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与东北地区马铃薯主要病毒发生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白艳菊 文景芝 +5 位作者 杨明秀 于德才 高艳玲 范国权 王文重 黄元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33-736,共4页
通过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和马铃薯生产田样品检测,比较南北地区马铃薯病毒发生情况,了解病毒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南方马铃薯田PVX病毒发生严重,北方马铃薯田PVY病毒发生严重,现阶段西南与东北两地的马铃薯种... 通过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和马铃薯生产田样品检测,比较南北地区马铃薯病毒发生情况,了解病毒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南方马铃薯田PVX病毒发生严重,北方马铃薯田PVY病毒发生严重,现阶段西南与东北两地的马铃薯种薯生产核心材料脱毒试管苗和原原种质量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 发生频率
下载PDF
优质、低成本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 被引量:9
2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3 位作者 何云霞 吕典秋 张儒喜 朱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试管苗 工厂化生产 培养环境 培养基 容器 封口材料
下载PDF
中国与荷兰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程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1 位作者 文景芝 杨明秀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中国农业 荷兰 标准化 马铃薯生产 种植面积 国民经济增长 生产水平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技术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4 位作者 申宇 张威 范国权 耿宏伟 高艳玲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6期360-363,共4页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者追求的永恒目标,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安全化是当今世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现代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标志,因此,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低水平生产非常... 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者追求的永恒目标,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安全化是当今世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现代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标志,因此,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低水平生产非常必要和迫切。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近年来刚刚在中国兴起,却受到了马铃薯产业各界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种薯质量 检验技术 质量检测技术 马铃薯种薯 田间 生产标准化 马铃薯生产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5 位作者 于德才 范国权 高艳玲 马纪 于虹 田忠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黑龙江省 产业现状 产业发展 种植结构调整 种薯生产 气候条件 农作物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4901500hm^2,总产量70338000t,均居世界首位(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由于马铃薯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拉动地方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促进马铃薯种植面积的...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4901500hm^2,总产量70338000t,均居世界首位(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是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由于马铃薯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拉动地方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促进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但是,中国马铃薯平均单产水平非常低,仅为14.35t·hm^-2,而国内一些先进的企业单产可达37.5t·hm^-2,说明我国马铃薯生产还有很大空间,研究总结国际上马铃薯产量较高的国家和国内那些优秀的企业,以标准为依托的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标准体系建设 种薯质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 马铃薯产量 质量控制体系 种植面积 单产水平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白艳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5期249-250,共2页
目的应用上海科华的核酸检测系统对自愿无偿献血者HBVHCVHIV核酸检测。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本血站2012年4月17日至11月27日22688人份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合格包括单检阳性的标本进行8人份为一... 目的应用上海科华的核酸检测系统对自愿无偿献血者HBVHCVHIV核酸检测。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本血站2012年4月17日至11月27日22688人份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合格包括单检阳性的标本进行8人份为一个pooling的模式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2688份血液标本中核酸检测有6例阳性。其中5例为HBV阳性;一例标本HIV阳性;HCV未检出。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减少输血性艾滋病病毒(HIV))、乙肝(HBV)、和丙肝(HCV)的感染情况,缩短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HBVDNA HIVRNA HCVRNA 血液筛查
下载PDF
荷兰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白艳菊 吕典秋 《农业质量标准》 2005年第5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质量检测 认证体系 荷兰 马铃薯生产 生产技术 供给体系 种薯生产 合格证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致病力 被引量:8
9
作者 白艳菊 韩树鑫 +8 位作者 高艳玲 张威 范国权 邱彩玲 申宇 张抒 尚慧 聂先舟 文景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3-1720,共8页
