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林木、植被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定性监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3 位作者 张宝祥 邵敏 赵美萍 唐孝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化合物;松树、柏树(针叶林木)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草地和稻田排放甲烷等低碳化合物。以上结果与国外工作结论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林木 植被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杨树排放碳氢化合物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6
2
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2 位作者 夏羽 赵美萍 唐孝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采用封闭式气袋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杨树排放碳氢化合物(HCs)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油松排放情况不同, 杨树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约占其HCs排放总量的95%以上,且与温度、光强正相关. 排放的日变化表明,杨树在正午有一排放高峰, 夜... 采用封闭式气袋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杨树排放碳氢化合物(HCs)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油松排放情况不同, 杨树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约占其HCs排放总量的95%以上,且与温度、光强正相关. 排放的日变化表明,杨树在正午有一排放高峰, 夜间基本不排放.在春季和夏季日均气温分别为19.2℃和28.8℃时,杨树的异戊二烯平均总排放速率分别为4.4和39.8μ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杨树 异戊二烯 排放速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各种采样装置用于HCs天然源采样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1 位作者 赵美萍 唐孝炎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8-62,共5页
对不锈钢采样罐(canister)、小钢瓶、气体采样袋和不锈钢采样管(填充TenaxGC)等4种采样装置进行了碳氢天然源采样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锈钢采样罐密闭性好,内壁吸附少;不锈钢采样管对天然HCs的吸附和解析效... 对不锈钢采样罐(canister)、小钢瓶、气体采样袋和不锈钢采样管(填充TenaxGC)等4种采样装置进行了碳氢天然源采样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锈钢采样罐密闭性好,内壁吸附少;不锈钢采样管对天然HCs的吸附和解析效率均是或接近100%,故是HCs天然源较为理想的采样装置。小钢瓶和采样袋内壁吸附严重,气袋自身还不断释放一些C6以上碳氢化合物,不适于HCs天然源采样。但采样袋可用于C5以下烃类的采集和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天然源 采样装置 可行性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来源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2 位作者 邵敏 赵美萍 唐孝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3-27,共5页
1989年秋至1990年春夏季,对北京城郊大气进行了非甲烷总烃(NMHC)及C_2—C_(11)分类测定。测点以交通路口为主,对汽车尾气排放情况作了重点研究,观测了典型路口西单安全岛空气中NMHC等浓度日变化;分析了这些路口空气中总烷烃(甲烷除外)... 1989年秋至1990年春夏季,对北京城郊大气进行了非甲烷总烃(NMHC)及C_2—C_(11)分类测定。测点以交通路口为主,对汽车尾气排放情况作了重点研究,观测了典型路口西单安全岛空气中NMHC等浓度日变化;分析了这些路口空气中总烷烃(甲烷除外)与总烯烃等比值(Alkane/Alkene),并与某些固定源及郊区清洁点的比值进行了比较。一般而言,北京环境大气中Alkane约占NHHC60%,与世界主要大城市相当;Alkene约占21%,略高;总芳香烃(Alkyne)约占19%,比上述城市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 碳氢化合物 大气 污染 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夏季城近郊区大气醛类含量及分布规律探讨
5
作者 白郁华 李孝珍 +1 位作者 李金龙 刘福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醛和总醛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醛,乙酰丙酮法测甲醛。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醛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醛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醛约占总醛的50%....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醛和总醛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醛,乙酰丙酮法测甲醛。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醛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醛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醛约占总醛的50%.甲醛和总醛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形,其浓度的高低与机动车密度,气象条件等关系密切.北京大气醛类化合物浓度水平是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叠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总醛 大气 北京市 分布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人为源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邵敏 赵美萍 +2 位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唐孝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2,共7页
以能源为线索,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手段,对北京地区大气中各人为源排放的NMHC进行了分类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油化工、交通、燃煤和居民液化石油气NMHC的排放特征及对北京地区大气NMHC的贡献。结果表... 以能源为线索,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手段,对北京地区大气中各人为源排放的NMHC进行了分类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油化工、交通、燃煤和居民液化石油气NMHC的排放特征及对北京地区大气NMHC的贡献。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是对大气中NMHC贡献最大的人为源,其次是燃煤工业。对大气中NMHC的特征物种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人为源 大气 北京地区
