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肾者胃之关”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俊波 申青艳 +1 位作者 张蕊 张广中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肾者胃之关"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最初是论述水液代谢的过程,后世历代医家从各方面对"肾者胃之关"进行发挥、诠释、延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理论,丰富发展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对临床实践有指... "肾者胃之关"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最初是论述水液代谢的过程,后世历代医家从各方面对"肾者胃之关"进行发挥、诠释、延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理论,丰富发展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对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目前"胃肾相关"理论普遍为大家所接受,通过经典探讨,从经络、生理、病理入手,对"胃肾相关"理论作进一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者胃之关 水液代谢 水肿 反胃 气化
下载PDF
解毒化湿健脾法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Th17细胞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青艳 谭海成 +4 位作者 周滔 牛柯敏 赵俊波 危北海 陈誩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湿健脾法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17,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 目的观察解毒化湿健脾法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17,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以TNBs/乙醇法诱导获得UC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及IL-17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结肠黏膜IL-17的表达及血清IL-17、IL-23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各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中药组各指标的下降较西药组更为明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Th17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而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大鼠降低尤为明显。结论解毒化湿健脾法通过抑制结肠IL-17、IL-23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了Th17细胞表达,从而抑制肠道炎症,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解毒化湿健脾法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下载PDF
三黄汤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大鼠结肠EGF、ITF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帅 陈聪 +2 位作者 申青艳 万通 陈誩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900-904,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三黄汤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肠三叶因子(ITF)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制备UC急性期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选择未造模大... 目的观察三黄汤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肠三叶因子(ITF)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制备UC急性期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选择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均灌肠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西药组予柳氮磺吡啶灌肠液0.6g/kg,中药组予三黄汤灌肠液15g/kg,均按10mL/kg每日灌肠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第11天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黏膜病理组织学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EGF、ITF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结肠黏膜损伤改善,CMDI积分(3.60±2.63),低于模型组(6.92±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3.83±2.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1.78±1.48)低于模型组(3.42±2.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中药组结肠EGF水平(346.17±107.64)高于模型组(62.87±7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与西药组(445.22±194.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中药组结肠ITF水平(293.48±98.98)及西药组结肠ITF水平(281.95±112.76)低于模型组(350.83±162.21),模型组结肠ITF水平低于正常组(435.36±13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灌肠方对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UC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等,提高结肠EGF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三黄汤 中药灌肠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 肠三叶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与肝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国玮 周滔 申青艳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肝脾相关 中医药
下载PDF
调肝理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肠黏膜Toll样受体4、occlud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瑞琳 申青艳 +6 位作者 牛柯敏 杨仲婷 殷秀雯 李雪 周滔 陈誩 危北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52-2256,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肠黏膜屏障Toll样受体(TLR)4、occludin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理脾组、调肝组和理脾组,并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诱导大鼠非酒精...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肠黏膜屏障Toll样受体(TLR)4、occludin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理脾组、调肝组和理脾组,并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各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肝功能变化及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肠道上皮TLR4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呈现脂肪变性;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肠道上皮TLR4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脂肪变性程度均有减轻;occludin的表达均有增加;肠道上皮TLR4表达均有降低。各治疗组中,调肝理脾组脂肪变性程度最轻;血清ALT、AST水平降低更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ccludin及TLR4的表达量变化更明显。结论调肝理脾法通过上调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肠道TLR4的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调肝法或理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调肝理脾法 肠黏膜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调肝理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脂质代谢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新 周滔 +8 位作者 牛柯敏 陈誩 危北海 王佳 孟思宏 李沁娜 郑娇 申青艳 陈瑞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35,共7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每组10只。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大鼠皆予以高脂饮食,共12周。