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水煤气直冷塔的计算与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白二川 《化肥设计》 CAS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为降低合成氨装置压缩机一段入口的半水煤气温度,设计了填料式直接冷却塔,用水作为冷却剂。介绍了直冷塔的设计计算过程,包括塔的选型,气液比的确定,空速、塔径、填料高度的计算,填料层压降、喷淋密度的核算,以及塔附件的设计等。生产... 为降低合成氨装置压缩机一段入口的半水煤气温度,设计了填料式直接冷却塔,用水作为冷却剂。介绍了直冷塔的设计计算过程,包括塔的选型,气液比的确定,空速、塔径、填料高度的计算,填料层压降、喷淋密度的核算,以及塔附件的设计等。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出塔半水煤气温度由原来的42℃下降到3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热负荷 泛点气速 塔径 填料层压降 煤气温度
下载PDF
吹风气旋风除尘器的计算与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二川 《化肥设计》 CAS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介绍了为除去燃烧炉前吹风气尘粉而设计的吹风气旋风除尘器情况。通过分析吹风烟气的含尘状况,决定了旋风除尘器的选型和设计原则;以15μm作为临界粒径,进行了进口宽度计算和压降核算,确定了旋风分离器的筒体直径和需用个数;简介了分离... 介绍了为除去燃烧炉前吹风气尘粉而设计的吹风气旋风除尘器情况。通过分析吹风烟气的含尘状况,决定了旋风除尘器的选型和设计原则;以15μm作为临界粒径,进行了进口宽度计算和压降核算,确定了旋风分离器的筒体直径和需用个数;简介了分离器的制作、安装和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改造后吹风气中可燃物和有害物质含量从5%降低到0.1%以下,无尘粒,达到环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尘气体 旋风分离器 临界粒径 压降 除尘效率
下载PDF
对固定床煤气炉制气规律的客观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二川 《中氮肥》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从煤气炉制气的影响因素、氧化区氧化反应、过渡区还原反应、吹风量与入炉蒸气量、灰渣层的建立与排出以及如何提高煤气产量等方面对固定床间歇制气进行了气化工艺分析,探讨制气工艺的最优化思路。
关键词 炭层温度 氧化层 过渡层 灰渣层 吹风量 蒸汽分解率 热量损耗 产气量
下载PDF
造气系统技术改造尝试
4
作者 白二川 《化肥设计》 CAS 2008年第5期51-53,共3页
借鉴小型氮肥造气系统高产低耗的优点,对中型氮肥块煤焦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对比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从蒸汽系统、油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的改造以及空气总管、炉底中心管的改进方面阐述了工艺系统的配套改造;从炉体... 借鉴小型氮肥造气系统高产低耗的优点,对中型氮肥块煤焦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对比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从蒸汽系统、油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的改造以及空气总管、炉底中心管的改进方面阐述了工艺系统的配套改造;从炉体改造、加焦机改造、洗气塔改造,取消燃烧室、洗气箱,增装夹套锅炉汽包等方面阐述了设备的优化措施。改造结果表明,造气吨氨煤耗从1.75 t下降至1.547 t,煤气产量提高了10%,煤气中有效成分提高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醇系统 固定层造气炉 工艺流程 设备 技术改造
下载PDF
电除尘器除尘功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及改造
5
作者 白二川 《中氮肥》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电除尘器 改造 原因 功率 联醇系统 半水煤气 煤气风机 单醇系统
下载PDF
固定层间歇生产造气炉吹风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始南 白二川 《中氮肥》 2004年第4期4-5,11,共3页
通过对固定层造气炉在吹风阶段建立吹风氧化层高温区和吹风过渡层高温区的基本机理的分析 ,揭示出造气炉内气化层固相和气相温度的分布特点以及各层面对气化反应强弱、炭消耗指标高低的影响。提出了造气炉吹风量应达到使固相蓄最大量热... 通过对固定层造气炉在吹风阶段建立吹风氧化层高温区和吹风过渡层高温区的基本机理的分析 ,揭示出造气炉内气化层固相和气相温度的分布特点以及各层面对气化反应强弱、炭消耗指标高低的影响。提出了造气炉吹风量应达到使固相蓄最大量热于炉内、气相只移最少量热于炉外的定性要求和定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层造气炉 间歇生产 吹风量 氧化层 过渡层 一次风量 熔融渣 煤炭汽化
下载PDF
Φ6000栲胶脱硫系统设计运行总结
7
作者 白二川 《氮肥技术》 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
简要介绍为100kt/a甲醇工程配套的Φ6000栲胶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改进措施及生产运行情况,并与老脱硫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关键词 栲胶溶液 脱硫 改进措施 运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