下载PDF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被引量:63
7
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2 位作者 陈运宽 赵静 王志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交通路口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监测,讨论了交通路口大气中VOCs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并将历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VOCs浓度有增加的趋势.使用无铅汽油后,烷烃、烯...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交通路口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监测,讨论了交通路口大气中VOCs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并将历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VOCs浓度有增加的趋势.使用无铅汽油后,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组成比例有所变化,芳香烃的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机动车 排放特征 北京
下载PDF
我国几种典型树种非甲烷烃类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41
8
作者 赵美萍 邵敏 +2 位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唐孝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5,共7页
采用封闭式采样法和带有预浓缩及程序升温装置的熔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对我国的松、柏、杨、槐等几种典型树种排放非甲烷烃类(NMHC)的组成和排放速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初步确定了不同树种排放的特征物种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针叶... 采用封闭式采样法和带有预浓缩及程序升温装置的熔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对我国的松、柏、杨、槐等几种典型树种排放非甲烷烃类(NMHC)的组成和排放速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初步确定了不同树种排放的特征物种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排放的NMHC组成差别很大,各树种的排放规律除了与自身的结构和生理活动等内在因素有关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强)的影响,一般温度越高,光强越大,植物的排放速率也越大.本文还对NMHC天然源和人为源的排放特征做了比较,得到一些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HC 生物源 排放特征 松柏 封闭式采样法
下载PDF
我国人群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反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2
9
作者 谢鹏 刘晓云 +2 位作者 刘兆荣 李湉湉 白郁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34-1040,共7页
搜集了国内PM10和PM2.5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我国人群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各健康效应终点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急性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 搜集了国内PM10和PM2.5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我国人群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各健康效应终点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急性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38%[95%可信限(CI):0.35%-0.42%]、0.65%(95%CI:0.35%-0.95%)和0.40%(95%CI:0.31%-0.49%);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急性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0%(95%CI:0.19%-0.62%)、1.43%(95%CI:0.85%-2.01%)和0.53%(95%CI:0.15%-0.90%),因此可见,PM2.5对健康的危害高于PM10.同国外研究结果相比,我国人群大气颗粒物污染对死亡率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META分析 暴露-反应关系
下载PDF
中国植被VOC排放清单的建立 被引量:65
10
作者 闫雁 王志辉 +2 位作者 白郁华 谢绍东 邵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应用《1:1000000 中国植被图集》数据,按照 Guenther 等提出的最新算法,结合土地使用情况,对中国植被 VOC 的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植被 VOC 的年总排放量约为 17.1TgC,其中异戊二烯为 4.85TgC,单萜烯为 3.2... 应用《1:1000000 中国植被图集》数据,按照 Guenther 等提出的最新算法,结合土地使用情况,对中国植被 VOC 的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植被 VOC 的年总排放量约为 17.1TgC,其中异戊二烯为 4.85TgC,单萜烯为 3.29TgC,其它 VOC(OVOC)为8.94TgC.植被 VOC 的排放量分布情况与中国植被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 VOC 的排放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源排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模型 排放清单
下载PDF
机动车排放及汽油中VOCs成分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1 位作者 张广山 马婧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7-511,共5页
