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志新 高谦 +3 位作者 疏丹 赵丹 卢妍 周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08-910,共3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康复理疗科门诊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3);治疗组使用肌筋膜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热磁治疗,疗程... 目的评价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康复理疗科门诊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3);治疗组使用肌筋膜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对照组使用热磁治疗,疗程为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和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VAS组内评分(t=20.11,P<0.05)、NDI组内评分(t=16.67,P<0.05)以及对照组治疗前后VAS组内评分(t=24.72,P<0.05)、NDI组内评分(t=18.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组间评分(t=4.86,P<0.05)、NDI组间评分(t=4.59,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筋膜缺血性按压手法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缺血性按压 颈部残障指数
下载PDF
接触性激光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方法介绍及疗效探讨
2
作者 王春喜 曾晶 +7 位作者 徐明月 雷永红 薛娜 刘庆 刘志为 疏丹 顾瑛 赵允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微创新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直肠癌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手术系统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回顾性总结手术分离方法、显露方法,总结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 目的探讨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微创新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直肠癌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手术系统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回顾性总结手术分离方法、显露方法,总结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引流量、排气排便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3.29±18.59)min,术中出血量为15~50 ml,平均(26.35±8.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2~4 d,平均(3.11±0.78)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11~22枚,平均(14.20±3.32)枚,术后恢复正常,无切口红肿等感染征象,盆腔引流量为20~50 ml,平均(32.71±6.71)ml,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术后7~9 d天出院,随访12~24月无复发,实验室检查和影响学检查无异常。结论在腹腔镜环境下利用接触性激光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较小、出血较少的新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基于慕课教学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
作者 王文静 疏丹 《中国经贸》 2021年第17期10-12,共3页
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也显得愈发重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线上教育平台,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以OBE理论为基础,分析慕课在应用型金... 应用型金融人才是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也显得愈发重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线上教育平台,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以OBE理论为基础,分析慕课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以达到提升金融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金融人才 慕课 高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育磊 高谦 +2 位作者 乔璐 疏丹 赵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3月至9月,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2例(病例组)和健康志愿者3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腰部竖脊肌进行测量,计算杨氏模量值。病例组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3月至9月,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2例(病例组)和健康志愿者3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腰部竖脊肌进行测量,计算杨氏模量值。病例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杨氏模量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双侧竖脊肌杨氏模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t<1.849,P>0.05),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9.931,P<0.001)。病例组杨氏模量值与VAS正相关(r=0.614,P<0.001),与JO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43,P=0.18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来区分腰痛患者和健康人,并可评价腰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超声弹性成像 竖脊肌
下载PDF
开放银行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对策研究
5
作者 疏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5期61-63,共3页
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传统银行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有着诸多条件,且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开放银行是多方主体共同协作、深入经营场景的金融生态模式,其出现给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开放... 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传统银行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有着诸多条件,且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开放银行是多方主体共同协作、深入经营场景的金融生态模式,其出现给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开放银行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 开放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
下载PDF
