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剑 白峻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48-21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采用119〗多层螺旋CT平扫。...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采用119〗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种扫描方式在病灶显示率及病灶阳性诊断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CT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病灶显示率分别为95.56%、91.11%、95.56%,对照组CT平扫显示率为75.56%,研究组各期显示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诊断肝癌42例,诊断阳性率为93.33%,对照组诊断肝癌26例,诊断阳性率为57.78%,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不同类型肝癌诊断率方面,研究组对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3.10%、87.50%,对照组对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50.00%、20.00%,其中结节型、弥漫型诊断准确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肝癌进行多期扫描,能够为早期临床诊断肝癌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有助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特别对于结节型、弥漫型等类型的肝癌早期诊断,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癌 多期扫描 影像特征 价值
下载PDF
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梅 孙艳秋 +3 位作者 白峻虎 李耀东 张永海 张学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5-83,共9页
目的探讨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51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探讨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51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7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7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记录影像学特征[CT平扫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及CT灌注成像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侧支血流分级情况、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术中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评价头颅CT平扫中HMCAS和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MTT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术后TICI分级<2b级比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收缩压、HMCAS比例、MTT、TT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CBV-ASPECTS评分、CBF、CBV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闭塞部位、TOAST卒中分型、桥接治疗、空腹血糖、舒张压、肌酐、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160(95%CI:1.019,1.321)]、CBV-ASPECTS评分[OR=1.789(95%CI:1.276,2.500)]、MTT-ASPECTS评分[OR=2.463(95%CI:1.431,4.239)]、侧支循环分级[OR=5.712(95%CI:1.669,19.549)]、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OR=1.007(95%CI:1.002,1.012)]、收缩压[OR=1.032(95%CI:1.009,1.056)]、HMCAS[OR=1.326(95%CI:1.055,1.667)]、CBF[OR=0.975(95%CI:0.962,0.988)]、CBV[OR=1.462(95%CI:1.094,1.954)]、MTT[OR=1.314(95%CI:1.076,1.605)]和TTP[OR=4.460(95%CI:1.120,17.760)]是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除入院时NIHSS评分、CBV-ASPECTS评分、MTT-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分级、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收缩压外,CT平扫中HMCAS及CT灌注成像参数CBF、CBV、MTT、TTP也是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CT平扫 脑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简勤勤 白峻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无排卵性不孕症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4)予来曲唑(2.5 mg/d,连续5天)口服,观察组(n...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无排卵性不孕症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4)予来曲唑(2.5 mg/d,连续5天)口服,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妇科再造胶囊(6粒/次,2/d,连续5 d,持续2个疗程)口服,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排卵期、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成熟卵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周期为0 d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为4~6 d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来曲唑可起到协同作用,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效果显著,且能够改善来曲唑产生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再造胶囊 来曲唑 不育 女(雌)性 无排卵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剑 白峻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578-1579,共2页
