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电阻100K以上的TL Ba Ca Cu O系超导体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培光 王志文 刘永信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2-64,共3页
用BaO_2和了L2CO_3,Cu O和Ca CO_3分别预烧之后再合成,高温短时间烧结的方法制成零电阻温度在100K以上的高温超导材料。其晶体结构属于准四方晶系,晶胞大小为5.44×5.44×20.
关键词 超导体 稀土 高温
下载PDF
高 T_c 超导材料 Tl-Ba-Ca-Cu-O 系的红外光谱及[Cu-O]结构研究
2
作者 白培光 梁希佚 +1 位作者 宋桂兰 王志文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报道了高温超导材料 Tl-Ba-Ca-Cu-O 系在室温下的红外光谱,并根据光谱结果讨论了系统中[Cu-O]集团的结构状态以及对体系超导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 超导材料 红外光谱 Cu-O结构
下载PDF
生成Bi-Pb-Sb-Sr-Ca-Cu-O系超导体高Tc单相材料的温度条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建 胡玉才 白培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Bi_(1.7)Pb_(0.3)Sb_(0.1)Sr_2Ca_2Cu_3Oy超导体经液氮淬火或自然降温后,分析其相结构及交流磁化率——温度关系,发现低Tc(80K)相只在840℃以下(到820℃左右)才生成,在845℃~855℃温度范围内只有高Tc(110K)相生成... 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Bi_(1.7)Pb_(0.3)Sb_(0.1)Sr_2Ca_2Cu_3Oy超导体经液氮淬火或自然降温后,分析其相结构及交流磁化率——温度关系,发现低Tc(80K)相只在840℃以下(到820℃左右)才生成,在845℃~855℃温度范围内只有高Tc(110K)相生成。据此,用高温烧结之后,快速降温,越过低Tc相生成温区,在较低温度下退火,然后用自然降温的方法制成了110K单相的Bi-Pb-Sb-Sr-Ca-Cu-O系超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BI系 高TC 单相材料 温度
下载PDF
高精度玻璃配料微机控制系统
4
作者 刘永信 侯朝桢 +1 位作者 王存 白培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691,共5页
介绍一种用于玻璃原料配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机械结构、硬件电路均按高精度要求设计,软件使用RC低通数字滤波与滑动平均滤波结合的复合滤波技术,以及预测控制算法,系统称量相对精度可达到0.1%.给出了系统框图和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玻璃配料 微机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称重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设计
下载PDF
Ca、Cu的含量对Bi(Sb)系材料相转变及超导电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建 白培光 胡王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96-700,共5页
采用空气中固态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a、Cu的含量不同的Bi(Sb)系超导材料。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超导性能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的形貌观察,系统地研究了Bi(Sb)系中Ca、Cu的含量对材料的相转变及超导... 采用空气中固态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a、Cu的含量不同的Bi(Sb)系超导材料。对这些样品进行了超导性能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的形貌观察,系统地研究了Bi(Sb)系中Ca、Cu的含量对材料的相转变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发现各义组分中适量的Ca、Cu的超比例可以促进2212相向2223相的转变.样品中多余的Ca、Cu以Ca_2CuO_2多晶体存在,过量的Ca、Cu的加入使样品的超导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铋系 相转变 超导电性
下载PDF
a-C∶H做硅太阳电池AR膜的研究
6
作者 燕子屏 白培光 刘永信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本文报道了低压气相直流辉光放电沉积a-C:H膜和膜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性质非常接近于硅电池AR膜的最佳要求.在硅单晶太阳电池表面沉积1000(?)左右的a-C:H膜作为AR膜,在部分电池上获得了与SiO AR膜可比的结果.
