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古砖雕 山西传统文化的艺术奇葩
- 1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
文摘
梁思成有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砖雕作为一种建筑雕塑装饰构件,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特别是晋派砖雕,无论是豪华的晋商大院,还是幽雅的民间古宅,照壁门楼、墀头脊兽等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晋派砖雕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建筑装饰,特别注重民间实用美术和建筑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民间艺人高超雕刻技艺的生动反映,可谓山西民间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
关键词
晋商大院
建筑装饰艺术
民间艺人
雕刻技艺
建筑雕塑
实用美术
砖雕
梁思成
-
分类号
J31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田间到指尖 高粱秸秆手工艺的魅力之旅
- 2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旅游世界》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
文摘
一束高粱秆能干什么?在中国北方农村,高粱秸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村民们不是把秸秆当作牲畜饲料就是当作为柴火肥料,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在河北井陉手工艺人赵润生的手里,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他匠心独运的巧妙制作,竟然变身成为一座座精美的微缩楼阁,一个个可爱的动物模型,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魅力四射。
-
关键词
高粱秸秆
牲畜饲料
高粱秆
手工艺人
动物模型
化腐朽为神奇
手工艺品
乡土气息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争奇斗艳,拼布门帘点亮太行人家
- 3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
文摘
争奇斗艳点亮乡间“叫我唱唱我不难,比不上描龙绣牡丹,牡丹绣在门帘上,看花容易绣花难。”走进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山间村落,处处可见家家户户的门上挂着漂亮的拼布花门帘,鲜艳的布片巧妙地拼成各种吉祥图案,乍一看“貌不惊人”,但细细品味,韵味却很浓,和城市各家门前千篇一律的防盗门相比,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关键词
山西省阳泉市
拼布
防盗门
平定县
吉祥图案
牡丹
点亮
风景线
-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马嘶芳草锦鞍鞯
- 4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2期72-77,共6页
-
文摘
家喻户晓的草原歌曲《雕花的马鞍》,唱出了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对马鞍的情结。他们逐马放牧、驱马射猎、策马出行,马是相伴他们一生的知己,而马鞍也成为蒙古人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品与精神摇篮。精美华丽的马具装备,历经岁月的洗礼,早已成为草原的圣物和英雄荣誉的象征。马具的制作技艺,伴随着“马背民族”从远古一直传承至今。赤峰克什克腾旗辽阔的漠北草原,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马鞍制作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在这里的达来诺日镇托力嘎查就有一位以制作马鞍为生的牧民宝音塔拉。
-
关键词
制作技艺
游牧民族
马背民族
生活用品
蒙古人
马具
克什克腾旗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荆楚漆语
- 5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4年第20期76-83,共8页
-
文摘
漆彩流光映古华,楚风千载韵犹佳。匠心独运雕工巧,璀璨夺目胜奇葩。中国的漆器工艺在数千年前就达到了极高水平,其中孕育在湖北荆楚大地上的“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纯天然原料,通过雕镂刻画、镶拼巧饰,以精细的工艺、奇异的造型、绚烂的色彩、瑰丽的图案,尽显楚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文化特色,被世界公认为“漆器工艺的高峰”。
-
关键词
漆器工艺
璀璨夺目
荆楚大地
楚文化
匠心独运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平遥刻铜 以铜为纸镌春秋
- 6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旅游世界》
2023年第9期116-123,共8页
-
文摘
以刀为笔,以铜为纸,敲敲打打,千錾万刻,铜墨盒、铜镇尺等文房案头文具上镌刻着一幅幅独具神韵的诗画。刻铜,亦称文房金工,指在铜质文房用具上镌刻绘画、文字等,是一项独特的艺术门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雕刻工艺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赋予了书画作品浓烈的金石韵味,融雕、镂、刻、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成一器,以精美厚重的历史印痕和文化承载,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瑰宝。
-
关键词
文化承载
质朴自然
雕刻工艺
书画作品
铜墨盒
艺术气息
传统技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年画理想国
