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探讨脑梗死远隔丘脑和黑质损害研究
1
作者 陈丹霞 徐炳东 +1 位作者 皮凤玲 张玉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检测脑梗死患者远隔丘脑和黑质继发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19例首次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目的探讨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检测脑梗死患者远隔丘脑和黑质继发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19例首次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MRI三维全脑扫描,应用VBM方法分析丘脑和黑质体积的变化。结果VBM结果显示,与发病1周时相比,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同侧丘脑体积减小(体素值分别缩小637 mm^(3)、1488 mm^(3),P<0.01),且体积萎缩部位主要位于丘脑背内侧核。同样,与发病1周时相比,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同侧黑质体积减小(体素值分别缩小64 mm^(3)、76 mm^(3),P<0.05)。结论VBM技术可在脑梗死后1~3个月检测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同侧丘脑和黑质体积缩小,可用于检测其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形态学分析 大脑中动脉 脑梗死 丘脑 黑质 远隔损害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OVID-19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双全 周永生 +2 位作者 殷亮 皮凤玲 成官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COVID-19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核酸检测确诊的1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CT重点观察病灶的密度、数目、分布、位置和形态,以及有无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或其他伴随征象。结果确诊... 目的探讨COVID-19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核酸检测确诊的1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CT重点观察病灶的密度、数目、分布、位置和形态,以及有无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或其他伴随征象。结果确诊患者包括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31~67岁(49±12岁)。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8例),干咳或咳嗽(3例),伴有腹泻、恶心呕吐(1例)。2例出现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减低,5例出现C-反应蛋白增加。CT表现:病灶多发10例,双肺下叶背段或后基底段累及者共11例,以周围性分布(位于胸膜下或叶间裂胸膜下区)为主12例,沿支气管树分布10例,形态以团片状和斑片状为主10例,伴网格状影9例,密度以磨玻璃密度病灶为主11例,病灶临近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伴有胸膜增厚或牵拉变形(包括叶间裂扭曲)8例,无胸腔积液和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 COVID-19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发热和C-反应蛋白的增加,影像表现为肺部外周性磨玻璃影,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能早期发现COVID-19患者的肺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临床特征 CT
下载PDF
CT诊断中央型肺癌伴心脏转移一例
3
作者 皮凤玲 赵莲萍 +3 位作者 孙尧 贾天利 凌雪英 黄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7期119-120,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胸痛半年余伴气喘二十余天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史,PE: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湿啰音,右肺闻及干啰音。N90.77%,ESR45mm/h,CRP35.8 g/L,高于正常,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动脉血气分析示... 1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胸痛半年余伴气喘二十余天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史,PE: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湿啰音,右肺闻及干啰音。N90.77%,ESR45mm/h,CRP35.8 g/L,高于正常,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动脉血气分析示PO269.7mm Hg,肺功能呈混合型通气障碍,行胸腔穿刺引流出黄色胸水,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查ADA、LDH、CEA正常,抗酸染色阴性;心电图提示缺血性ST-T改变及实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及异常Q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心脏转移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长骨骨干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
4
作者 蒋鹏 黄菲 +1 位作者 皮凤玲 卢翼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长骨骨干骨肉瘤X线、CT和MRI表现,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28例长骨骨干骨肉瘤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病变位于股骨干18例、腓骨干4例、肱骨干4例、胫骨干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 目的:分析长骨骨干骨肉瘤X线、CT和MRI表现,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28例长骨骨干骨肉瘤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病变位于股骨干18例、腓骨干4例、肱骨干4例、胫骨干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28例中,X线和CT显示广泛骨质破坏16例,骨膜反应22例。X线显示软组织肿块18例,肿瘤骨和瘤样钙化12例。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22例,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24例,肿瘤骨和瘤样钙化16例。MRI显示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10例,软组织肿块26例,其周围可见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在SE 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软组织肿块在T1W1为等信号,T2WI及STIR呈等高信号。软组织水肿及骨髓水肿在T2Wl及STIR呈高信号。MRI增强检查显示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块均见强化。结论: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长骨骨干骨肉瘤的影像病理特点,其发病率低,骨破坏范围大,无病理性骨折。成骨型骨干骨肉瘤较易诊断,溶骨型应与Ewing瘤、恶性巨细胞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