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盖以诚 《党史纵横》 1994年第5期47-48,共2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和平建国纲领》有关条款的规定,沈阳市民主政府于1946年2月15日在沈阳南郊陈相屯召开了沈阳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 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作战。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以后,中共中央即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和平建国纲领》有关条款的规定,沈阳市民主政府于1946年2月15日在沈阳南郊陈相屯召开了沈阳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 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作战。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以后,中共中央即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派遣10万大军2万名干部挺进东北。10月,中共沈阳市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红军 对日作战 中共沈阳市委 陈相 战略决策 东北根据地 反奸清算运动 东北人民 国民党反动派 大决战
原文传递
党的优秀儿子——李笛晨传略
2
作者 盖以诚 《党史纵横》 1996年第8期26-28,共3页
1 李笛晨,原名李晏春,曾用名马融等。满族。1899年10月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蔡屯村。1923年奉天第一师范毕业。 李笛晨的少年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时代。为抢夺东北的土地和资源,日本和沙皇俄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起... 1 李笛晨,原名李晏春,曾用名马融等。满族。1899年10月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蔡屯村。1923年奉天第一师范毕业。 李笛晨的少年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时代。为抢夺东北的土地和资源,日本和沙皇俄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起了日俄战争。1904年,日俄双方共60万军队在苏家屯地区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沙河大会战,使苏家屯地区人民遭受空前劫难。 然而,清政府不但不捍卫自己的主权,竟然宣布“局外中立”!发生在家乡的这幕幕惨剧,在笛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长,这痕迹日渐清晰、日渐深刻。少年笛晨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对清政府的失望日益加深。因逐渐造就了他的爱国之心,萌发了救国之志。 李笛晨天资聪颖,立志救国成为他刻苦读书的巨大动力。在一次题为《我的志愿》的作文中,他写道:“不求高官,不谋钱财,不阿权贵,不甘沉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工厂 罗四维 马克思主义 基督教青年会 第一师范 清政府 刘少奇 新思想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
原文传递
张一吼传略
3
作者 盖以诚 《党史纵横》 1994年第8期36-36,共1页
张一吼,原名张俊武,1903年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大洼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张一吼青少年时期就好学不倦,积极进取。1926年,他满怀救国救民、富国强兵之志,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为第七期学员。1929年从讲武堂毕业,曾在东北军中任连长... 张一吼,原名张俊武,1903年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沟乡大洼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张一吼青少年时期就好学不倦,积极进取。1926年,他满怀救国救民、富国强兵之志,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为第七期学员。1929年从讲武堂毕业,曾在东北军中任连长(一说营长),率部驻防喜峰口。不久,因部下哗变被革职。1929年,他到北平求学,在中国大学中文系读书。在大学里,他结识了很多进步人士,接触到很多进步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武堂 地主家庭 救国救民 张一 共产主义思想 喜峰口 七期 抗日武装 抗日斗争 大洼
原文传递
沈辽星火——1932年党在沈辽边界领导的抗日斗争
4
作者 盖以诚 李全操 《党史纵横》 1992年第2期44-45,共2页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东北,不甘心当亡国奴的东北各阶层人民,纷纷揭竿而起,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沈辽边界地区,民众武装蜂起。诸如大燕子、天地荣、盖东亚、镇东洋、平东洋、义胜军、三省、平日等20余...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东北,不甘心当亡国奴的东北各阶层人民,纷纷揭竿而起,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沈辽边界地区,民众武装蜂起。诸如大燕子、天地荣、盖东亚、镇东洋、平东洋、义胜军、三省、平日等20余支武装,5000余人马,树起抗日义旗,使在沈阳、辽阳、本溪、抚顺等大中城市的日本侵略者日夜不得安宁,极大地鼓舞了这一地区人民的抗日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斗争 日本侵略者 沈辽 日本帝国主义 民众武装 抗日武装 “九一八”事变 边界地区 中共满洲省委 义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