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健康老龄化的初级卫生保健空间公平评价
1
作者 白家圆 陆伟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49-54,66,共7页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传染性疾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十四五”卫生规划指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适老化角度出发,关注初级卫生保健的空间公平问题。根据老年人的异质性改进了传统的可达性测量方法,使其能够应用在微观尺度识别初...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传染性疾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十四五”卫生规划指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适老化角度出发,关注初级卫生保健的空间公平问题。根据老年人的异质性改进了传统的可达性测量方法,使其能够应用在微观尺度识别初级卫生保健缺失区。结果表明,案例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空间分布表现出严重不公平,虽然老年人口分布与社区卫生设施的可达性呈正相关,但二者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该结果为社区卫生设施规划提出适老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 初级卫生保健 空间公平 社区卫生设施
下载PDF
国外以社区为导向的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家圆 陆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基调由“防疫”转为“预防”,提出深化分层诊疗制度、重点发展以“社区”为基点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而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的、战略性的干预手段,应具备前瞻性和示范性。...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基调由“防疫”转为“预防”,提出深化分层诊疗制度、重点发展以“社区”为基点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而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的、战略性的干预手段,应具备前瞻性和示范性。虽然当前卫生专项规划已被列入法定文件,但仍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方案,尤其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层面尚且缺少整体的、适应性的框架来指导可持续的规划。对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外社区导向的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指出我国以“分级配套”和“千人指标”为核心的编制思路较为僵化,并提出构建“先定性、再定量”的规划框架,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更新编制流程,明确社区卫生设施规划在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建议为适应我国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在微观层面的实施框架提供一个整体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社区 城市医疗设施规划 社区导向 初级卫生保健
下载PDF
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医疗服务空间分异及均等化——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建科 邱煜焜 +2 位作者 王方雄 王利 白家圆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43,共9页
医疗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其可达性强度对于城市居民的就医便利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利用ArcGIS软件生成大连市主城区医院分布图,使用网络分析模块计算各小区就医平均可达时间;将平均可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探讨高峰与平... 医疗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其可达性强度对于城市居民的就医便利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利用ArcGIS软件生成大连市主城区医院分布图,使用网络分析模块计算各小区就医平均可达时间;将平均可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探讨高峰与平峰时段,公共交通与私家车的就医可达性水平高低、各小区和医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通过Moran's I指数和LISA局部聚类模型,探讨医疗服务均等化存在不足的地区;以各小区最短可达时间为标准,划定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腹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大连市主城区小区就医可达性整体水平较好,高峰与平峰时段的可达性呈圈层式分布。高峰时段公共交通相对私家车就医具有明显的优势;平峰与高峰时段差异较大,平峰时段平均可达时间在10~20 min的小区比重较大,达到68.1%;医院可达性水平整体较好,30 min覆盖面积达到96.53%;从核心区至外围区,交通阻力对可达性带来的影响逐渐增加;街道尺度下的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差异明显,整体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各医疗腹地内,医院的数量与距离对腹地的医疗服务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缺医地区极易造成居民对一级医院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医疗服务 可达性 GIS 均等化 公共交通系统
下载PDF
基于交通流量大数据的大连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建科 邱煜焜 +1 位作者 王方雄 白家圆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章通过对交通流量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探究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可达性的影响在高峰时段尤为明显,相对于平峰时段,道路拥堵指数上升30.6%,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最短可达时间上... 文章通过对交通流量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探究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交通拥堵对于院前急救医疗可达性的影响在高峰时段尤为明显,相对于平峰时段,道路拥堵指数上升30.6%,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最短可达时间上升68.4%,平均可达时间增加18.9%,交通拥堵导致救护车行驶速度降低22.8%;平峰时段内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明显提高,54.7%和96.9%的居民可在15 min与30 min内得到及时救治。(2)研究时段内院前急救可达时间插值结果均呈圈层式分布,可达时间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逐渐增加。高峰时段下交通拥堵因素对于15 min、20 min和30 min时间圈层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峰时段下,25 min圈层覆盖面积显著增加,外围地区的急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晚高峰时段15 min圈层覆盖面积相对平峰时段有明显增加,因此公交专用道路对于提升院前急救可达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通过考虑与不考虑交通拥堵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交通拥堵对可达性所造成的影响与该地区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成正比例关系,即交通拥堵对于人口稠密、路网密集的地区影响显著。忽略交通拥堵因素时,C1地区内街道数量上升40%,覆盖人口总数上升39.8%。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将直接改善中心城区居民获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时空可达性 交通流量监控 大数据 交通拥堵 公共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