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MMP-3、COX-2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宋敬锋 刘昊 +3 位作者 张岩 孙晓新 白卫飞 梁春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MMP-3、COX-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利湿中药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MMP-3、COX-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利湿中药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COX-2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发热烦闷、口渴便黄、舌质红或暗、舌苔黄及脉滑数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血尿酸、ESR、CRP、IL-1β、TNF-α、MMP-3及COX-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络利湿中药治疗湿热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关节疼痛,降低血尿酸水平和复发风险,并有助于下调炎症指标及MMP-3及COX-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MMP-3 COX-2
下载PDF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药物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宋敬锋 柴宏伟 +2 位作者 孙晓新 白卫飞 毕成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药物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膝骨关节炎10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单独组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药物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膝骨关节炎10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单独组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联合组行关节镜清理术和玻璃酸钠注射。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关节液细胞因子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单独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单独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单独组,优良率高于单独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注射 关节内 玻璃酸钠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毕成 侯晓丽 +2 位作者 白卫飞 蒋雨宸 柴宏伟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142例,年龄37-75岁,男96例,女4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脊髓型颈椎病107例。对照组83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59例。在麻醉诱导后和摆放体位前...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142例,年龄37-75岁,男96例,女4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脊髓型颈椎病107例。对照组83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59例。在麻醉诱导后和摆放体位前确立SSEP基线,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及改善措施,术后明确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结果对照组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监护组:真阳性2例出现报警,采取措施后解除报警;假阳性0例;真阴性56例SSEP无报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假阴性1例SSEP无报警,术后右侧三角肌麻痹;SSEP监护医源性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100%。结论 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监护脊髓损伤方面较敏感,对神经根损伤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手术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两种同指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辉 王海峰 +4 位作者 白卫飞 周彤 陈琳 王斌 杨晓溪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比较同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背侧皮支皮瓣与同指尺侧指背动脉(DDA)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65例拇指指端或指腹... 目的:比较同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背侧皮支皮瓣与同指尺侧指背动脉(DDA)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65例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患者,分别采用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PPDA背侧皮支组)修复35例(35指)、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DDA组)修复30例(30指)。PPDA背侧皮支组创面及皮瓣面积范围分别为1.9 cm×1.5 cm~2.9 cm×2.4 cm和2.1 cm×1.7 cm~3.1 cm×2.6 cm,DDA组创面及皮瓣面积范围分别为2.0 cm×1.7 cm~2.9 cm×2.5 cm和2.2 cm×1.9 cm~3.2 cm×2.8 cm。两组患者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成活及供区切口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患者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伤指关节主动总活动度(TAM)、虎口角、皮瓣静态TPD、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患者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参照密歇根大学手部功能问卷(MHQ)评定标准评定。对两组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PPDA背侧皮支组皮瓣35例全部一期成活,DDA组4例皮瓣出现水疱经伤口换药愈合,其余26例一期成活。PPDA背侧皮支组皮瓣一期成活率(100%)高于DDA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PPDA背侧皮支组、DD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分别为(59.11±5.42)min、(15.37±3.32)个月和(61.27±5.96)min、(16.17±3.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PPDA背侧皮支组、DDA组患者伤指TAM和虎口角分别为(135.14±10.04)°、(90.29±4.36)°和(132.17±11.04)°、(89.00±4.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PDA背侧皮支组患者皮瓣静态TPD[(7.11±1.21)mm]、皮瓣外观满意度[(4.69±0.47)分]及供区外观满意度[(4.43±0.50)分],好于DDA组TPD[(8.20±1.47)mm]、皮瓣外观满意度[(4.40±0.50)分]及供区外观满意度[(4.13±0.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与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均适用于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相比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一期成活率更高,皮瓣感觉与外观及供区外观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背侧皮支 指背动脉 拇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还原型谷胱苷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冯林杰 甘洪全 +3 位作者 余向前 杨健 白卫飞 刘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6733-6738,共6页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取及多向分化潜能,通过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获得神经干细胞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还原型谷胱苷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配置5组不同浓度的...