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0
1
作者 盘昌林 刘树根 +2 位作者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4,190-191,共8页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中浅层已经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藏条件优越、气源充足,而储层发育是控制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须家河组储层岩...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中浅层已经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藏条件优越、气源充足,而储层发育是控制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须家河组储层岩性特征、岩石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和成岩作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沉积相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和构造裂隙作用对储层发育有重要影响,元坝西北部须二段发育大型相控型孔隙砂岩储层,物性较好,是川东北中浅层将来增储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主控因素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盘昌林 刘树根 +2 位作者 马永生 胡东风 黄仁春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8-423,共6页
勘探实践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已经成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块。文中以马路背须二、须四段岩性-构造气藏,以及元坝须二段岩性气藏、须四段构造-岩性气藏的解剖研究为基础,分析川东北地区的成... 勘探实践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已经成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块。文中以马路背须二、须四段岩性-构造气藏,以及元坝须二段岩性气藏、须四段构造-岩性气藏的解剖研究为基础,分析川东北地区的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等,认为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藏(田)的条件,充足的烃源岩、良好的输导条件、适时的古隆起、圈闭发育、大面积分布的巨厚储层、优良的保存及封盖条件是控制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解剖 成藏主控因素 天然气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8
3
作者 盘昌林 刘树根 +1 位作者 马永生 郭旭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3,111,共5页
以往研究认为川东北地区中浅层缺乏优质烃源岩,导致该层系天然气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大量露头、地震、录井及井下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中浅层烃源岩、储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圈闭、油气运移聚集、保存条件等成藏基本... 以往研究认为川东北地区中浅层缺乏优质烃源岩,导致该层系天然气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大量露头、地震、录井及井下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中浅层烃源岩、储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圈闭、油气运移聚集、保存条件等成藏基本要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浅层具备良好烃源条件,发育多套致密砂岩、砾岩等多类型储层,源、储配置关系良好;岩性圈闭、构造圈闭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等多种类型圈闭共存,油气运移、聚集、保存条件优越;研究区处于继承性古隆起斜坡,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条件,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潜力 天然气 中浅层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和资阳含气区震旦系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88
4
作者 刘树根 马永生 +8 位作者 孙玮 蔡勋育 刘顺 黄文明 徐国盛 雍自权 王国芝 汪华 盘昌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勘探最成功的两个地区——威远震旦系气田和资阳震旦系含气区天然气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的详细比较,得出:①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的原始烃源相同,均是下寒武统生成的油裂解的天然气,不同的是资阳为残...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勘探最成功的两个地区——威远震旦系气田和资阳震旦系含气区天然气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的详细比较,得出:①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的原始烃源相同,均是下寒武统生成的油裂解的天然气,不同的是资阳为残留的气顶气,威远是水溶气脱溶气。②资阳含气区和威远气田震旦系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相近,资阳地区溶蚀洞穴发育,但裂缝不发育,储层渗透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威远地区储层洞穴不发育,但裂缝发育,形成统一的裂缝-孔洞系统。③威远地区具有统一的圈闭,闭合度高(800m),闭合面积大(895km2)。资阳含气区不具有统一的圈闭,多为局部的小高点。④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使资阳统一含气区分散化和气藏变小,形成多压力系统的含气区;威远地区快速大幅度隆升,溶于水中的天然气脱溶,形成具同一压力系统的整装气田。⑤资阳含气区的成藏过程为:(资阳—威远)古油藏→原油裂解→气顶天然气→隆升调整→现今(残留)含气区,其天然气藏是隆升调整成藏,是在原古气藏的基础上改造残留而成;威远地区的成藏过程则是:(资阳—威远)古油藏→原油裂解→天然气大量溶于水中→隆升使得带有大量天然气的水向威远运移和天然气脱溶→现今(新生)气藏,属天然气的脱溶成藏。资阳含气区受古构造的控制明显;威远气田则主要受今构造的制约。因此,在四川盆地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的油气勘探中,既要研究其古构造的特征和演化,也要研究今构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才能发现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水溶气 震旦系 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被引量:61
5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6 位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徐国盛 王国芝 雍自权 袁海锋 盘昌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3-115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气藏油裂解气的判定,说明威远—资阳地区的气是由石油热裂解而来。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资阳—威远古圈闭油藏的古资源量。资阳—威远地区1900km2范围曾形成过17×108t的古油藏,古油藏裂解形成古气藏,古气...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气藏油裂解气的判定,说明威远—资阳地区的气是由石油热裂解而来。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资阳—威远古圈闭油藏的古资源量。资阳—威远地区1900km2范围曾形成过17×108t的古油藏,古油藏裂解形成古气藏,古气藏原始裂解气量可达10576.3928×108m3,质量是7.5832×108t。资阳—威远地区古圈闭碳沥青质量为9.475×108t。原油裂解为天然气可产生致使上覆岩层破裂的138.39MPa的异常高压,超压的存在对于天然气的散失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喜马拉雅期隆升过程和圈闭主高点从资阳向威远的迁移,原油裂解气进一步逸散和重新调整并形成今气藏。在此基础上,恢复了资阳—威远古油藏→资阳—威远古气藏→威远气田的成藏演化过程。资阳—威远地区震旦系天然气的聚集成藏率很低,只有4.835%。因此,资阳—威远古油藏→资阳—威远古气藏→威远气田的演化过程,是天然气以逸散为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 碳酸盐岩 震旦系 资阳-威远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中—川东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来源及成烃演化 被引量:48