1470 nm激光治疗高龄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明月 曾晶 +6 位作者 王春喜 疏丹 刘庆 王晓玲 孙长江 雷永红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高龄患者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4例,年龄80~91岁,平均83.3岁。局部麻醉下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术,包括大隐静脉主干、浅静脉和溃疡周围的交通支血管。激光波长1 ...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高龄患者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4例,年龄80~91岁,平均83.3岁。局部麻醉下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术,包括大隐静脉主干、浅静脉和溃疡周围的交通支血管。激光波长1 470 nm,治疗功率5~6 W。术后1、6、12、18和24个月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切口,术后疼痛轻微,6例患者见轻微皮下瘀斑,术后10d消失,足踝部小溃疡逐渐缩小,术后3~4周完全愈合。随访6~24个月,术后1年治愈率100%,术后1年后死于心脑肺严重疾病3例;术后2年临床治愈88.2%,随访期间所有存活患者随访时均未见复发。结论 1 470 nm半导体激光可用于80岁以上高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该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无手术切口、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高龄
原文传递
激光微创治疗腹壁巨大脂肪瘤的探讨——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庆 曾晶 +5 位作者 王春喜 徐明月 李建美 刘志为 疏丹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13-316,364,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微创切除巨大腹壁脂肪瘤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患腹壁巨大脂肪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脂肪瘤最长径(34. 4±2. 7) cm。均行基础加局部麻醉,在肿瘤表面相应的皮肤中部作1. 5 cm微切口,采用激光... 目的探讨激光微创切除巨大腹壁脂肪瘤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患腹壁巨大脂肪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脂肪瘤最长径(34. 4±2. 7) cm。均行基础加局部麻醉,在肿瘤表面相应的皮肤中部作1. 5 cm微切口,采用激光切开深筋膜和肿瘤包膜,激光波长980 nm,功率10~15W,利用激光切割去除绝大多数肿瘤组织后,再将残留的肿瘤外层组织及其被膜一同切除,皮内缝合后手术结束。结果 12例患者均获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5d拔出引流,术后7d拆除皮内缝合线。全部病例获得3个月至3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利用激光微创切口切除腹壁巨大脂肪瘤,技术上可行、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形体美观,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微创 脂肪瘤
原文传递
激光焊接修复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春喜 徐明月 +4 位作者 刘庆 疏丹 曾晶 顾瑛 杜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激光焊接修复的可行性,比较激光焊接修复和传统手术修复的优劣。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下肢深静脉瓣膜不全患者40例,均采用血管内激光光凝闭塞治疗。根据不同瓣膜修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焊接...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激光焊接修复的可行性,比较激光焊接修复和传统手术修复的优劣。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下肢深静脉瓣膜不全患者40例,均采用血管内激光光凝闭塞治疗。根据不同瓣膜修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焊接组和传统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激光焊接组,采用股部3 cm微切口,暴露股浅静脉瓣环,利用波长1 470 nm激光折叠焊接瓣膜环,治疗功率6 W,缩窄管腔,进行瓣膜外修复。传统对照组,采用股部6 cm切口,显露并充分游离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以上的深静脉,利用自体静脉片包裹瓣环,修复瓣膜。记录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下床活动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记录切口疼痛程度,观察切口肿胀和皮下瘀斑情况。手术后连续随访1~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结果 20例激光焊接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均明显小于传统对照组(P<0. 01);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引流液少于传统对照组(P<0. 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激光焊接组无淋巴漏发生,传统对照组3例淋巴漏。术后疼痛较轻,主动下床活动时间较早(P<0. 05)。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病例,临床治愈率和随访结果无区别。结论 瓣膜外激光焊接纠正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激光焊接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志新 疏丹 +2 位作者 赵丹 卢妍 周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就诊的62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使用缺血性按... 目的评价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就诊的62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使用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热磁治疗,均治疗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记录,同时进行组内及组间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ODI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按压手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疼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缺血性按压手法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腹腔镜下激光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初步探讨(附9例报告)
10
作者 王春喜 曾晶 +7 位作者 徐明月 雷永红 薛娜娜 刘庆 刘志为 疏丹 顾瑛 赵允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直肠癌患者9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激光功率10 W。术后6~19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直肠癌患者9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激光功率10 W。术后6~19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08.9±24.3) min;术中出血10~30 ml,平均(20±6.1) ml;术后2~4d排气,平均排气时间(3.11±0.8) 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13~50枚,平均(24.2±14.9)枚。术后恢复正常,无切口红肿等感染征象,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术后7~9 d出院,随访6~19个月无复发,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可利用接触性激光刀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创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1470nm激光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明月 曾晶 +6 位作者 王春喜 疏丹 刘庆 王庆玉 闻巍 雷永红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0-43,共4页
