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情感观念与生态伦理——乔清举教授与白奚教授对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清举 白奚 《国际儒学论丛》 2017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儒家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将为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方案。那么,儒家的生态伦理究竟有何特质,与仁、义等儒家基本观念又有怎样的关系?儒家生态伦理究竟是作为一种补...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儒家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将为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方案。那么,儒家的生态伦理究竟有何特质,与仁、义等儒家基本观念又有怎样的关系?儒家生态伦理究竟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而存在,还是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于2016年10月13日邀请了中央党校哲学部乔清举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白奚教授就此主题进行了一次对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态伦理 情感观 首都师范大学 生态问题 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 中央党校 环境日
下载PDF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与稷下学术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奚 崔元君 《管子学刊》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与稷下道家的相关思想之间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荀子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官天地”“裁官万物”等重要思想皆吸取了范蠡、帛书《黄帝四经》、《管子》相关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理论提升。同时,...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与稷下道家的相关思想之间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荀子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官天地”“裁官万物”等重要思想皆吸取了范蠡、帛书《黄帝四经》、《管子》相关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理论提升。同时,对荀子思想的拔高和过度解读在理论界已流行多年,作者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天人关系 稷下道家 《黄帝四经》 《管子》
下载PDF
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 被引量:17
3
作者 白奚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134-141,152,共9页
本文对先秦黄老之学进行了系统地考察 ,认为盛行于战国中后期的黄老之学同范蠡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范蠡之学受之于其师计然 ,计然很可能就是班固记述的老子弟子文子 ,这样 ,范蠡的思想通过师承计然而与老子的思想相接续。范蠡助越王勾... 本文对先秦黄老之学进行了系统地考察 ,认为盛行于战国中后期的黄老之学同范蠡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范蠡之学受之于其师计然 ,计然很可能就是班固记述的老子弟子文子 ,这样 ,范蠡的思想通过师承计然而与老子的思想相接续。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成功之后 ,便泛海北上来到齐国定居 ,从而把老子思想由南方传到了北方 ,并最终导致了齐国稷下黄老之学的产生。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应确定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 ,道论以及与其相关的若干形而上的思想理论 ,是黄老之学的哲学基础 ,基于人性理论的法治主张则是黄老之学的主体内容。黄老之学吸收了百家之长 ,在理论上较之其他学派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而能够最终“压倒百家” ,引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道家 范蠡 百家争鸣 稷下
下载PDF
“仁”字古文考辩 被引量:43
4
作者 白奚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3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同类意识 甲骨文 直接思想来源 郭沫若 楚墓竹简 古文字 孔子 “二” 战国时期 中山
下载PDF
援仁入礼 仁礼互动——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再考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白奚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28,19,共4页
关键词 克己复礼 仁礼 “礼” “仁” 《论语》 《左传》 下定义 孔子
下载PDF
规范 教化 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5,61,共6页
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白奚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先秦的儒家和法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儒家的选择是礼治,关于礼治和法治之优劣,孔子有过经典性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规范教化秩序——儒家礼治思想漫议白奚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先秦的儒家和法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儒家的选择是礼治,关于礼治和法治之优劣,孔子有过经典性的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耻”、“格”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思想 儒家 《荀子·乐论》 教化 行为规范 社会秩序 论语 为政者 中国哲学史 社会地位
下载PDF
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 被引量:21
7
作者 白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儒家古老的“仁爱”观念中 ,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儒家提出“仁民而爱物”和“万物一体”的思想 ,是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 ,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护 ,强调人对自... 在儒家古老的“仁爱”观念中 ,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儒家提出“仁民而爱物”和“万物一体”的思想 ,是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 ,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护 ,强调人对自然万物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这是一种极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生态哲学资源。作者认为 ,科学的态度辅之以儒家式的道德意识和生命情怀 ,应该是现代人类对待自然万物的最合理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孔子 儒学 现代价值 仁爱观念 自然 生态伦理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论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 被引量:15
8
作者 白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9,共5页
黄老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充分争鸣的产物,并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黄老学之所以能够“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 黄老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充分争鸣的产物,并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黄老学之所以能够“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 百家之学 整合 思想史