关键词 太阳电池 AR膜 抗反射膜
下载PDF
高T_c单相超导体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7
作者 胡玉才 白培光 王红宇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7,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名义组分为Bi_(1.75)Pb_(0.3)Sr_2Ca_(2.3)Cu_(5.6)O_y的样品,对各种条件下烧制的样品进行了相结构分析,并测量了交流磁化率和电阻—温度关系。总结实验规律,以“高温”烧结后,“低温”分段处理的工艺路线,制备了...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名义组分为Bi_(1.75)Pb_(0.3)Sr_2Ca_(2.3)Cu_(5.6)O_y的样品,对各种条件下烧制的样品进行了相结构分析,并测量了交流磁化率和电阻—温度关系。总结实验规律,以“高温”烧结后,“低温”分段处理的工艺路线,制备了零电阻温度为111K的单相多晶超导体。利用日本岛津DT—40热分析系统对该单相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在800~900℃的高温下,样品周围的氧浓度越大,其超导相的结构越稳定,因而样品的熔点就越高。根据这一结论,我们进一步讨论了掺Pb有利于样品内高T_c相形成和稳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热稳定性
下载PDF
a-C∶H/Si太阳电池的研究
8
作者 燕子屏 白培光 +1 位作者 刘永信 郇忠 《甘肃科学学报》 1992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报导了a-C∶H/Si太阳电池的结构、制备方法和已达到的性能。测试发现电池的暗I-V特性及在20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光谱特性均优于单晶硅太阳电池。进而讨论了这种电池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太阳电池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
下载PDF
Infrared Absorption and [CuO_5] Pyramid of High T_c Superconductor Bi-Sb-Sr-Ca-Cu-O System
9
作者 宋桂兰 朱正芳 白培光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6年第1期63-67,共5页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different superconducting phase of high Tc super conductor Bi-Sb-Sr-Ca-Cu-O have been measur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in the range of 400cm-1 -700cm-1,there is a group of peaks...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different superconducting phase of high Tc super conductor Bi-Sb-Sr-Ca-Cu-O have been measur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in the range of 400cm-1 -700cm-1,there is a group of peaks which changes with different superconducting phases.According to group theory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CuO, this group of peaks could be assigned to be the [CuO6]octahedron, the [CuO5] pyramid and the [CuO4]plane quadrilateral,but not CU-O plane or CU-O chain. Furthermore, the quasi-three dimensional Cu-O layers consisting of [CuO5] pyramids and proper coupling between them are essential factor for high Tc. It seems that the weaker compling of layers, the higher 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absorptio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CuO_5] pyramid structure
下载PDF
Bi—Sb—Sr—Ca—Cu—O系超导材料的一些物性研究
10
作者 刘建 白培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6期604-608,共5页
关键词 超导体 铋系 BiSbSrCaCuO
下载PDF
掺Sb的Bi系单相材料的制备及结构相变的研究
11
作者 刘建 白培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相变 单相材料 超导体 铋系
全文增补中
含Sb的Bi系超导体的研究
12
作者 白培光 刘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869-1874,共6页
Bi-Sr-Ca-Cu-O系中掺入适量的Sb,其高温相(110K相)含量明显多于不掺Sb样品。Sb具有加速高温相形成的作用。对于各义组分为Bi_(2-x)Sb_xSr_2Ca_(2.5)Cu_(3.7)O_y的样品,x=0.1最有利于高温相的形成。用液氮中淬火后低温回火的方法,发现在... Bi-Sr-Ca-Cu-O系中掺入适量的Sb,其高温相(110K相)含量明显多于不掺Sb样品。Sb具有加速高温相形成的作用。对于各义组分为Bi_(2-x)Sb_xSr_2Ca_(2.5)Cu_(3.7)O_y的样品,x=0.1最有利于高温相的形成。用液氮中淬火后低温回火的方法,发现在865℃烧结时样品中首先形成的是低温相(80K相),然后再逐渐转变为高温相。T_c值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如在低于865℃的温度下退火,高温相又可转变为低温相。据此,我们用高温长时间烧结后快速降温,用较低温度下退火的办法制成零电阻温度为113K的高T_c单相超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BI系 超导体 BISRCACUO 超导相
原文传递
台山赋
13
作者 白培光 《五台山》 2020年第8期70-71,共2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