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新型激光1470 nm半导体激光的能量即可被血红蛋白吸收也可被水吸收,与绿激光、YAG激光、CO2激光、940 nm激光等传统激光比较,具有较强的组织吸收率、较高的切割效率和较低的能量... 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新型激光1470 nm半导体激光的能量即可被血红蛋白吸收也可被水吸收,与绿激光、YAG激光、CO2激光、940 nm激光等传统激光比较,具有较强的组织吸收率、较高的切割效率和较低的能量消耗,目前在肿瘤切除、美容医学、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本文就波长1470 nm激光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70nm激光 治疗 应用
原文传递
一种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新方法--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喜 曾晶 +7 位作者 杜毅 徐明月 刘庆 王晓玲 疏丹 顾瑛 吴荣亮 雷永红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比较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31例,采用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微创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同龄溃疡大小无差异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比较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31例,采用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微创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同龄溃疡大小无差异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切口疼痛情况,以及术后溃疡愈合速度,连续随访1~2年,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进行顺利。辐条式穿刺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对照组(P<0.01);术后辐条式穿刺激光微创手术组溃疡愈合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手术组,且无皮瓣坏死病例,而传统手术组则出现3例。术后疼痛辐条式穿刺微创激光手术组较传统手术组轻微(P<0.05),术后瘢痕激光治疗组下肢股部以下无瘢痕(发生率0%),而传统手术组下肢可见多处瘢痕(发生率100%),影响美观。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辐条式穿刺激光光凝微创疗法能够较好地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溃疡愈合快,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溃疡 激光光凝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1470 nm激光微创综合治疗高龄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
13
作者 黄钧新 王春喜 +4 位作者 曾晶 疏丹 刘庆 吴荣亮 杜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波长1470 nm激光微创综合治疗高龄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年龄70~82岁,设为激光组均行激光微创血管闭合技术治疗,治疗波长为1470 nm,治疗功率6 W;... 目的探讨波长1470 nm激光微创综合治疗高龄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年龄70~82岁,设为激光组均行激光微创血管闭合技术治疗,治疗波长为1470 nm,治疗功率6 W;同时纳入同期同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4、6、8和16周,观察两组患者溃疡大小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溃疡周围切口大小,以及术后溃疡愈合时间。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皮瓣坏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耗时分别为激光组(52.7±9.0)min、传统手术组(95.5±15.9)min,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激光组手术出血(5.14±2.3)ml,传统手术出血量(47.1±6.6)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24 h疼痛反应分别为:激光组(1.48±0.6)分、传统手术组(5.33±1.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传统手术组出现4例皮瓣坏死,激光治疗组无皮瓣坏死现象。术后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激光组术后溃疡愈合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1)。两组患者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激光微创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适合高龄静脉性溃疡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微创 静脉溃疡 高龄
原文传递
PDT630-A光动力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杜毅 刘国晓 +6 位作者 王春喜 曾晶 徐文通 邱海霞 吴荣亮 疏丹 杨琳琳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23期50-51,64,共3页
探讨光动力疗法对低位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借助PDT630-A光动力治疗机,选择30例低位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光动力治疗,同时选择同期肿瘤期别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分期上无显著区别(P>0.05).结果表明30例光动力组治... 探讨光动力疗法对低位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借助PDT630-A光动力治疗机,选择30例低位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光动力治疗,同时选择同期肿瘤期别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分期上无显著区别(P>0.05).结果表明30例光动力组治疗后4周便血消失,直肠刺激症状等均得到改善,肿瘤明显缩小,治疗后6个月和9个月缓解率分别为66.67%和53.33%.临床对照组症状无缓解且逐渐加重,肿瘤增大,缓解率为0.随访6、9、12、18个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光动力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对照组则为7个月,两组具明显差异(P<0.01).结论:光动力疗法可用于低位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或缩小肿瘤,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光动力疗法是对晚期直肠癌治疗策略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PDT630-A 光动力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