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益东晋 《系统医学》 2022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对该院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采取^(131)I首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汇总。方法抽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录入的217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患者手术干预,并于术后开展^(131)I照射干预,依据病症情况... 目的分析对该院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采取^(131)I首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汇总。方法抽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录入的217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患者手术干预,并于术后开展^(131)I照射干预,依据病症情况分组,中高危患者用药剂量在100~200 mci,低危患者给予50~100 mci,对^(131)I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相关有效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成功145例,占比66.8%,治疗未成功72例,占比33.2%;其中,性别(χ^(2)=0.845,P=0.357)、年龄(χ^(2)=2.333,P=0.126)、病理类型(χ^(2)=0.233,P=0.629)、包膜侵犯(χ^(2)=0.412,P=0.520)、用药剂量(χ^(2)=0.372,P=0.541)对治疗效果无影响,手术方式(OR=1.358)、残余甲状腺组织质量(OR=2.791)、治疗前Tg指标(OR=0.113)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采取回归分析后可知,残余甲状腺组织质量越小、全切除手术、治疗前Tg指标越低,清甲的成功率较高。结论采取^(131)I首次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的临床效果较好,且采取全切术、质量较小的残余组织、Tg指标可影响临床干预效果,临床可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残余甲状腺组织 ^(131)I治疗 临床效果 有效因素
下载PDF
抗生素对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益东晋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4期95-98,120,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抗生素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87例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基础资料、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生存汇总,并总结采...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取抗生素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87例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基础资料、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生存汇总,并总结采取贝伐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采取多因素分析后总结独立影响因素指标。结果采取生存分析后,单因素分析可知抗生素的使用、手术情况、BMI指数、ECOG评分与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HR=2.12、1.49、0.26、1.74,P<0.05);多因素分析指标显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属于独立预测因子(P=0.008);采取贝伐珠单抗在一线、二线治疗中,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与疾病控制率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89例中的ORRn为25.8%,DCRn为89.9%,mPFS(11.33±2.25)个月,mOS(23.12±4.36)个月,患者的mPFS、mOS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71、19.311,P<0.001);二线治疗的56例病例中,ORRn为10.7%,DCRn为69.6%,mPFS(12.12±1.25)个月,mOS(25.56±2.59)个月,患者的mPFS、mOS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00、18.918,P<0.001)。结论在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抗生素后可缩短一线二线治疗患者的PFS和OS,主要是抗生素在肠道菌群中产生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治疗期间因感染具备用药指征,需及时给予抗生素对症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转移性结直肠癌 抗生素 临床效果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