下载PDF
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的价值提升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5,共6页
本文经过系统的考察,认为《左传》和《国语》中的"仁"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左传》和《国语》已经开始了在"全德"的意义上使用"仁"的理论尝试,探索在众德之... 本文经过系统的考察,认为《左传》和《国语》中的"仁"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左传》和《国语》已经开始了在"全德"的意义上使用"仁"的理论尝试,探索在众德之外寻找一个能够包容、涵盖众德的更高、更有普遍意义的"全德",从而为孔子"仁"学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在方法论上也为孔子的"仁"学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突破的阶梯。孔子沿着《左传》和《国语》探索出的路子继续前进,对"仁"进行了关键性的提升,最终确立了"仁"之"全德"的地位,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国语 孔子 方法论
下载PDF
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兼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白奚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4年第2期22-28,共7页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它不是以利益为中心的,而是以道义为中心的,这构成了其与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重要区别。从孔子开始,经过孟子,到宋明理学家,这种以道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形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它不是以利益为中心的,而是以道义为中心的,这构成了其与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重要区别。从孔子开始,经过孟子,到宋明理学家,这种以道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形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儒家对待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的主流方式,它视万物为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要求人类将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怀扩展到对待自然万物,把仁爱万物作为道德的最终完成和最高境界。“人者天地之心”是儒家人类中心论的核心命题,依据这种观念,人类在为自己确立了“天地之心”的价值定位的同时,不是拥有了主宰万物的权力,而是主动承担起了自然万物的“主持者”、守护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道义类型的人类中心观念,在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上发挥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它可以为我们突破和超越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一种不可多得的传统思想资源,对于当今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类中心论 生态伦理思想 自然环境 仁爱思想
下载PDF
学术发展史视野下的先秦黄老之学 被引量:11
11
作者 白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黄老之学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学说之上的优势,这一优势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特别是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成功整合。黄老之学一改早期道家疏离政治的态度,转而积极地接近政治权力,并用道家哲理论证法治的主张,谋求... 黄老之学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学说之上的优势,这一优势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特别是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成功整合。黄老之学一改早期道家疏离政治的态度,转而积极地接近政治权力,并用道家哲理论证法治的主张,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在现实政治的领域为道家学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黄老之学调和儒法,尝试在法治的框架下容纳儒家关于礼治和道德教化的思想,为荀学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和思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学术史 道法结合 调和儒法
下载PDF
邹衍四时教令思想考索 被引量:10
12
作者 白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9,共4页
邹衍不仅提出了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亦有以五行相生立论的四时教令思想,这一点向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佚《邹子》一书的《主运》篇就是关于四时教令的政治理论,邹衍以此而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并"显于诸侯"... 邹衍不仅提出了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亦有以五行相生立论的四时教令思想,这一点向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佚《邹子》一书的《主运》篇就是关于四时教令的政治理论,邹衍以此而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并"显于诸侯"。《主运》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五行相次转用事"的布政教令,一是"随方面为服"的方物服色。此即邹衍的四时教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阴阳五行 四时教令
下载PDF
道家自然主义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道家 自然主义 人与自然 政治活动 社会管理 个人生活
下载PDF
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现代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白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4-20,共7页
老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 ,就依据自然主义的理念 ,预见到了文明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道家式的忧患意识 ,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现代人类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问题 ,而老子思想中以自... 老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 ,就依据自然主义的理念 ,预见到了文明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道家式的忧患意识 ,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现代人类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问题 ,而老子思想中以自然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古老智慧 ,正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文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道家 自然主义 世界性 生态智慧
下载PDF
《文子》的成书年代问题——由“太一”概念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110,共6页
本文根据"太一"概念在先秦诸子书中的流变情况及其涉及到的问题,论证《文子》当成书于战国晚期。"太一"在较早的道家文献中主要是一个表示终极存在的哲学概念,在《文子》中则转为主要应用于政治问题,并与最成功的&q... 本文根据"太一"概念在先秦诸子书中的流变情况及其涉及到的问题,论证《文子》当成书于战国晚期。"太一"在较早的道家文献中主要是一个表示终极存在的哲学概念,在《文子》中则转为主要应用于政治问题,并与最成功的"帝者"相匹配,是为"帝者体太一"。战国中期以来流行的士人争当王者师友的情况,在《文子》中已不复存在,反映了战国晚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士人政治地位下降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太一 帝者
