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一个胶乳高表达MDR型ABC转运蛋白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聂智毅 李波 +1 位作者 白瑞璞 黎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186,共6页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是目前已知最大、功能最广泛的蛋白家族之一,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排泌、积累及跨膜运转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已构建的乙烯刺激橡胶树胶乳消减文库,克隆了1个ABC转运蛋白基因EST,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是目前已知最大、功能最广泛的蛋白家族之一,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排泌、积累及跨膜运转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已构建的乙烯刺激橡胶树胶乳消减文库,克隆了1个ABC转运蛋白基因EST,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共3753bp,编码1251个氨基酸残基。研究表明其在橡胶树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主要在胶乳中表达,且在乙烯或茉莉酸刺激(刺激产胶)条件下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与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物质转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转运蛋白 橡胶树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血吸虫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瑞璞 何兴 潘卫庆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73-1175,共3页
巨噬细胞可通过活化成不同的表型而调控血吸虫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是研究经典途径激活的巨噬细胞(CAMφ)和替代途径激活的巨噬细胞(AAMφ)体内功能的动物模型。AAMφ对小鼠度过血吸虫... 巨噬细胞可通过活化成不同的表型而调控血吸虫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是研究经典途径激活的巨噬细胞(CAMφ)和替代途径激活的巨噬细胞(AAMφ)体内功能的动物模型。AAMφ对小鼠度过血吸虫病急性期至关重要,该作用主要是通过AAMφ能够减轻血吸虫感染急性期所致的炎症反应和脏器损伤。AAMφ也能降低血吸虫病中后期的病理强度和死亡率,特异性表达Arg-1的AAMφ可以抑制在感染中后期Th2类细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本文对巨噬细胞在血吸虫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血吸虫病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枯否细胞差异表达MicroRNA及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瑞璞 潘卫庆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筛选并验证日本血吸虫感染后,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内差异表达micro RNAs(mi RNAs)及基因。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日本血吸虫组。用密度梯度离心和流式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肝脏F4/80^(hi)CD11b^(lo)枯否细... 目的筛选并验证日本血吸虫感染后,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内差异表达micro RNAs(mi RNAs)及基因。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日本血吸虫组。用密度梯度离心和流式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肝脏F4/80^(hi)CD11b^(lo)枯否细胞。取感染后6周样本进行mi RNA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肝脏F4/80^(hi)CD11b^(lo)枯否细胞数量急剧减少,与此同时感染组肝脏逐渐出现F4/80loCD11bhi非实质细胞。采用感染后6周宿主肝脏F4/80^(hi)CD11b^(lo)枯否细胞样本进行mi RNA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肝脏枯否细胞差异表达的mi RNAs有106条,差异表达基因为1 083个,其中包含多个趋化因子。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导致宿主肝脏F4/80^(hi)CD11b^(lo)枯否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并鉴定一批差异表达的mi RNAs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日本血吸虫 MIRNA mRNA
原文传递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宿主mi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超 白瑞璞 +1 位作者 何兴 潘卫庆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5,13,共6页
目的研究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用BALB/c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实验组以250 mg/(kg·d)吡喹酮连续用药3 d进行杀虫。再以600mg/(kg·d)连续给药30 d进行... 目的研究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用BALB/c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实验组以250 mg/(kg·d)吡喹酮连续用药3 d进行杀虫。再以600mg/(kg·d)连续给药30 d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对照组仅进行吡喹酮杀虫。以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评定小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某些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水平。各组检测结果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吡喹酮治疗后,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等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感染后第75天,感染组、杀虫组、治疗组依次为(0.86±0.07)、 (0.66±0.06)、 (0.25±0.05)mg/g肝湿重,治疗组低于感染组和杀虫组(t=12.86,P〈0.01)。同时小鼠肝脏的部分miRNA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改变,治疗组与杀虫组相比较。Col I、milt-223、miR-146b、miR.142—5p、miR.199a.5p、miR.34c*、miR-195依次下调了62%、38%、75%、77%、40%、54%和56%。 结论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某些宿主mi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吡喹酮 肝纤维化 微小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