利用现场采样并将分析结果归一化处理后确立了以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LPG)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以及汽油蒸气和液体汽油的VOCs源成分谱。研究显示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的排放特征相近 ,而LPG车尾气以 4个碳以下的烷烃、烯烃为主。汽油蒸气... 利用现场采样并将分析结果归一化处理后确立了以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LPG)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以及汽油蒸气和液体汽油的VOCs源成分谱。研究显示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的排放特征相近 ,而LPG车尾气以 4个碳以下的烷烃、烯烃为主。汽油蒸气中 ,C5以下的化合物占较大比例 ,而液体汽油中则是以大于C6的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源成分谱 汽车尾气 汽油蒸气 液体汽油
下载PDF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人为来源研究 被引量:128
12
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1 位作者 张广山 李湉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763,共7页
在2002年春、夏、秋、冬四季对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CMB8.0受体模型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得到受体点各人为污染源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汽车尾气62%,汽油挥发9%,石油液化气10%,涂... 在2002年春、夏、秋、冬四季对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CMB8.0受体模型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得到受体点各人为污染源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汽车尾气62%,汽油挥发9%,石油液化气10%,涂料6%,石油化工6%,未知源6%.对不同物种贡献的分析显示,环境大气中的乙烯、苯和甲苯等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异戊烷来自于汽油的挥发,石油液化气、涂料、石油化工分别对大气中的异丁烷、正己烷和2,4-二甲基戊烷贡献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源成分谱 CMB受体模型 贡献率
下载PDF
我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被引量:107
13
作者 刘金凤 赵静 +2 位作者 李湉湉 白郁华 刘兆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以2000年为基准年,使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75种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年排放量,建立了我国VOC人为源的县级排放清单.研究表明,我国2000年VOC的排放总量为8273Gg,其中流动源排放2710Gg、溶剂使用排放2150Gg、固定燃烧源排放1600Gg、工... 以2000年为基准年,使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75种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年排放量,建立了我国VOC人为源的县级排放清单.研究表明,我国2000年VOC的排放总量为8273Gg,其中流动源排放2710Gg、溶剂使用排放2150Gg、固定燃烧源排放1600Gg、工艺过程排放1190Gg、石油精炼及运储排放量为498Gg、混杂源125Gg.排放量最高的5个省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河北、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清单
下载PDF
北大园区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龚幸颐 白郁华 +2 位作者 虞江平 陆思华 李金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4,共3页
1997年3~5月,对北京大学校园区内多处师生住所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房屋内总VOCs浓度在220~2000μg/m3范围内;通风条件、季节变化、人为活动对室... 1997年3~5月,对北京大学校园区内多处师生住所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房屋内总VOCs浓度在220~2000μg/m3范围内;通风条件、季节变化、人为活动对室内VOCs浓度水平起着重要影响。室外空气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室内VOCs浓度高低:室内多种芳香烃和烷烃主要来自于室外汽车尾气的排放,其贡献率为7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 有机物 室内空气 汽车 尾气 空气检测
下载PDF
北京地区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79
15
作者 王志辉 张树宇 +1 位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主要集中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上 ,这些种类的化合物占生物圈VOCs释放量 2 / 3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对北京地区 2 3种典型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速率进行测定和研究 ,发现阔叶树 (如槐 ,...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主要集中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上 ,这些种类的化合物占生物圈VOCs释放量 2 / 3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对北京地区 2 3种典型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速率进行测定和研究 ,发现阔叶树 (如槐 ,垂柳等 )主要释放异戊二烯 ;而针叶树 (如油松 )和果树主要释放单萜烯 .同时发现植物异戊二烯的释放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而单萜烯的释放则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异戊二烯 单萜烯 排放速率
下载PDF
我国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赵静 白郁华 +1 位作者 王志辉 张树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1992~2000年,使用流动式、封闭式采样法,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我国4种气候类型(温带-寒温带,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7个地区(黑龙江,北京,福建,广东,四川,湖南,云南),共58种当地优势树种、庄稼和草地异戊二烯和单... 1992~2000年,使用流动式、封闭式采样法,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我国4种气候类型(温带-寒温带,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7个地区(黑龙江,北京,福建,广东,四川,湖南,云南),共58种当地优势树种、庄稼和草地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排放速率.使用G93算法,换算出相应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标准排放因子,并划分了这些排放因子的等级.同种树种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季节的排放有明显的差异,通常,VOCs排放速率南方高于北方,夏季高于冬季;阔叶树主要排放异戊二烯,针叶树主要排放单萜烯,但是我国南方相当数量的阔叶林的排放特征不符合上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单萜烯 排放速率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下载PDF