6
作者 徐国盛 袁海锋 +4 位作者 马永生 刘树根 蔡勋育 王国芝 盘昌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3-1152,共10页
据实测实验数据分析了川中及川东南地区典型构造上勘探井震旦系—下古生界泥岩及沥青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证实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生物多来自于低等水生生物的菌藻类。川中震旦系—下古生界和川东南震... 据实测实验数据分析了川中及川东南地区典型构造上勘探井震旦系—下古生界泥岩及沥青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证实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生物多来自于低等水生生物的菌藻类。川中震旦系—下古生界和川东南震旦系储层沥青主要来自寒武系泥岩;川东南下古生界储层沥青则为寒武系和志留系的混合来源。利用Karweil方法分析了川中地区高科1井寒武系烃源岩的成烃史;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与Easy%Ro模型联合模拟恢复了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的生烃史;对比分析表明,川东南寒武系烃源岩成熟时间、主生油及主生气期均早于川中寒武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川东南地区 震旦系-下古生界 生物标志物 储层沥青 成烃演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储集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刘树根 马永生 +6 位作者 黄文明 蔡勋育 张长俊 王国芝 徐国盛 雍自权 盘昌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85-496,共12页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是世界上最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由于其时代老、埋藏深、成岩演化历史复杂,岩层储层物性的演化总趋势是越来越致密,因此,研究灯影组储层的致密化过程是掌握其作为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的前提,也是揭示...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是世界上最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由于其时代老、埋藏深、成岩演化历史复杂,岩层储层物性的演化总趋势是越来越致密,因此,研究灯影组储层的致密化过程是掌握其作为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的前提,也是揭示我国西部叠合盆地海相储层演化过程和特征的有效途径。指出:震旦系灯影组在四川盆地一般厚300~1200m,主要以藻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为主,可见马鞍状白云岩,成岩后期的改造主要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为主,次为埋藏白云岩化,另具发生深埋白云石及热液白云石的条件;主要储集类型为裂缝一孔洞型,基质孔隙度较低(1%~2%)。认为四川盆地不同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溶孔或溶洞中的充填矿物具有相似性;溶蚀作用是形成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发育有表生岩溶、埋藏岩溶及构造(褶皱)岩溶作用;硅化作用是使震旦系灯影组致密化的重要因素,其期次多、形态多样。着重指出:灯影组晶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成岩早期压实及窗格孔内亮晶胶结(孔隙约降低40%~45%)→早期硅化/重结晶作用(孔隙度变化不大)→抬升溶蚀/填充作用(或持续深埋)→(再次埋藏)压溶/重结晶(油气充注)→深埋溶蚀作用→充填及重结晶作用→构造抬升破裂/角砾化作用(或持续埋深)→淡水淋滤/硅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或持续埋深)→充填作用;灯影组颗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淡水、海水、混合水各类成岩胶结作用(少量溶蚀作用)(孔隙约降低10%~20%)→压实变形→表生岩溶→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构造岩溶/重结晶作用/深埋溶蚀/充填(油气充注)→抬升/构造破裂作用(或持续埋深)→溶蚀/硅化/充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致密化过程 灯影组 上震旦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特征 被引量:51
8
作者 刘树根 马永生 +6 位作者 蔡勋育 徐国盛 王国芝 雍自权 孙玮 袁海锋 盘昌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具有三套泥质油系烃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油潜力和生烃强度。受加里东隆升作用的影响,烃源岩有二次生、排烃的特征,三叠纪是主要圈闭形成期和二次生油的主峰期,大量的石油运聚至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范围内形成震旦系...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具有三套泥质油系烃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油潜力和生烃强度。受加里东隆升作用的影响,烃源岩有二次生、排烃的特征,三叠纪是主要圈闭形成期和二次生油的主峰期,大量的石油运聚至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范围内形成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随着古油藏埋深的增加,温度和压力的增高,石油裂解成天然气,古油藏自身形成气源,在原地系统形成古气藏。这一过程持续到喜马拉雅期,之后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强烈隆升和剥蚀,圈闭重新调整,气藏重新分配,最终形成现今气藏。因此,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过程是一个古油藏→古气藏→现今气藏的过程,具有生排差异、多期运聚、早聚晚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下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形成与保存机理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树根 马永生 +6 位作者 王国芝 蔡勋育 黄文明 张长俊 徐国盛 雍自权 盘昌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位于叠合盆地底部,其保存条件和烃源条件均佳,优质储层的形成与保存是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通过岩石学、流体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形成与保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震旦系—下...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位于叠合盆地底部,其保存条件和烃源条件均佳,优质储层的形成与保存是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通过岩石学、流体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形成与保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震旦系—下古生界滩相沉积环境普遍有利于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而膏溶作用与表生岩溶作用是该时期早期优质储层的主要形成机理。另外,适时的油气充注、适宜的构造位置、相对稳定的构造、较少的流体混合、弱的水—岩反应及较低的含油饱和度等是早期优质储层的保存机理。震旦系—下古生界后期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则主要有深埋岩溶作用及有机酸导致的重结晶和构造挤压破裂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叠合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一下古生界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合川地区须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杜红权 朱如凯 +3 位作者 何幼斌 盘昌林 刘柳红 白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3-411,共9页