为明确不同马铃薯Y病毒(PVY)株系对马铃薯的影响及危害,采用PVYN:O、PVYN-Wi、PVYNTN-NW(SYRⅠ)和PVYNTN-NW(SYRⅡ)株系分离物人工侵染马铃薯,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PVY侵染后马铃薯植株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敏感品种更适用于... 为明确不同马铃薯Y病毒(PVY)株系对马铃薯的影响及危害,采用PVYN:O、PVYN-Wi、PVYNTN-NW(SYRⅠ)和PVYNTN-NW(SYRⅡ)株系分离物人工侵染马铃薯,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PVY侵染后马铃薯植株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敏感品种更适用于PVY病毒致病力鉴定,敏感品种‘克新13’和‘克新18’对PVY不同分离物的反应强烈,差异显著,而‘兴加2号’对4个PVY分离株均表现耐病,虽然细胞内均出现叶绿体变形、单层膜小囊泡和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但症状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花叶。同时,发现PVYN-Wi致病力较弱,侵染后,4个马铃薯品种均出现花叶症状,细胞内部产生多膜结构、风轮状内含体,引起敏感品种‘克新13’和‘克新18’细胞变形、叶绿体变形和髓鞘样结构;PVYNTN-NW致病力最强,感病的‘克新13’和‘克新18’植株受害症状明显加重,且植株早衰、细胞破坏严重,有些死亡较快的植株甚至未产生特征性内含体结构;PVYN:O致病力中等,植株受害症状和超微结构变化也介于PVYN-Wi和PVYNTN-NW之间。不同马铃薯品种对PVY病毒的感病程度有较大差异,‘兴加2号’为耐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PVY) 株系 马铃薯品种 超显微结构 症状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范国权 白艳菊 +5 位作者 高艳玲 张威 张抒 申宇 刘凯 喻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79,共6页
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 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品93个,大田种薯样品621个,共计962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219份样品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PVS检出率最高,PVY次之。有10个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不同级别种薯质量情况为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质量较好,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病 调查 发生率 DAS-ELISA
下载PDF
NASH技术和R-PAGE技术在马铃薯类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4 位作者 白艳菊 何云霞 张儒喜 王毅 L.Salazar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灵敏度、操作性、检测量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可行性。NASH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和异地取样。而 R- PAGE可区分类病毒的强弱系 ,对试验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马铃薯 PSTVD NASH技术 R-PAGE技术 马铃薯类病毒 检测
下载PDF
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艳玲 张威 +4 位作者 白艳菊 申宇 范国权 耿宏伟 刘玮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贵州采集了752份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和疑似样品,应用DAS-ELISA方法进行检测。主要筛查6种病毒:PVX、PVY、PVS、PLRV、PVM、PVA。结果显示:270份样品检测到病毒,总体上,PVY的检出率最高,... 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贵州采集了752份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和疑似样品,应用DAS-ELISA方法进行检测。主要筛查6种病毒:PVX、PVY、PVS、PLRV、PVM、PVA。结果显示:270份样品检测到病毒,总体上,PVY的检出率最高,PVS次之,33份样品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造成的,田间PVY+PLRV混合侵染率最高,PVS+PVY次之。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和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 普查 DAS-ELISA
下载PDF
应用RT-PCR分子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威 张匀华 +2 位作者 李学湛 高艳玲 白艳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GCLV相应区域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并对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GCL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下载PDF
我国在防治马铃薯类病毒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彩玲 吕典秋 +6 位作者 董学志 魏琪 刘尚武 王绍鹏 宿飞飞 李勇 白艳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威胁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已经给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经济损失。在防治该病害方面存在着脱除难,检测不到位,脱毒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威胁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已经给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经济损失。在防治该病害方面存在着脱除难,检测不到位,脱毒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要加大PSTVd脱毒技术的研究,选用健康的马铃薯作为原始材料,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完善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加大种薯质量监管力度等措施,控制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确保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问题 防治
下载PDF
三种马铃薯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威 白艳菊 +5 位作者 罗丽环 范国权 高艳玲 申宇 张抒 孟宪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8,共6页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S病毒(PVS)是马铃薯生产田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严重的病毒,通常复合侵染。研究通过综合评价和筛选,确定每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PCR部分各试剂用量和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在同一体系中对...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S病毒(PVS)是马铃薯生产田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严重的病毒,通常复合侵染。研究通过综合评价和筛选,确定每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PCR部分各试剂用量和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在同一体系中对三种病毒复合侵染的马铃薯材料进行多重RT-PCR扩增,得到长度分别为336、447、729 bp的3条特异性条带,建立能同时检测PLRV、PVY和PVS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应用该体系对田间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表明该多重RT-PCR体系能够同时检测三种马铃薯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PLRV PVY PVS 多重RT-PCR 检测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原鉴定及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威 白艳菊 +4 位作者 申宇 高艳玲 范国权 耿宏伟 孟宪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6,共6页
