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留晓强 洪冰聪 +1 位作者 蔡俊颖 杨美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吸烟及饮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排泄率 脑梗死 发病 因素
下载PDF
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的早期疗效观察
2
作者 留晓强 杨小霞 洪诸权 《海峡药学》 2008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软脉灵。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和D-二聚体... 目的观察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将8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软脉灵。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72.10%);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6)分(P<0.01);治疗组血脂及D-二聚体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脉灵对脑梗死病人的早期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脉灵 脑梗死 血脂 D-二聚体
下载PDF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霞 李国前 +1 位作者 洪诸权 留晓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井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话质录及预后,已口益引人们的关汁。笔者应用氟酉汀(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rokedepression,p5D),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氟西汀 抑郁 并发症 临床研究 百忧解 常见 患者 预后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小霞 李国前 +3 位作者 洪渚权 留晓强 林进 王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3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81例,占34.0%,病灶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偏瘫、经皮层性...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3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81例,占34.0%,病灶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偏瘫、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智能减退等症状。皮层后型92例,占38.6%,病灶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的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为轻偏瘫、情感淡漠为主要表现。皮层下型65例,占27.3%,病灶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的边缘带,常位于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和基底节区,呈长条状、三角形。结论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据头颅CT、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蕲蛇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前 杨小霞 +2 位作者 洪诸权 留晓强 吴志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65例,对照组6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蕲蛇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G,PAgT指标显著下降(P<0·05),... 目的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65例,对照组6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蕲蛇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G,PAgT指标显著下降(P<0·05),D-D升高(P<0·05)。结论蕲蛇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蕲蛇酶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霞 李国前 +1 位作者 洪诸权 留晓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6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41例和蕲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蕲蛇酶...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41例和蕲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蕲蛇酶组(P<0.05)。治疗后30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较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时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蕲蛇酶 依达拉奉
下载PDF
神经梅毒1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姚庆阳 洪诸权 留晓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9期3759-3760,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10例患者血清、脑脊液RPR及TPPA均阳性。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10例患者血清、脑脊液RPR及TPPA均阳性。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首诊易误诊,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查阳性可确诊。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RPR TPPA
下载PDF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国前 杨小霞 +1 位作者 洪诸权 留晓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考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治疗组152例,对照组1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 目的考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治疗组152例,对照组1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定、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和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的效果,并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脑卒中 抑郁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2例
9
作者 姚庆阳 洪诸权 留晓强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1期3086-3086,共1页
关键词 障碍 运动 发作性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冰聪 王杰华 留晓强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93-93,共1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qn治疗,连...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qn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调脂,有助于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前 王杰华 +2 位作者 杨小霞 洪诸权 留晓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于再灌注后5 min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3.5×10-3PNA U·kg-1;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于再灌注后5 min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3.5×10-3PNA U·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模型组和实验组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接受相似手术处理,但是不插入线栓。在缺血2 h再灌注48 h后,断头取脑,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人尿激肽原酶可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激肽原酶 线栓法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