依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二段砂岩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 依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二段砂岩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B期。早成岩A期—B期,压实作用强烈,原生孔隙迅速减少;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及硅质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继续降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及无机酸,使长石及富长石的岩屑颗粒发生强烈溶蚀,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中成岩B期,含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交代充填,使储层致密。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而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受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阶段的控制,研究区须二段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特别是长石及富长石岩屑颗粒的溶蚀,使须二段储层出现孔隙度、渗透率异常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二段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莹 胡东风 +4 位作者 张箭 黎平 盘昌林 王岩 刘大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22-939,共18页
21世纪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 21世纪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最为发育的气藏,并严格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分布及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的控制。本文以"相控论"理论为指导,对川东北普光外围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与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储集相"——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和解剖。通过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认为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主要发育斜坡、台缘浅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4个沉积相单位。结合岩心详描和室内大量岩心、岩屑薄片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研究,认为控制储层形成的关键是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根据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手段,研究认为优质储层以大套溶孔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为特征,岩石中溶孔极为发育,以大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为主;物性较好,以高孔高渗和中孔中渗为主,孔渗相关性明显。相控储层作用明显,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飞二段至飞一段顶部,横向上台缘浅滩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台缘浅滩相带控制了本区优质储层的岩性及大致空间分布范围,白云岩化及埋藏溶蚀作用则决定了优质储层的最终分布范围和储集性能。通过对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台地边缘浅滩储层"相控论"的探讨,以期对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 相控论 储集相 台缘浅滩相 成岩相 优质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致密砂岩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印峰 盘昌林 杜红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135,共5页
随着川东北油气勘探的迅速发展,中浅层油气藏逐渐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阵地之一。根据钻探成果以及化验资料分析,川东北元坝地区中浅层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且横向展布范围大,有效储集层受岩性和物性的控制。同时利用测井... 随着川东北油气勘探的迅速发展,中浅层油气藏逐渐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阵地之一。根据钻探成果以及化验资料分析,川东北元坝地区中浅层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且横向展布范围大,有效储集层受岩性和物性的控制。同时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解释成果对该区油气藏成藏机理进一步分析,表明元坝地区中浅层油气藏为致密砂岩油气藏及其多次运移的结果,渗透率级差、孔隙连通性决定着该类型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元坝地区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扩大川东北油气勘探的胜利成果和建立川东北油气资源的接替阵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致密砂岩 成藏机理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致密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威 盘昌林 岳全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0-12,5+4,共3页
综合利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储层特征、沉积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流井组珍珠冲段主要发育砾岩和砂岩两套储层,砾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见少量微孔,孔隙度、渗透率... 综合利用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储层特征、沉积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流井组珍珠冲段主要发育砾岩和砂岩两套储层,砾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见少量微孔,孔隙度、渗透率值极低,为典型孔隙-裂缝型储层。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夹少量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6%,平均渗透率为0.1×10-3μm2,为孔隙型储层;东北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储层发育明显受到沉积、成岩作用综合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有利沉积相带决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平面展布,绿泥石的存在促进了砂岩储层发育程度,溶蚀作用是形成良好储层的重要因素,构造破裂是形成良好储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珍珠冲段 川东北