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取及多向分化潜能,通过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获得神经干细胞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还原型谷胱苷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配置5组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苷肽(0,5,10,20,40 mmol/L)培养液,干预骨髓基质干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测定MAP-2和GFAP表达。结果与结论:(1)低浓度5 mmol/L组还原型谷胱苷肽培养液能够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P<0.05),20 mmol/L组和40 mmol/L组还原型谷胱苷肽培养液抑制细胞增殖(P<0.05),10 mmol/L还原型谷胱苷肽组细胞集落的数量和大小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别;(2)10 mmol/L组还原型谷胱苷肽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作用较明显,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部分细胞表达MAP-2和GFAP,随机选择5个视野观察并计算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比率为(62.0±4.8)%;(3)结果证实,低浓度(5 mmol/L)还原型谷胱苷肽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10 mmol/L还原型谷胱苷肽有较强的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还原型谷胱苷肽 骨髓基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Barton骨折术后联合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敬锋 梁春雨 +3 位作者 白俊清 刘昊 毕成 白卫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Barton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Barton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二组: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组15例,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鹿瓜多肽注射液组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5d为...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Barton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Barton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二组: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组15例,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鹿瓜多肽注射液组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单纯手术组18例。术后二组均辅以腕关节功能练习,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3,6,12个月观察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鹿瓜多肽注射液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手术组(P〈0.05),Cooney腕关节评分在1,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患肢肿痛,可加快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早期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但长期观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ON骨折 鹿瓜多肽注射液 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痹祺胶囊治疗中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卫飞 柴宏伟 +1 位作者 余向前 梁春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痹祺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轻度KO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洛芬待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洛芬待因缓释片与痹祺胶囊合用,记录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和疗...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痹祺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轻度KO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洛芬待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洛芬待因缓释片与痹祺胶囊合用,记录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和疗程结束后4周的WOMAC膝关节炎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4周WOMAC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祺胶囊对KO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痹祺胶囊 骨关节炎 临床研究 中成药 膝痹 疗效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技术在PalmerⅠ型TFCC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白卫飞 毕成 +3 位作者 余向前 蒋雨宸 柴宏伟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总结腕关节镜技术在Ⅰ型TFCC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Ⅰ型TFCC损伤的患者(Palmer分型ⅠA型8例,ⅠB型4例,ⅠD型2例)分别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ⅠA型损伤进行清创术处理,ⅠB型损伤及ⅠD型损伤均进行创面新鲜化及镜下缝合术处理,对... 目的总结腕关节镜技术在Ⅰ型TFCC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Ⅰ型TFCC损伤的患者(Palmer分型ⅠA型8例,ⅠB型4例,ⅠD型2例)分别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ⅠA型损伤进行清创术处理,ⅠB型损伤及ⅠD型损伤均进行创面新鲜化及镜下缝合术处理,对术前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进行Cooney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参照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疼痛评分14.29±3.85,功能评分17.50±6.12,活动度评分19.29±5.14,握力评分21.43±4.97,Cooney总评分72.50±8.72。末次随访时疼痛评分23.57±3.63,功能评分22.14±4.69,活动度评分22.86±4.26,握力评分24.29±2.67,Cooney总评分92.86±10.69,与术前评分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评定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到85.71%。结论在PalmerⅠ型TFCC损伤的治疗中,腕关节镜技术安全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技术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下尺桡关节 脱位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白卫飞 余向前 +2 位作者 蒋雨宸 柴宏伟 顾定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6-06诊治的28例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15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13例采...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6-06诊治的28例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15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13例采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16、28、48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均获得48周随访。2组术后16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8、48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比较,采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迟发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快且更满意,而且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下尺桡背侧脱位 旋前方肌 克氏针 经皮内固定
原文传递