目的研究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采用CT动态增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30例我院2015年1—9月期间收治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患者均给予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包括动脉期、门脉期... 目的研究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采用CT动态增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30例我院2015年1—9月期间收治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患者均给予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经CT动脉增强扫描后观察患者病灶的相关情况,如病灶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缘、密度等,同时观察动态增强的模式。结果研究对象肿瘤的大小为2.6-9.4 cm,平均(5.5±1.0)cm;肿块临近肝包膜回缩者5例,肝门区、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9例,肿块周围胆管扩张者22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6例,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侵犯者9例。平扫时肿块呈现低密度;动脉增强时,动脉期23例、门脉期24例可见肿块周围环状强化,延迟期有29例可见肿块中心出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临床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态增强 肝脏 胆管细胞性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强化值及形态学表现在不典型T4a期胃癌分期诊断中的参考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剑 白峻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强化值以及形态学表现在不典型T4a期胃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纳入浆膜面光滑的T3、T4a期胃癌患者51例,分别检测病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CT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期CT值以及动、静脉期CT... 目的:探讨CT强化值以及形态学表现在不典型T4a期胃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纳入浆膜面光滑的T3、T4a期胃癌患者51例,分别检测病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CT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期CT值以及动、静脉期CT强化值对胃癌T4a期分期诊断效能间的差异性。另外,分析CT值法诊断效能最佳者与常规CT形态学诊断标准及二者相结合法诊断胃癌T4a期诊断效能间的差异性,分别计算不同诊断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CT静脉期-平扫强化值诊断效能最优,CT强化值43.6HU作为胃癌T4a期诊断阈值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4.07%、70.8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常规CT形态学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6.67%、33.33%;将上述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后,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26.31%。结论:CT静脉期-平扫强化值对胃癌T4a期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常规CT形态学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强化值 形态学表现 不典型T4a期胃癌 诊断
下载PDF
MR定量磁化率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序列对3个海拔地区健康志愿者脑氧代谢的研究
6
作者 张永海 杨林 +7 位作者 张勇 大旺堆 杨梅 白峻虎 李耀东 黄尚勇 孟庆宁 殷雅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8-755,共8页
目的采用MR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探讨3个海拔地区健康志愿者的脑氧代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的郑州汉族志愿者,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招募的西宁汉族志愿者,拉萨... 目的采用MR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探讨3个海拔地区健康志愿者的脑氧代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的郑州汉族志愿者,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招募的西宁汉族志愿者,拉萨市人民医院招募的拉萨汉族志愿者、藏族志愿者,并按照年龄分别分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所有志愿者接受MR QSM联合3D-ASL序列成像,采集脑灰质、白质的氧摄取分数(OEF)及脑血流量(CBF)图像,获得OEF值及CBF值,并计算出脑氧代谢率(CMRO_(2))值。多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共纳入132名志愿者,其中郑州汉族志愿者38名,21~30岁组9名、31~40岁组13名、41~50岁组16名;西宁汉族志愿者27名,其中21~30岁组9名、31~40岁组8名、41~50岁组10名;拉萨汉族志愿者34名,其中21~30岁组13名、31~40岁组11名、41~50岁组10名;拉萨藏族志愿者33名,其中21~30岁组10名、31~40岁组10名、41~50岁组13名。21~30岁组中,不同海拔地区志愿者间脑灰质OEF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拉萨藏族与西宁汉族、拉萨汉族间O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地区志愿者间脑灰质CMRO_(2)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拉萨藏族与郑州汉族、西宁汉族、拉萨汉族间CMRO_(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组中,不同海拔地区志愿者间脑灰质和白质CBF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郑州汉族与西宁汉族、拉萨汉族、拉萨藏族间脑灰质和白质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地区志愿者间脑灰质和白质OEF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郑州汉族与西宁汉族、拉萨汉族间脑灰质和白质O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萨汉族与拉萨藏族间脑灰质和白质O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地区志愿者间脑灰质和白质CMRO_(2)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拉萨藏族与郑州汉族、西宁汉族、拉萨汉族间脑灰质CMRO_(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萨藏族与郑州汉族、拉萨汉族脑白质CMRO_(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世居高原藏族脑氧代谢以低氧耗、低血氧依赖、高组织氧的利用为特点;长期移居高原的汉族,CMRO_(2)维持在一定水平,与平原地区相仿;年龄因素对CBF、OEF和CMRO_(2)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磁共振成像 脑氧代谢
原文传递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峻虎 张永海 +2 位作者 韩秀敏 李耀东 董永兴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研究
8
作者 白峻虎 颜有霞 +2 位作者 杨丛珊 汪静静 李军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的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原地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特点及高原环境对PF的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平原组海拔(200~600)m及... 目的:通过对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的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原地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特点及高原环境对PF的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平原组海拔(200~600)m及高原组海拔(3 100~4 500)m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各100例,观察两组病例高分辨率CT(HRCT)图像特征,并对两个地区COPD患者中PF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表现包括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间质改变,肺间质改变主要有小叶间隔增厚、网状影、磨玻璃影及蜂窝状影;平原组COPD 100例,PF发生19例,发病率为19%,高原组COPD 100例,PF发生37例,发病率为3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3,P<0.05)。结论: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F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而且影像学表现更为严重、更为明显;HRCT对诊断COPD合并PF具有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HRCT