调肝理脾法组大鼠造模同时给予调肝理脾方2 ml·100 g-1·d-1灌胃(相当于成人剂量的5倍),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采集血液、肝脏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水平,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在肝脏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调肝理脾法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DL-C外,调肝理脾法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的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LC3B表达水平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理脾法组肝组织LC3B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对实验性SD雄性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SD雄性大鼠肝组织内的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脾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调肝理脾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和自噬相关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长新 周滔 +8 位作者 牛柯敏 陈誩 危北海 王佳 孟思宏 李沁娜 郑娇 申青艳 陈瑞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90-293,322,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MRLS)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清洁级) 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MRLS)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清洁级) 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组(各10只)。模型组、调肝理脾组大鼠皆予以高脂饮食共12周。调肝理脾法组大鼠造模同时给予调肝理脾方2ml/100g/d灌胃(相当于成人剂量的5倍),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普通饲料)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后,分别采集大鼠血液、肝脏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在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1)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调肝理脾法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的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DL-C外,调肝理脾法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250,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理脾法组肝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21,P <0. 05)。结论:调肝理脾法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肝组织内的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脾法 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BECLINL
下载PDF
陈誩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路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滔 申青艳 +3 位作者 梅晗 朱向东 王帅 陈誩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9期710-712,共3页
根据脾胃中医学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在临床中运用脾胃病对立统一的辨证规律,注重患者个体病机特点,形成了"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等多个对立统... 根据脾胃中医学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在临床中运用脾胃病对立统一的辨证规律,注重患者个体病机特点,形成了"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等多个对立统一的脾胃病临床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誩 脾胃病 对立统一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性能测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瑞琳 申青艳 +4 位作者 牛柯敏 杨仲婷 殷秀雯 李雪 周滔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按国际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研制规范,从信度、效度两方面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PRO量表的科学性能。方法临床纳入200例NAFLD患者,发放NAFLD中医PRO量表,并汇总数据结果。分别通过克朗巴赫系数(... 目的按国际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研制规范,从信度、效度两方面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PRO量表的科学性能。方法临床纳入200例NAFLD患者,发放NAFLD中医PRO量表,并汇总数据结果。分别通过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法、分半信度法来考核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从而评价量表的信度;分别通过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来考核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从而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回收量表198份,回收率99%。NAFLD中医PRO量表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3,生理、心理、治疗三大领域分别为0.862、0.682、0.617,均大于0.6,具备合格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整体的分半信度系数(Spearman-Brown系数)为0.864,大于0.6,生理、心理、治疗三领域分别为0.862、0.659、0.497,除治疗领域外均具备合格的分半信度;量表所有条目及领域的Spearman系数均大于0.2,且P<0.01,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能被公因子解释的变量达到61.858%,超过一半,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NAFLD中医PRO量表具有较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实效性,可应用于中医治疗NAFLD研究的临床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国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信度 效度 测评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PRO量表的研制与条目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秀雯 陈瑞琳 +3 位作者 申青艳 牛柯敏 周滔 陈誩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50-452,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非酒精作用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发生的脂肪累积和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当下全球NAFL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0%~30%,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报告结局(PRO)是直接来源于患者的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非酒精作用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发生的脂肪累积和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当下全球NAFL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0%~30%,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报告结局(PRO)是直接来源于患者的关于自身健康状况和治疗结果的报告,是在没有其他人或医生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患者对自身临床结局的测量[2]。PRO被认为比医生报告的结局指标更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当中。中医药治疗NAFLD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但是中医药治疗给患者主观感受上带来的改善并无明确有效的评价方法。因此研制适合中医理论研究的NAFLD专属PRO量表能更好评价中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PRO量表 条目筛选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调肝理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和自噬相关蛋白-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李长新 周滔 +4 位作者 牛柯敏 陈誩 危北海 申青艳 陈瑞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69-173,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MRLS)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MRLS)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组(n=10)。模型组、调肝理脾组大鼠皆给予高脂饮食共12周。调肝理脾法组大鼠造模同时给予调肝理牌方2ml/100g/d灌胃,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普通饲料)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后,分别采集大鼠血液、肝脏标苓,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l在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①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可见严重脂肪变性,调肝理睥法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其脂肪变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无脂肪变性。②除HDL-C外,模型组大鼠血清AlIrr、AST、TG、TC、LDL—C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DL—C外,调肝理脾法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模型组大鼠肝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牌法对买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肝组织内的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牌法 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自噬 BECLIN-1