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手术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卫飞 李旻 +3 位作者 柴宏伟 毕成 宋敬锋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处理指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1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19例行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术,22...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处理指标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1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19例行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术,2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架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内固定组,而在关节面移位、桡骨短缩、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程度方面内固定组表现更佳,Cooney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根据患者的功能期望值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陈旧性下尺关节背侧脱位
11
作者 白卫飞 冯林杰 +3 位作者 余向前 毕成 柴宏伟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13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病例,以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的方式将旋前方肌远侧肌肉骨膜瓣固定于尺骨远端,并以克氏针自尺骨侧经皮平行桡骨关节面方... 目的探讨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13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病例,以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的方式将旋前方肌远侧肌肉骨膜瓣固定于尺骨远端,并以克氏针自尺骨侧经皮平行桡骨关节面方向经皮固定下尺桡关节,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4年,参照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GW)的评分标准,其中优6例,良4例,中等3例,优良率为76.92%,X片显示下尺桡间隙恢复正常,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的手术方法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方肌 下尺桡 脱位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强骨胶囊对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BMP-2及IG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敬锋 梁春雨 +3 位作者 刘昊 张岩 孙晓新 白卫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究强骨胶囊对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的老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钙片;实验组22... 目的:探究强骨胶囊对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的老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钙片;实验组22例予强骨胶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BMP-2及IGF-1水平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BMP-2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血清BMP-2和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均下降、骨密度值(BMD)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血浆粘度降低、BMD较高(P<0.05)。结论:强骨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股骨头近段骨折延迟愈合,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推测其机制与增加患者血清BMP-2及IGF-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股骨近端骨折 骨折延迟愈合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原文传递
痹祺胶囊联合充气颈托固定治疗颈椎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旻 白卫飞 +2 位作者 何芳 蒋雨宸 冯林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71-4773,共3页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联合充气颈托固定治疗颈椎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颈椎病早期、低年龄段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痹祺胶囊(4粒,3次/d)口服,并用充气颈托固定(30min,3次/...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联合充气颈托固定治疗颈椎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颈椎病早期、低年龄段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痹祺胶囊(4粒,3次/d)口服,并用充气颈托固定(30min,3次/d),并联合颈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15min,2次/d治疗。对照组以洛芬待因缓释片(1片,1次/d)口服并联合充气颈托和颈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15min,2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d。采用McGill简化量表积分值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28天颈部酸痛改善情况。观察治疗期间颈项肌肉僵硬改善时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过程中McGill简化量表积分变化、颈部肌肉僵硬缓解及生理曲度变直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痹祺胶囊联合充气颈托固定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治疗颈椎早期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颈椎早期病变 充气颈托 早期治疗
原文传递
关节镜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敬锋 刘昊 +3 位作者 白俊清 白卫飞 柴宏伟 梁春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728-1731,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清理联合术后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条件)行关节清理患者83例(121个膝关节),男21例,女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清理联合术后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条件)行关节清理患者83例(121个膝关节),男21例,女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58个膝):单纯行关节镜清理;观察组44例(63个膝关节):关节镜清理术后辅以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1次/d,共20次,每次40min。术前、术后1个月、12个月对二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膝骨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Lequene和Mer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关节清理术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组(观察组)较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选择性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膝部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消除术后肿胀疼痛,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更好的恢复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骨质疏松治疗仪