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田间症状复杂,研究通过生物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血清学方法相结合对大蒜病毒病原进行鉴定,并对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表现花叶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 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田间症状复杂,研究通过生物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血清学方法相结合对大蒜病毒病原进行鉴定,并对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表现花叶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ape virus,LYSV)和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arLV);表现黄化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virus,GCLV);表现卷叶症状的大蒜样品中含有GCLV、LYSV和OYDV。黑龙江省大蒜病毒病的发生相当严重,且多数为复合侵染,其中LYSV、GCLV和GarLV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病毒 病原鉴定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威 白艳菊 +5 位作者 李学湛 申宇 高艳玲 耿宏伟 范国权 孟宪欣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在分析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影响中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种薯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种薯质量控制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为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质量控制 发展趋势 建议
下载PDF
马铃薯主要病毒侵染不同品种症状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国权 高艳玲 +6 位作者 张威 张抒 申宇 邱彩玲 白艳菊 刘凯 喻江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
马铃薯病毒病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防控马铃薯病毒病尤为重要。用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 马铃薯病毒病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防控马铃薯病毒病尤为重要。用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PVY+PVA、PVY+PVX、PVY+PVS以及PVY+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共9种病毒或病毒(类病毒)组合于苗期接种黑龙江省10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调查这些品种的株高、产量、大薯率和植株症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侵染中PVY和PSTVd和单一侵染中PVY对马铃薯品种高度影响最大。10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对含有PVY侵染的5个处理(PVY、PVY+PVX、PVY+PVA、PVY+PVS、PVY+PSTVd)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症状。PVY+PVX和PVY+PSTVd复合侵染对10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大薯率影响较大。调查了生产中常见病毒病和类病毒在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上造成的症状和危害,有助于在生产中对病害的识别和防控,降低病害的危害,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病毒 互作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基质筛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3 位作者 何云霞 白艳菊 张儒喜 朱财 《杂粮作物》 CAS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脱毒苗栽培基质、扦插密度和激素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基质为蛭石和草炭(1∶1) ,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 4cm× 5cm ,最佳激素处理浓度为NAA4 0mg/kg +IBA5 0mg/kg +IAA5 0mg/kg。在此条件下 ,植株成活率。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原原种 栽培基质 扦插密度 激素 制种技术
下载PDF
马铃薯M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威 白艳菊 +7 位作者 文景芝 范国权 高艳玲 吕典秋 申宇 邱彩玲 张抒 袁红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测定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寄主范围,并作PVM接种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VM仅侵染15种指示植物中的4种,各种植物症状表现不同。苋色黎(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接种叶片上产生枯斑,可作为... 测定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寄主范围,并作PVM接种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VM仅侵染15种指示植物中的4种,各种植物症状表现不同。苋色黎(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接种叶片上产生枯斑,可作为PVM枯斑寄主;36号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pi")系统发病,新生叶片产生皱缩、泡斑、叶边缘卷曲等症状,植株长势矮小,可作为PVM系统侵染鉴定寄主;PVM系统侵染番茄(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速度快,但无症状,番茄可作为PVM繁殖寄主。PVM虽可侵染不同生育期寄主,以接种中上部叶位侵染效果最好,但在不同寄主不同叶位分布并不一致,番茄体内中部叶片病毒含量相对较高,在苋色黎上则分布较均匀。明确PVM最适培养温度为23~29℃。最高稀释度64倍时(OD405=0.201)仍可成功侵染苋色黎。为PVM纯毒源扩繁及制备该病毒抗血清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 PVM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