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固碳服务流动路径量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百晓莹 向洪莉 +4 位作者 王昕 王燕雯 刘建 周李磊 官冬杰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5期654-667,共14页
量化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固碳服务流动路径,探索服务流驱动因子,以期为区域碳的空间格局管理提供依据。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多源数据融合、InVEST模型、流动比率的方法、引入主风向的概念,研究长江流域固碳服务供给量与... 量化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供给、需求及固碳服务流动路径,探索服务流驱动因子,以期为区域碳的空间格局管理提供依据。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多源数据融合、InVEST模型、流动比率的方法、引入主风向的概念,研究长江流域固碳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平衡关系,分析固碳服务空间流动的人为和自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15年、2020年碳固定量分别为248.7 t/hm2、249.1 t/hm2,主要的碳需求区为林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分别为21.7 t/hm2、22.6 t/hm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供给区域。区域总体上碳需求值大于碳供给值。2) 2015、202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固碳服务供需比分别为0.09、0.089、0.136和0.09、0.09、0.138,各省市固碳服务碳需求碳供给比率均小于1。3) 2015年,福建省碳服务流流量最大,为2370 t/km2;青海省碳服务流流量最小,为1523 t/km2;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碳服务流流量最大,为2710 t/km2;青海省碳服务流流量最小,为1628 t/km2。4) 人口与土地利用因子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子,维持碳的供给。气候和降水对研究区的碳排放起负作用。长江流域2015年、2020年区域总体上碳汇值大于碳源值,依次由长江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区域,碳需求区域逐渐变大。未来长江流域低碳发展的实现需要加强上游碳需求区域保护,平衡中、下游固碳服务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服务 供需平衡 服务流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