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及排放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金龙 白郁华 +4 位作者 胡建信 邵敏 张宝祥 夏羽 唐孝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监测了北京主要树种油松排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α和β蒎烯、蒈烯、松油烯、柠檬烯和罗勒烯,以及少量异戊二烯。松油烯、B蒎烯、柠檬烯和蒈烯的排放量之和占油松排放碳氢总量的94%以上。萜烯...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监测了北京主要树种油松排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α和β蒎烯、蒈烯、松油烯、柠檬烯和罗勒烯,以及少量异戊二烯。松油烯、B蒎烯、柠檬烯和蒈烯的排放量之和占油松排放碳氢总量的94%以上。萜烯和异戌二烯排放速率随日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萜烯等浓度的日变化表明在正午和午夜油松有两个排放高峰。在日均气温为18℃时油松的碳氢化合物平均总排放速率约为8.7μg/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萜烯类化合物 排放速率
下载PDF
贵阳市室内空气中苯和甲醛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湉湉 程艳丽 +2 位作者 颜敏 刘兆荣 白郁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7-759,共3页
目的研究贵阳市室内空气中苯和甲醛的癌症风险。方法于2004—2005年,对贵阳市110个监测点的卧室、客厅、厨房、办公室、教室空气中以及室外环境中的苯和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和甲醛的人群癌症风险进行评... 目的研究贵阳市室内空气中苯和甲醛的癌症风险。方法于2004—2005年,对贵阳市110个监测点的卧室、客厅、厨房、办公室、教室空气中以及室外环境中的苯和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和甲醛的人群癌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办公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了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其他环境空气中苯和甲醛浓度低于标准限值。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苯癌症风险分别为1.63×10^(-4)和1.40×10^(-4),甲醛癌症风险分别为6.05×10^(-4)和5.23×10^(-4)。甲醛癌症风险高于苯癌症风险,男性癌症风险高于女性。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中的苯和甲醛的癌症风险值均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6))。结论贵阳市室内空气中苯和甲醛浓度对人群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健康风险评价 甲醛
下载PDF
北京市公共交通工具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湉湉 颜敏 +6 位作者 刘金风 张广山 罗铭 霍铭群 谢鹏 刘兆荣 白郁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工具微环境空气质量。方法于2004年7月—2006年8月选取北京市城铁(15个车次)、地铁(8个车次)、出租车(36个车次)、公共汽车(46个车次)中具有代表性的车辆进行了车厢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物、苯系物浓...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工具微环境空气质量。方法于2004年7月—2006年8月选取北京市城铁(15个车次)、地铁(8个车次)、出租车(36个车次)、公共汽车(46个车次)中具有代表性的车辆进行了车厢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物、苯系物浓度的监测并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对交通工具微环境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公共交通工具车厢内二氧化碳的污染较为严重,超标率达到37%以上,其中在出租车中的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达到92%。除城铁外,其他交通内PM10污染也相当严重,超标率达到30%以上。其中在公共汽车中污染异常严重,超标率达到84%。一氧化碳在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中污染较严重,超标率在10%以上。城铁内空气质量最好,评为Ⅱ级,CO2是其首要污染物;非空调公共汽车在开窗情况下的车内空气质量最差,评为Ⅴ级,PM10为其首要污染物。结论在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城铁的车内空气质量最好,其次为地铁、出租车,公共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交通工具 微环境 空气质量评价
下载PDF
汽车内微环境空气污染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广山 刘兆荣 +3 位作者 李湉湉 刘金凤 罗铭 白郁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8-311,共4页
为了研究车内的污染水平,在2004-04-10至2004-06-20对车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对车龄在2年内的91种型号轿车的车内微环境进行了静态检测,有效检测车辆共计802辆,同时对比检测20辆2002年以前出厂的旧车。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 为了研究车内的污染水平,在2004-04-10至2004-06-20对车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对车龄在2年内的91种型号轿车的车内微环境进行了静态检测,有效检测车辆共计802辆,同时对比检测20辆2002年以前出厂的旧车。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CO等。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新车中甲苯浓度超标率达82%,苯和甲醛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75%和24%。在被检测车辆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是新车比旧车高,只有CO浓度是旧车比新车高。初步分析判断苯系物主要来源于车内的胶粘剂,甲醛来自于车椅座套和座垫等,CO来源于发动机排放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空气污染 甲苯 甲醛 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