所处历史环境的差异性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龙壁 明清 艺术风格 嬗变
原文传递
场景、行为与意涵:《文会图》中瓷器图像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5
作者 申行舟 《艺术教育》 2021年第11期34-37,共4页
《文会图》中的瓷器图像,不仅是证史的材料,还能更加立体、形象、生动地构建出当时人们使用瓷器的具体情况及其对于瓷器的整体认知。文章对《文会图》中的瓷器图像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对瓷器使用者身份、行为和情景进行时空上的界定,以及... 《文会图》中的瓷器图像,不仅是证史的材料,还能更加立体、形象、生动地构建出当时人们使用瓷器的具体情况及其对于瓷器的整体认知。文章对《文会图》中的瓷器图像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对瓷器使用者身份、行为和情景进行时空上的界定,以及对所在整个场景的氛围和人物行为意涵的符号隐喻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会图》 瓷器图像 场景 行为 意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