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叶水甘草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笛 晏瑾 +3 位作者 白珂珂 王庆 闫树军 李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1-185,共5页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研究了柳叶水甘草碱(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柳叶水甘草碱与BSA常温下结合常数为8.00×106L·mol-1,热力学参数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研究了柳叶水甘草碱(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柳叶水甘草碱与BSA常温下结合常数为8.00×106L·mol-1,热力学参数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一步考察了柳叶水甘草碱对BSA二级结构的影响,其结果是,柳叶水甘草碱使得蛋白的α-螺旋、β-转角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上升。在分子水平,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了柳叶水甘草碱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适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水甘草碱 亲和毛细管电泳 牛血清白蛋白 分子对接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被引量:8
2
作者 蔡元丽 杨甲甲 +2 位作者 王宇飞 白珂珂 李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9-1184,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的方法。加巴喷丁经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衍生化后,采用10mmol/L硼砂-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9.75)的缓冲体系,加巴喷丁在6min内实现高效基线分离。...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的方法。加巴喷丁经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衍生化后,采用10mmol/L硼砂-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9.75)的缓冲体系,加巴喷丁在6min内实现高效基线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mg/L(r=0.999 7),检出限为2μg/L,定量限为10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15%~1.00%(n=3)。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和可靠,已用于加巴喷丁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加巴喷丁 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 3-二唑 抗癫痫药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纯化过程中鞣花酸含量的监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重阳 武佳 +2 位作者 苏艳红 白珂珂 李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大孔树脂纯化过程中橄榄果中的鞣花酸含量进行监控。通过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去噪、压缩,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同时以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并与常用的偏最小二乘(P...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大孔树脂纯化过程中橄榄果中的鞣花酸含量进行监控。通过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去噪、压缩,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同时以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并与常用的偏最小二乘(PLS)线性模型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够较准确的预测鞣花酸的含量,相对而言,人工神经网络(ANN)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HPLC测定伏康树籽中的柳叶水甘草碱 被引量:5
4
作者 白珂珂 苏艳红 +3 位作者 陈晓春 姚晨 蔡元丽 李晖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3,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测定伏康树籽中柳叶水甘草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1醋酸铵(pH6)(70∶30);检测波长29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柳叶水甘草... 目的采用HPLC测定伏康树籽中柳叶水甘草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1醋酸铵(pH6)(70∶30);检测波长29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柳叶水甘草碱的进样量0.1708~5.4656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2697×103X-9.1125(r=0.9995)。伏康树籽中柳叶水甘草碱的含量为2.65%。结论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柳叶水甘草碱 伏康树籽 含量
原文传递
伏康树籽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苏艳红 陈晓春 +2 位作者 白珂珂 刘海峰 李晖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分析伏康树籽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伏康树籽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分离出32种物质,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7.85%,其中脂肪酸类百... 目的:分析伏康树籽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伏康树籽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分离出32种物质,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7.85%,其中脂肪酸类百分含量为80.93%。结论:伏康树籽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油酸(30.46%),棕榈酸(28.65%),亚油酸(12.31%)等。通过对伏康树籽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康树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饶在生 白珂珂 +2 位作者 王远 李重阳 李晖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4-207,共4页
研究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科罗索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科罗索酸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 研究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科罗索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科罗索酸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7.8%,料液比1:26(g/mL),超声时间34min。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一次实际提取率可达0.525%,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优化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科罗索酸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
原文传递
伏康树籽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琴 白珂珂 李延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分离并纯化伏康树籽中的吲哚类生物碱。方法 先采用传统的柱层析法分离其醇提物,再采用半制备HPLC系统进行纯化,收集对应峰的流出液,检测产品的纯度,结合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通过传统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生物... 目的 分离并纯化伏康树籽中的吲哚类生物碱。方法 先采用传统的柱层析法分离其醇提物,再采用半制备HPLC系统进行纯化,收集对应峰的流出液,检测产品的纯度,结合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通过传统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生物碱类化合物柳叶水甘草碱(Ⅳ),经过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得到3-oxotabersoine(Ⅰ)、(-)-pachysiphine(Ⅱ)、(-)-lochnericine(Ⅲ)等生物碱单体。结论 除化合物Ⅳ外,其余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半制备色谱技术和传统柱层析法结合,分离纯化伏康树籽中结构类似的吲哚生物碱,具有简便、快捷和周期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康树籽 吲哚类生物碱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Landau quantization of Dirac fermions in graphene and its multilayers 被引量:1
8
作者 殷隆晶 白珂珂 +3 位作者 王文晓 李思宇 张钰 何林 《Frontiers of 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85-121,共37页
When electrons are confined in a two-dimensional (2D) system, typical quantum-mechanical phenonl- ena such as Landau quantization can be detected. Graphene systems, including the single atomic layer and few-layer st... When electrons are confined in a two-dimensional (2D) system, typical quantum-mechanical phenonl- ena such as Landau quantization can be detected. Graphene systems, including the single atomic layer and few-layer stacked crystals, are ideal 2D materials for studying a variety of quantum-mechanical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experimental progress in the unusual Landau quantized behav- iors of Dirac fernlions in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graphene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and scanning tulmeling spectroscopy (STS). Through STS measurement of the strong mag- netic fields, distinct Landau-level spectra and rich level-splitting phenomena are observed in different graphene layers. These unique properties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number of layers, as well as the stacking orders, and investigating the fllndamentally physical phenomena of graphene. Moreover, in the presence of a strain and charged defects, the Landau quantization of graphene can b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leading to unusual spectroscopic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au quantization GRAPHENE STM/STS stacking order strain and de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