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射精不育男性采用睾丸穿刺取精术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治疗价值
1
作者 郑艳 李定明 +5 位作者 白恒舟 吴应碧 余林 贾烨菻 应丽娟 李福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逆行射精(RE)所致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男科不育门诊就诊的因无法通过尿液回收足够活动精子而选择TESA联合ICSI治疗的12例R...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逆行射精(RE)所致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男科不育门诊就诊的因无法通过尿液回收足够活动精子而选择TESA联合ICSI治疗的12例RE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纳入患者的病因,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后尿液及精液标本中精子质量,及行TESA联合ICSI治疗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12例RE患者,其中9例为糖尿病,2例为直肠癌术后,1例为特发性RE(未知具体病因)患者;12例RE患者仅3例患者可获得精液,检测精液精子浓度发现,患者7为无精子症,患者5和患者6的精子浓度均<3.0×10^(6)个/ml,且精液标本中均未见活动精子;常规碱化尿液后,检测精子浓度发现,12例尿液标本中9例精子浓度<1×10^(6)个/ml;检测尿液精子活力发现,12例尿液标本中9例未见活动精子;经TESA取精后分析精子质量发现,12例RE患者睾丸组织悬液中均查到0~1个精子/高倍视野(HPF),且查到有C级活动精子,精子存活率为75%(50%,80%);TESA联合ICSI治疗共22个周期,其中14个周期进行了胚胎移植(7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7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HCG阳性率为50%(7/14),临床妊娠率为35.7%(5/14)。结论对于尿液中不能回收到足够数量及活动精子用于辅助生殖的RE患者,TESA结合ICSI是解决RE患者生育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穿刺取精术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逆行射精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隐匿性阴茎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白恒舟 乔保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510-3512,共3页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先天性的生殖器畸形,其外观看起来短小但阴茎海绵体发育正常,是由于阴茎被隐藏在耻骨前组织下,阴茎外观发育很差或缺如,但以手指将阴茎皮肤向后推,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恒舟 乔保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706-370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刺激征、血尿、发热、拔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较严重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2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恒舟 乔保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2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及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01—2015-12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经病理证实为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并... 目的分析2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及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01—2015-12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经病理证实为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并进行随访,从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大小、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等多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12~59个月,平均33.4个月。复发70例(35.00%),进展28例(14.0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数目、大小、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等因素与患者复发、病情进展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大小、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并非导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结论肿瘤数目、大小、分期、分级、术后是否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均是NMIBC患者复发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 进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在膀胱癌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恒舟 乔保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64-769,共6页
目的:评估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在膀胱癌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对比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在膀胱癌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 目的:评估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在膀胱癌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对比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在膀胱癌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 189例患者,其中吡柔比星组624例,丝裂霉素C组5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吡柔比星组和丝裂霉素C组1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22~0.53,P<0.05);2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25~0.47,P<0.05);3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9~0.56,P<0.05)。吡柔比星组和丝裂霉素C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21~0.51,P<0.05);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37~0.71,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9,95%CI:0.17~0.47,P<0.05)。结论:相比于丝裂霉素C,吡柔比星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上更具优势,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较丝裂霉素C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C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