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改良CRUSH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鲁爱粉 王恒亮 +1 位作者 白广海 李忠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5期16-19,108,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改良CRUSH技术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例,均在IVUS指导下接受改良CRUSH技术治疗。治疗前...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改良CRUSH技术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例,均在IVUS指导下接受改良CRUSH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IVUS检查,记录术前左主干、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斑块负荷(PB)及其术后即刻影像表现,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重建)及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应用Reverse Crush技术1例、Step Crush技术2例、DK Crush技术3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共12枚,手术成功率为100%(6/6);术后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IVUS提示,6例患者术前左主干MLA为(4.57±1.36)mm2,MLD为(2.28±0.48)mm;左前降支开口MLA为(3.89±1.66)mm2,PB为(67.20±11.87)%;左回旋支开口MLA为(4.87±0.51)mm2,PB为(64.26±5.15)%;IVUS检查左前降支MLD高于QCA检查结果(P<0.05)。随访2年,未出现MACE及支架血栓情况。结论IVUS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改良CRUSH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临床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分叉病变 改良CRUSH技术 血管内超声 中远期疗效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爱粉 王恒亮 +1 位作者 白广海 许晓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3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高龄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92例高龄CHD伴心绞痛患者,分A组和B组,均96例,分别行PCI与常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A组疗效为96.88%,B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高龄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92例高龄CHD伴心绞痛患者,分A组和B组,均96例,分别行PCI与常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A组疗效为96.88%,B组为88.54%;随访半年,A组各项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均高于B组;A组的生存率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龄CHD伴心绞痛患者行PCI治疗可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远期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老年人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耿红亮 白广海 王恒亮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术后干预血糖,然后进行半年随访,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 目的探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术后干预血糖,然后进行半年随访,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不良组(HbA1c>6.5%)和良好组(HbA1c≤6.5%),对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不良组63例,平均HbA1c为(8.21±1.53)%,发生MACE 14例(22.2%);良好组37例,平均HbA1c为(6.01±0.41)%,发生MACE 2例(5.4%),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P<0.05)。MACE的危险因素为血糖控制水平及不稳定性心肌梗死。结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耿红亮 白广海 王恒亮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0例,在常规检查治疗的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0例,在常规检查治疗的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比较两组入院24h内及治疗12周后血脂水平及hs-CRP。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及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HDL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C、TG、LDL及hs-CRP水平比低剂量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水平与低剂量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脂水平,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80mg/d的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20mg/d,可能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水平 高敏 C 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叶酸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晚期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博 党波 +1 位作者 白广海 陈春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叶酸 冠脉支架置入术 晚期再狭窄 预防 冠心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比容、脂蛋白(a)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登峰 白广海 张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8期3376-337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脂蛋白(a)[LP(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濮阳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21例AMI...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脂蛋白(a)[LP(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濮阳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21例AMI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MACE组(64例)、未MACE组(157例)。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相关指标、血小板参数等基线资料。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LP(a)、Hc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冠脉病变情况、PCI手术时间、LVEF、合并症、LDL、HDL、WBC、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310.95 mg·L^(-1)、MPV≥8.55 fL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Hct≥36.23%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t、LP(a)、MPV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AUC值为0.908,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2.99%(P<0.05)。结论Hct、LP(a)、MPV表达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有关,联合检测对MACE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为预后评估、改善提供合理依据,预防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比容 脂蛋白(a)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ARB类药物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方面的类效应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庆波 白广海 +1 位作者 许晓茹 王恒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8期2616-2620,共5页
目的以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4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核因子-κB(NF-κB)的改变,研究4种ARB类药物... 目的以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4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核因子-κB(NF-κB)的改变,研究4种ARB类药物在改善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方面的类效应,并初步探讨NF-κB在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以及模型组(n=40),模型以改良的二肾一夹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n=8),治疗组按照药品说明书对临床使用的推荐剂量分别给予氯沙坦(30 mg/kg)、缬沙坦(30 mg/kg)、替米沙坦(30 mg/kg)、厄贝沙坦(50 mg/kg)灌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比较各组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以及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脏指数及左心室指数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8周血压、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F-κ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沙坦组NF-κB的表达高于厄贝沙坦组、替米沙坦组以及缬沙坦组,各治疗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参与了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病理过程。4种ARB类药物均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来改善2K1C型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二肾一夹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核因子-ΚB 左室重构 类效应
