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部位牵张成骨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皮纳 侯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6-938,共3页
随着牵张成骨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牵张成骨被认为是治疗先天或后天性颌面部缺损的有效手段。由于颞下颌关节与牵引的下颌骨段是一个整体,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持续的牵引力会传递到颞下颌关节,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不同部位牵张成骨时... 随着牵张成骨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牵张成骨被认为是治疗先天或后天性颌面部缺损的有效手段。由于颞下颌关节与牵引的下颌骨段是一个整体,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持续的牵引力会传递到颞下颌关节,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不同部位牵张成骨时,髁突所受应力大小和方向却并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将对不同部位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颞下颌关节 髁突 特发性髁突吸收
下载PDF
颌骨偏斜的三维分析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家龙 林阳阳 +2 位作者 宋大立 皮纳 侯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以面部及下颌骨正中矢状面为参考平面,从颌骨位置和下颌骨轮廓2个方面对面部偏斜进行分析和分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roplanCMF根据86例面部偏斜患者的术前CBCT资料构建骨组织的三维模型及三维测量体系,从颌骨位置和下... 目的:以面部及下颌骨正中矢状面为参考平面,从颌骨位置和下颌骨轮廓2个方面对面部偏斜进行分析和分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roplanCMF根据86例面部偏斜患者的术前CBCT资料构建骨组织的三维模型及三维测量体系,从颌骨位置和下颌骨轮廓2个方面分析偏斜特点并建立一种分类体系。结果:颌骨偏斜分为3类:位置偏斜、下颌骨形状偏斜、位置和下颌骨形状均偏斜。位置偏斜有T类(水平向偏斜)和V类(垂直向偏斜)。T1和T3类中,偏侧的下颌骨体长度、下颌升支高度、正面升支倾斜度、侧面升支倾斜度和对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下颌平移偏斜病例数太少,不纳入统计分析;V类中,偏侧的正面升支倾斜度、下颌升支高度与对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下颌骨体长度、侧面升支倾斜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与对侧的轮廓测量项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偏斜分类系统能够详细的反映颌骨位置和下颌骨形状的偏斜特点,对疾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偏斜 正中矢状面 下颌骨轮廓
下载PDF
Proplan CMF软件模拟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阳阳 程家龙 +4 位作者 戴智 马文 皮纳 宋大立 侯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评价Proplan CMF软件模拟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准确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6例颧骨颧弓肥大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年的CBCT资料导入Proplan CMF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并行L型截骨手术模拟,同时选择特征性标志点并建立三维... 目的评价Proplan CMF软件模拟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的准确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6例颧骨颧弓肥大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年的CBCT资料导入Proplan CMF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并行L型截骨手术模拟,同时选择特征性标志点并建立三维定点测量系统,测量相关指标,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观测术后与模拟软组织的彩色重叠图。结果骨组织面宽、双侧颧突角及面宽指数术前组分别为(135.45±2.45) mm、(102.50±2.60)°、(103.41±2.56)°、1.48±0.05,术后组分别为(128.56±2.72) mm、(106.87±2.53)°、(108.56±3.02)°、1.41±0.03,模拟组分别为(129.49±2.26) mm、(108.68±2.40)°、(108.85±3.02)°、1.42±0.03,术后组、模拟组分别与术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与模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颧弓间距:术前组为(153.25±2.58) mm,术后组为(150.23±2.76) mm,模拟组为(149.36±3.27) m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颧突间距及双侧颧突耳屏距:术前组分别为(120.16±3.18) mm、(74.58±3.19) mm和(76.14±3.15) mm,术后组分别为(126.35±2.56) mm、(68.75±2.15) mm和(68.86±3.21) mm,模拟组分别为(118.86±3.45) mm、(73.85±3.57) mm和(76.87±2.58) mm,术后组分别与术前组和模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软件对于骨组织面宽、面宽指数、颧突角及软组织颧弓间距预测较准确,而对于软组织颧突间距及颧突耳屏距预测准确性稍差;同时彩色重叠图显示颧突区预测准确性稍差,而颧弓区等其他部位预测准确性较高。 结论Proplan CMF软件对于颧骨颧弓肥大患者手术预测准确性较高,而软组织颧突区预测准确性则稍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颧弓肥大 计算机模拟 L型截骨术 三维模型
原文传递
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后下颌角宽度改变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阳阳 程家龙 +5 位作者 戴智 马文 皮纳 宋大立 侯敏 杨雅斌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不同后退距离在咀嚼肌加载时对近心骨段宽度的影响。 方法将1例颅骨模型的DICOM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MIMICS及ANSYS软件,逆向生成包含颞下颌关节及牙列的下颌骨模型,模拟下颌升支矢状截... 目的通过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不同后退距离在咀嚼肌加载时对近心骨段宽度的影响。 方法将1例颅骨模型的DICOM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MIMICS及ANSYS软件,逆向生成包含颞下颌关节及牙列的下颌骨模型,模拟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BSSRO)不同后退距离下,咀嚼肌早期加载时近心骨段的位移变化。 结果BSSRO术中远心骨段后移3 mm、8 mm时,近心骨段增宽均值为2.955 mm和3.490 mm,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同时,位移图示在近心骨段尤其是下颌角区域发生了明显的外翻移位,且从外向内位移值逐渐递减。结论BSSRO术后即刻下颌角增宽比较明显,咀嚼肌加载及单皮质固定系统对近心骨段的增宽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增宽的效应与下颌骨远心骨段后退的距离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有限元法 下颌角
原文传递
两种上颌前份截骨后退术对鼻部形态的影响
5
作者 林阳阳 李燕妮 +2 位作者 皮纳 宋大立 侯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2种上颌前份截骨术式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双颌前突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9~32岁。根据入院的治疗顺序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20例,采用传统的上颌前... 目的评估2种上颌前份截骨术式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双颌前突患者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9~32岁。根据入院的治疗顺序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20例,采用传统的上颌前份截骨术;改良手术组10例,采用改良上颌前份截骨术。于术前及术后1年对患者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将获得的DICOM数据导入Proplan CMF 2.0软件,三维重建颅面部解剖结构,选取反映鼻部形态的软、硬组织标志点,同时建立3个定位平面及三维定点测量系统,测量手术前、后各标志点间的距离及角度,包括鼻唇角、上鼻唇角、下鼻唇角、鼻尖角、鼻尖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鼻高、鼻尖深度、垂直鼻尖位置、鼻翼基底宽、内眦间距、鼻小柱高度、右侧鼻孔轴角、左侧鼻孔轴角、鼻孔面积,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评价2种术式对患者术后鼻部形态的影响。结果(1)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鼻唇角由术前的113.74°±9.42°增加至121.93°±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小柱倾斜度由术前的129.86°±7.63°减少到120.06°±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高及鼻翼基底宽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尖角、鼻尖倾斜度、垂直鼻尖位置、鼻小柱高度、双侧鼻孔轴角及鼻孔面积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手术组患者术后鼻唇角由术前的110.75°±1.67°增至122.4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鼻尖位置由术前的(11.87±1.39)mm减少至(11.16±1.02)mm;但鼻翼基底宽、鼻尖角、鼻尖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鼻高、鼻小柱高度、双侧鼻孔轴角以及鼻孔面积,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上颌前份截骨术相比,改良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且对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非常小,掌握适应证,灵活应用才能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上颌前份截骨术 三维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