原文传递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高渗盐水灌洗技术在闭合性潜行性皮肤剥脱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林杰 白卫飞 +5 位作者 余向前 甘洪全 张柳 王志强 刘英杰 赵文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高渗盐水灌洗在治疗闭合性潜行性皮肤剥脱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闭合性皮肤潜行性剥脱伤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引流创面刮除手术,术后应用VSD负压吸引并采用高渗盐...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高渗盐水灌洗在治疗闭合性潜行性皮肤剥脱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闭合性皮肤潜行性剥脱伤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引流创面刮除手术,术后应用VSD负压吸引并采用高渗盐水(10%NaCl)间断低速灌洗(1次/6h,20m/次)。结果 18例闭合性皮肤潜行性剥脱伤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引流管堵塞,拆除VSD海绵时,肉眼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未见感染病灶,缝合后伤口均顺利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上述病例均未复发,肢体关节外观满意,活动度良好,血运及感觉正常。结论闭合性皮肤潜行性剥脱损伤应用VSD联合高渗盐水溶液间断灌洗治疗,可显著改善负压吸引效果,减少引流管堵塞,延长VSD使用时间,促进皮肤与深部筋膜组织粘连,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灌洗技术 皮肤潜行性剥脱损伤 高渗盐水
原文传递
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术中监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毕成 侯晓丽 +3 位作者 白卫飞 柴宏伟 蒋雨宸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的作用。方法 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手术患者60例,年龄16~70岁,男47例,女13例。对照组(35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25例。SSEP基... 目的探讨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的作用。方法 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手术患者60例,年龄16~70岁,男47例,女13例。对照组(35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25例。SSEP基线在麻醉诱导后摆放体位前确立,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改善措施及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0例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监护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00%,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 SSEP监护可以降低颈椎外伤前路减压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伤 颈椎前路减压 体感诱发电位 医源性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双髋大腿部迟发闭合性皮肤剥脱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林杰 余向前 +5 位作者 甘洪全 杨健 白卫飞 张柳 赵文国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491-1492,共2页
皮肤剥脱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因闭合性皮肤剥脱损伤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常因车祸、重物压砸等引起,一般情况下多没有严重影响器官功能或为其他疾病所掩盖,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我们于2012年9月诊治1例双髋、大腿部迟发对称性... 皮肤剥脱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因闭合性皮肤剥脱损伤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常因车祸、重物压砸等引起,一般情况下多没有严重影响器官功能或为其他疾病所掩盖,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我们于2012年9月诊治1例双髋、大腿部迟发对称性闭合性皮肤剥脱伤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剥脱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闭合性 大腿部 迟发 治疗 器官功能 伤患者
原文传递
“张氏牵引器”双反牵引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昊 梁春雨 +2 位作者 柴宏伟 宋敬锋 白卫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比较"张氏牵引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和传统术式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传统复位术式(35例)和牵引复位术式(24例)共59例患者,记录并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和骨折分型,术后定... 目的比较"张氏牵引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和传统术式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传统复位术式(35例)和牵引复位术式(24例)共59例患者,记录并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和骨折分型,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记录并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骨折端切开复位情况、3个月时骨折愈合情况、患肢功能评价。结果二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牵引复位组患者在骨折切开复位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低于传统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切开复位率和患者功能优良率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牵引器"相比于传统术式具有更好的骨折愈合率,并减少出血量及降低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氏牵引器 双反牵引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接骨技术
原文传递
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向前 白卫飞 +1 位作者 甘洪全 薛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评价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病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6岁,行旋前方肌部分转位并结合经皮穿针的方式固... 目的评价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病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6岁,行旋前方肌部分转位并结合经皮穿针的方式固定下尺桡关节。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2年,以末次随访为准,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肢腕关节"琴键征"和前臂旋转试验均呈阴性,DASH评分、VAS评分、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疗效稳定固定,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 旋前方肌 陈旧性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临床研究
20
作者 毕成 侯晓丽 +3 位作者 白卫飞 蒋雨宸 柴宏伟 刘英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护的作用。方法 2007年6月—2015年8月收治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患者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6-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脊髓型颈椎病112例。随机分为二组,监护组60例。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护的作用。方法 2007年6月—2015年8月收治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患者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6-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脊髓型颈椎病112例。随机分为二组,监护组60例。在麻醉诱导后和摆放体位前确立SSEP基线,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及改善措施,术后明确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对照组90例(无SSEP监护)。结果对照组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监护组:真阳性2例出现报警,采取措施后解除报警;假阳性0例;真阴性57例SSEP无报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假阴性1例SSEP无报警,术后右侧三角肌麻痹;SSEP监护医源性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100%。结论SSEP在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术中监护脊髓损伤方面较敏感,对神经根损伤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摘除术 颈椎前路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