下载PDF
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缬沙坦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李忠银 许晓云 +3 位作者 王矩伟 白广海 王恒亮 司定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缬沙坦联合应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1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缬沙坦联合应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1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服用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术后6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计算机定量测定冠脉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结果:联合治疗组(n=39)参照血管直径与对照组(n=42)比较无明显差异,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明显(2.22±0.21mm vs 1.83±0.25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0±0.16mm、0.91±0.11mm,P<0.01。联合治疗组再狭窄率(15.4%)及再介入率(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21.4%,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干预可降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动脉再狭窄/预防与控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药/药物疗法 @缬沙坦 支架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叶酸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远期再狭窄的影响
9
作者 陈春波 张立博 白广海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353-1354,共2页
关键词 叶酸 半胱氨酸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
10
作者 司定然 王恒亮 白广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69-169,共1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生理性起搏能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维持正常心脏功能,减少起搏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94年开展人工心脏起搏以来,已为20例患者进... 永久性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生理性起搏能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维持正常心脏功能,减少起搏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94年开展人工心脏起搏以来,已为20例患者进行了生理起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本组共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0-64岁,平均53.1±11.6岁.病窦综合征:共15例,其中窦缓并阵发性房颤(即慢-快综合征)5例,血管迷走性晕厥1例,冠心病并Ⅱ°Ⅱ型房室阻滞2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2例,以上患者均有明显起搏指征.2.起搏方式选择:AAI 起搏4例,其中1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余3例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DDD 起搏13例:窦缓6例,慢快综合征5例,HOCM 2例.DR 起搏1例:为窦缓.VDD 起搏2例,均为冠心病致Ⅱ°Ⅱ型 AVB.3.起搏器:AAI 4例分别为 CPI 公司产 ASTRAT6539型1台;VISTAT6445型1台;Medtronic 公司产80842台.DDD 型起搏器13台,分别为 CPI 公司产 DelTA 937与941备1台:Modtronic 公司产 Prodigy D 7864型11台,Prodigy DR 各1台,VDD 型起搏器2台均为 Medtronic Prodigy VDD 8168型.全部18根心房电极均为 J 型电极.4.电极植入方法:静脉选择:首选头静脉切开法(其中9例通过头静脉顺利进入2根电极),失败后改颈外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采取锁骨下斜切开设置囊袋,植入起搏器.结果及随访1.结果:全部20例患者安装生理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1例发生早期并发站,其中3例发生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经及时程控改变起搏方式(DVI)后终止,后经调整心室后心房不应期,未再发生 PMT.5例慢-快综合征患者经 DDD 起搏治疗未再发生房颤.2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术后晕厥及心绞痛均消失.2.随访:经随访期3-16个月,全部起搏器功能正常,无1例发生起搏器综合征、脑卒中、栓塞及心力衰竭,房颤.结论:AAI、DDD、DR、VDD 型起搏器均为生理性起搏器,对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有良好的疗效,且较少发生起搏器综合征,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且对慢-快综合征心房纤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综合征 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脑卒中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慢快综合征 心房纤颤 起搏治疗 血管迷走性晕厥 冠心病
全文增补中
IVUS结合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庆波 白广海 +1 位作者 许晓茹 王恒亮 《中国校医》 2018年第2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分为药... 目的探究分析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分为药物治疗组、血运重建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指导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院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00%,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甚微。结论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合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爱粉 王恒亮 +1 位作者 李忠银 白广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分析替罗非班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对如何防治替罗非班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于1 h内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停用后可...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分析替罗非班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对如何防治替罗非班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于1 h内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停用后可逐渐恢复。结论替罗非班可致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应尽早监测血小板变化并及时处理,可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左西孟旦联合利尿剂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对NT-proBNP、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耿红亮 白广海 王恒亮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利尿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对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濮...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利尿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对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74例顽固性心衰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治疗,观察组予以左西孟旦联合呋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d结束时血清NT-proBNP、hs-CRP、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8%(30/37),高于对照组59.46%(2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衰患者联合应用左西孟旦与利尿剂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衰 左西孟旦 利尿剂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叶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博 白广海 党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内皮功能 叶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