原文传递
高原脑水肿的CT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海 白峻虎 +10 位作者 霍明欣 马太平 杜永发 李兴华 唐桂波 魏萍 方军 刘素萍 潘玉琴 李伟健 吴国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在青藏高原,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高原旅游业的发展,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时有发生,患病率为0.5%~2.0%。HACE是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最为凶险的终末阶段,发病机制可能与缺氧导... 在青藏高原,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高原旅游业的发展,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时有发生,患病率为0.5%~2.0%。HACE是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最为凶险的终末阶段,发病机制可能与缺氧导致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和细胞功能障碍有关,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了。影像资料显示脑自质水肿多分布在胼胝体膝部,脑肿胀不甚明显。笔者日常工作中遇到HACE患者局限性脑水肿并不突出,但临床症状非常明显,因此,笔者的目的旨在了解HACE颅内CT表现,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脑水肿 CT表现 CEREBRAL HACE 细胞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西部大开发 急性高山病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参数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剑 白峻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 CT 灌注成像(CTP)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发病6 h 内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平扫、CTP 及 CT 血管造影(CTA),分析 CTP 各个参数并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 CT 灌注成像(CTP)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发病6 h 内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平扫、CTP 及 CT 血管造影(CTA),分析 CTP 各个参数并评估患侧大血管情况。以血管情况分为血管正常组(17例)、血管狭窄组(10例)和血管闭塞组(18例)。另外,发病时、发病14 d 、发病90 d 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指数(BI)、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 CTA 检查显示:血管大致正常者1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者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者8例,颈内动脉狭窄者4 例,颈内动脉闭塞者10例。3组患者在缺血区脑血流(CBF)面积、脑血容量(CBV)面积、梗死区相对 CBF(rCBF)、梗死区相对 CBV(rCBV)、局部灌注达峰时间(TTP)面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血管闭塞组以上参数均差于血管正常组,血管狭窄组仅 CBF 面积高于正常组,血管狭窄组与血管闭塞组比较,CBF 面积、CBV 面积、TTP 面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时,各组间患者仅 NIHS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正常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血管狭窄组及血管闭塞组(P <0.05)。发病后14 d 、90 d ,各组患者 NIHSS 、BI 、mR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管正常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血管闭塞组(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血管异常与 CTP 显示的缺血范围存在密切的联系,能够作为患者临床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异常 CT 灌注成像参数 关联性
原文传递
肝细粒棘球蚴病下腔静脉肝静脉CT成像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董永兴 白峻虎 +2 位作者 张永海 韩秀敏 余晓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粒棘球蚴病 下腔静脉 肝静脉 腹部CT
原文传递
Revolution CT全肝灌注对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边缘浸润带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晶 白峻虎 +2 位作者 张永海 韩秀敏 唐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目的通过Revolution CT全肝灌注分析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边缘区域血供及代谢情况。方法利用Revolu-tion CT对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行全肝灌注CT扫描并分析图像,比较病灶内、病灶边缘浸润带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血... 目的通过Revolution CT全肝灌注分析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边缘区域血供及代谢情况。方法利用Revolu-tion CT对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行全肝灌注CT扫描并分析图像,比较病灶内、病灶边缘浸润带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血流量、达峰时间、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肝动脉分数值的差异。结果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内、病灶边缘浸润带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血流量、达峰时间、血容量和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79、8.343、20.535、21.843,P均<0.05),但病灶内、病灶周围浸润带及周围正常肝组织肝动脉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21,P> 0.05)。结论 Revolution CT全肝灌注能够对肝多房棘球绦虫,尤其是其浸润带进行更精确的定量分析,对肝多房棘球蚴病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多房棘球蚴病 肝灌注 边缘浸润带 影像学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