下载PDF
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继东 杨仲婷 +3 位作者 邱新萍 牛柯敏 申青艳 周滔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8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和曲美布汀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次数、大便性...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和曲美布汀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积分、中医证候积分、BSS评分系统积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IBS-D患者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计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腹痛日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和7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 BSS评分系统
下载PDF
韦云运用“三分法”论治不寐病经验
13
作者 钮静 申青艳 韦云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韦云教授独创"三分法",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寐病,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理论梳理及病案总结,介绍"三分法"治疗不寐病的辨治思路,以更好地总结、继承、发扬韦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关键词 韦云 不寐 三分法 中医药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ICU病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亢凤兵 窦微微 +2 位作者 钮静 郝爱慈 申青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6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96例,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盲穿组(95例,体表解剖定位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组(95例,经锁骨下静...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96例,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盲穿组(95例,体表解剖定位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组(95例,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三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超声组和锁骨下组的操作时间均短于盲穿组(P<0.05);超声组的一次试穿成功率及成功率均高于盲穿组及锁骨下组,误穿动脉及气胸发生率均低于盲穿组及锁骨下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腋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 ICU
下载PDF
消化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与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滔 危北海 +6 位作者 陈誩 申青艳 牛柯敏 杨仲婷 王继东 邱新萍 谭海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635-637,共3页
消化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Hp)、消化道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肠肝轴与肠道微生态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中西医结合根治Hp研究Hp与慢性胃炎、溃疡病和胃癌等疾... 消化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Hp)、消化道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肠肝轴与肠道微生态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中西医结合根治Hp研究Hp与慢性胃炎、溃疡病和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 热点 进展
原文传递
危北海治疗脾胃病的治法特色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滔 申青艳 危北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04-1906,共3页
从四个方面介绍危北海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治法特色。1)益脾胃重气阴同补,兼以益肾,脾、胃、肾同治,补肾阳以助脾,滋肾阴以养胃。2)调升降为脾胃病治疗之要,升脾气以助运化,降胃气以纳水谷,则脾胃病自愈;调升降还须和肝,肝、脾、胃同调,和... 从四个方面介绍危北海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治法特色。1)益脾胃重气阴同补,兼以益肾,脾、胃、肾同治,补肾阳以助脾,滋肾阴以养胃。2)调升降为脾胃病治疗之要,升脾气以助运化,降胃气以纳水谷,则脾胃病自愈;调升降还须和肝,肝、脾、胃同调,和肝以清肝疏肝为主。3)化瘀血提高脾胃病疗效,化瘀配伍行气、清热、温阳、益气等治法,能更快促进脾胃病痊愈。4)降阴火截断脾胃病病机之变,阴火源于脾胃虚损,可延及五脏,虚实转化,故而降阴火可存元气,截断病机变化,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名医经验 危北海
原文传递
危北海——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开拓者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滔 申青艳 牛柯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危北海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率先开展脾虚证本质研究,发现脾虚证特异性指标木糖吸收试验和唾液淀粉酶活性,提出新的中西医病证结合的诊断学概念“脾虚综合征”... 危北海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率先开展脾虚证本质研究,发现脾虚证特异性指标木糖吸收试验和唾液淀粉酶活性,提出新的中西医病证结合的诊断学概念“脾虚综合征”。率先建立“脾胃理论知识库”和“脾胃方药知识库”,系统整理了中医文献中脾胃理论和诊治经验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危北海 开拓者 中西医结合防治 唾液淀粉酶活性 消化系统疾病 木糖吸收试验 脾胃理论
原文传递
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柯敏 周滔 +6 位作者 邱新萍 王继东 马万千 申青艳 杨仲婷 陈誩 危北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80-3182,共3页
目的:探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90例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两组疗程... 目的:探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90例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降逆清热化浊方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记录一次病情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计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差异。结果:治疗4周、8周,治疗组在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要单项症状计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4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两组反酸、烧心症状计分较4周下降明显,同时,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计分下降更显著(P<0.01)。总体疗效上,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清热化浊法对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反流时间、程度及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肝胃不和证 降逆清热化浊方 中医治疗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韦云运用“五分法”论治痤疮经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钮静 申青艳 +1 位作者 肖竹青 韦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1-253,共3页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型皮肤病。韦云教授独创"五分法"运用中医药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中医外病内治的理论,通过理论整理及病案总结,详细介绍"五分法"治疗痤疮的辨治思路。以期...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型皮肤病。韦云教授独创"五分法"运用中医药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中医外病内治的理论,通过理论整理及病案总结,详细介绍"五分法"治疗痤疮的辨治思路。以期更好地总结、继承、发扬韦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五分法 韦云 中医药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