- 7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0年第6期84-89,共6页
-
文摘
杨柳青青江水平,运河津畔年画兴。桂英挂帅耀门庭,八仙过海显神通。水泊梁山忠义将,红楼梦里又重逢。画里上下五千年,无所不包无不能。"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到船。"静静流淌的大运河,孕育了千年古镇杨柳青,让宅门瓦舍青青的津西小镇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与惬意之感。漫步街巷,随处可见带有年画元素的景观小品、特色建筑,年画早已成为杨柳青镇的代名词。
-
关键词
小桥流水人家
水泊梁山
杨柳青
蘼芜
红楼梦
景观小品
上下五千年
理想国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道具能人
- 8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0年第4期88-97,共10页
-
文摘
观戏听曲,在当下是一件传统又时髦的事。在中华民族的节庆活动中,总少不了唱戏舞狮一类的民俗表演,在不同的地域,便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戏剧曲艺,既有登大雅之堂的,亦有游走于乡间田野的,丰富多彩。这项集听觉与视觉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总能汇聚大量的观者,让人们沉浸于戏台上飞龙舞凤的热闹与华美。这些视觉感受,除了是服饰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外,各式表演道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表演背后制作道具的手艺人,亦值得被关注,尤其是在乡间的他们。
-
关键词
感官刺激
节庆活动
视觉感受
舞狮
手艺人
道具
风格各异
民俗表演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咸味传奇 不可思议的盐之美
- 9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2年第4期82-88,共7页
-
文摘
盐是人类生命之源,这看似普通的晶体,其奇妙与神秘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大地上构筑了无与伦比的奇异、瑰丽、壮阔的盐景观。西藏芒康茶马古道上的晒盐场、四川自贡沿袭古法生产的盐井、青海茶卡天空之镜般的盐湖、陕西定边五彩斑斓的盐池,盐的景观世界千姿百态,色彩如梦如幻,还能带给我们视觉、味觉和嗅觉感官上的巨大震撼,每一处因盐而就的美景,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
关键词
四川自贡
茶马古道
五彩斑斓
生命之源
不可思议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炕围之花
- 10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2年第12期78-82,共5页
-
文摘
“众香千姿白鹭洲,群贤百态大江流,优雅温馨共齐家,日夜相守炕上游。”几十年前的晋北原平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内土炕上,都能看到一壁或花鸟虫鱼,或人物山水的炕围画。它们集拙朴与雅致、实用与观赏于一身,令简陋的居室熠熠生辉。以独树一帜的炕围画闻名,原平因而被称为“炕围画之乡”。绚烂“炕”文化,原平是座古城,地处山西北部的高寒地带,绵亘的群山养育了勤劳智慧的人民,也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即便是那日常起居取暖的火炕上,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炕”文化。繁花似锦的炕围画,也成为了人们关于“家”最原始、最温暖的记忆。
-
关键词
高寒地带
日常起居
花鸟虫鱼
山西北部
白鹭洲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佳音绕梁加依村
- 11
-
-
作者
阿不拉·依不拉音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0年第3期94-97,共4页
-
文摘
加依村乐器制作的秘密我叫阿不拉·依不拉音,是一名乐器工匠。我从小生长在加依村,现在这里是个旅游村,村里有自建的景区叫“天籁加依”,这名字放到我们村可是太合适了。不管推开哪户人家的大门,都能看到院里聚集着制作乐器的人们。凉棚上、屋子里到处都是各式各样制作精美的乐器。工匠们一高兴,就要摆弄手中的乐器,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
关键词
乐器制作
工匠
加依
-
分类号
J62
[艺术—音乐]
-
-
题名信有人间翰墨香
- 12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华手工》
2019年第4期92-95,共4页
-
文摘
一两徽墨一两金上庄古镇雾气氤氲,山水婉约,马头墙连绵起伏,旧弄堂像被墨染过一样。还没走进位于镇上的老胡开文墨,远远地就闻到了沁人心脾的墨香。车间内,一位老师傅正从热气蒸腾的锅里揪出一大团和好的墨泥,放在木墩上用锤子反复锤打,并不时用铲子翻搅着锤打过的泥饼。
-
关键词
马头墙
热气
-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地坑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
- 13
-
-
作者
白英(文/摄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汽车自驾游》
2020年第2期76-83,共8页
-
文摘
以“地坑院”群为主体的“下沉式窑居村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夹裹着质朴的民风,除了让游人叹为观止,也倍受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在黄土高原南部边缘的河南陕州,有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地坑院”,也称“地坑院”、“天井窑院”,即在平地上挖下一个深达十米以上的巨形四方大坑,坑的四壁打上窑洞,人们居住其中。
-
关键词
地坑院
民居形式
古村落
地平线
民俗学
人类学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