下载PDF
传统“忠”德与现代职业道德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奚 范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3-89,共7页
“忠”的原初含义,乃是发自内心、尽心。本义上的忠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它只对己心负责,是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必须在同其它社会成员的交往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古代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以“事君”、“事主”的职业的,忠君实际上就是... “忠”的原初含义,乃是发自内心、尽心。本义上的忠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它只对己心负责,是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必须在同其它社会成员的交往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古代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以“事君”、“事主”的职业的,忠君实际上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职业道德。忠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忠即原初意义的忠,狭义的忠则是这一抽象的道德原则在君臣关系上的具体化和对象化。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退出历史舞台,狭义的忠便失去了对象。广义的忠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通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活动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它在忠诚、忠信、忠敬、忠恕、忠直中得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心 职业道德
下载PDF
道家的万物平等观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7,共7页
根据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万物在大道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不过是万物中的普通成员,这一观念奠定了道家万物平等观的基础。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思想,将潜含在老子学说中的万物平等观加以充分发挥,并... 根据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万物在大道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不过是万物中的普通成员,这一观念奠定了道家万物平等观的基础。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思想,将潜含在老子学说中的万物平等观加以充分发挥,并落实在尊重万物的"天性"之上,对人类的自我优越观念和"以人助天"、"以人灭天"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提出了人类的标准并不适合于万物的鲜明主张,旨在消解和纠正以儒家为代表的人贵于万物的世俗观念。道家的万物平等观对于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难得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以道观之 万物平等 生态
下载PDF
范蠡对黄老道家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21,共5页
范蠡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先驱,是老子的原始道家向战国黄老道家分化的关键人物。范蠡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并创造性地引入了"阴阳"的观念,他提出的"天道阴阳"的思想,成为后世黄老学标志性的理论内容。范蠡援阴阳入人事... 范蠡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先驱,是老子的原始道家向战国黄老道家分化的关键人物。范蠡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并创造性地引入了"阴阳"的观念,他提出的"天道阴阳"的思想,成为后世黄老学标志性的理论内容。范蠡援阴阳入人事,是对阴阳理论的一个重大拓展。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范蠡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时"论和"因"论作为"天道阴阳"的方法论,使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在社会政治领域具有了广泛的应用性。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沿着范蠡的理论方向,发展出以"因天时"和"因人情"为主要内容的"因循"思想,成为黄老道家最为重要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蠢 黄老道家 天道阴阳
下载PDF
论儒家的道义型的人类中心论——从刘文英先生对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研究说起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1,共7页
刘文英先生是国内最早研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主要蕴涵在"参赞化育"这一命题中,并集中进行了两点阐释,其一是人类参赞化育的前提以及人类何以能够参赞化育,其二是人类以何种方式参赞... 刘文英先生是国内最早研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主要蕴涵在"参赞化育"这一命题中,并集中进行了两点阐释,其一是人类参赞化育的前提以及人类何以能够参赞化育,其二是人类以何种方式参赞化育。刘文英先生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为"泛仁论的生态伦理",认为儒家主张人类以道德自觉的方式来参赞天地自然万物的化育,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建立一种具有道德情感的和谐关系,并由此承担起参赞自然万物的生长发育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刘文英先生不同意将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归结为人类中心论,但在笔者看来,人类中心论也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和内涵,其所导致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是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只能导致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主宰,而儒家式的人类中心论,则是以人类的道义为中心,其结果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承担起责任义务和付出道德关怀。刘文英先生所概括的"泛仁论的生态伦理"思想,事实上就是另一种类型的人类中心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道义型"的人类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参赞化育 人类中心论 儒家 刘文英
下载PDF
从孟子到程、朱——儒家仁学的诠释与历史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3-48,共6页
孟子以心性论仁 ,对孔子的仁学思想做出了最重要的诠释和发展 ,在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二程、朱熹沿着孟子开辟的心性论的路向继续诠释 ,使仁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重大的推进 ,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内容和成熟的理论形... 孟子以心性论仁 ,对孔子的仁学思想做出了最重要的诠释和发展 ,在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二程、朱熹沿着孟子开辟的心性论的路向继续诠释 ,使仁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重大的推进 ,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内容和成熟的理论形态 ,并由此构成了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二程和朱熹以体用言仁和以生意言仁的思想 ,并分析了此种理解与诠释所具有的思想史和方法论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程朱 诠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