下载PDF
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L35块砂体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光明 盘昌林 +1 位作者 郑荣才 彭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8,共8页
 L35块油藏位于百色盆地东部田东凹陷,含油层段为古近系那读组二段,属于单斜岩性油藏。由于含油层段较厚,砂体对比标志不明显,单砂体的划分与对比十分困难。运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对区块内各钻井不同级次基准面...  L35块油藏位于百色盆地东部田东凹陷,含油层段为古近系那读组二段,属于单斜岩性油藏。由于含油层段较厚,砂体对比标志不明显,单砂体的划分与对比十分困难。运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对区块内各钻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及砂体进行划分与对比,根据各小层砂体和单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将L35块含油层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9个短期和18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储集砂体仅发育于MSC 上升半旋回中下部,为湖底扇沉积砂体,可细分为4个小层砂体、7个单砂体。其中 6砂体分布局限,沉积于湖底扇发育初期; 5砂体初具鸟足状展布形态,对应于湖底扇发育早期; 4砂体分布范围最大,呈典型的鸟足状展布形态,为湖底扇发育最强时期; 3砂体分布范围缩小,沉积于湖底扇大幅度退积萎缩时期。中房屋分支水道和前缘无水道席状砂微相为储集砂体的主要发育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分布 湖底扇 基准面旋回 层序地层学 单砂体 展布形态 百色盆地 油层 储集砂体 微相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26
15
作者 胡东风 王良军 +2 位作者 黄仁春 盘昌林 张庆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在系统梳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石油地质理论、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勘探(1953—2000年)、岩性气藏勘探(2000—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勘探(2010年至今)3个勘探阶段。优选... 在系统梳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石油地质理论、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勘探(1953—2000年)、岩性气藏勘探(2000—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勘探(2010年至今)3个勘探阶段。优选近20年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和涪陵气田3个大气田,通过梳理其早期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论认识创新、勘探思路转变、勘探发现与后续部署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其他盆地或地区勘探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勘探历程 普光气田 元坝气田 涪陵气田 构造油气藏 岩性气藏 非常规油气藏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油藏开发工程中的应用——以百色盆地仑35块那二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54
16
作者 郑荣才 彭军 +2 位作者 彭光明 盘昌林 高红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4-662,共9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 35块下第三系那读组二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从...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 35块下第三系那读组二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从那二段湖底浊积扇—半深湖沉积体系中划分出 1个长期、2个中期、7~ 9个短期和 13~ 18个超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 ,分别讨论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 ,建立了以中期旋回层序为框架 ,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 ,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及其技术方法在油气藏开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小层砂体等时对比 等时沉积微相图
下载PDF
百色盆地百49块百岗组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盘昌林 郑荣才 彭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9,共7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地表露头、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 ,并结合地震剖面资料 ,分析了百色盆地塘寨油田百 49块古近系百岗组三段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划分出 1个长期、3个中期、1 4个短期基...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地表露头、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 ,并结合地震剖面资料 ,分析了百色盆地塘寨油田百 49块古近系百岗组三段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划分出 1个长期、3个中期、1 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 ,并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在区块油气开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塘寨油田 百49块 百岗组三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层序界面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从宣汉-达县到巴中的储层勘探——以飞仙关-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储昭宏 文坚 +2 位作者 盘昌林 黄仁春 朱祥 《南方油气》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宣汉-达县探区超大型普光气田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区内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沉积演化及其分布规律,还为其他区块相应层位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勘探提供了思路。巴中探区位于宣汉-达县探区的西北侧,是中石化四川盆地另一重要勘探区块。邻区... 宣汉-达县探区超大型普光气田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区内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沉积演化及其分布规律,还为其他区块相应层位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勘探提供了思路。巴中探区位于宣汉-达县探区的西北侧,是中石化四川盆地另一重要勘探区块。邻区龙4井和区内二维地震资料为本区长兴-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及礁滩分布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经龙4井层序标定的地震剖面以及地震相的沉积解释,获知从长兴礁和飞仙关组内部各滩体的空间分布样式及其演化的内在联系。飞一、二段各发育两期滩体,飞三段发育三期滩体,各滩体的分布样式具有一定继承性,且滩体面积从飞一到飞三逐渐增大。由于四川盆地的储层研究是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因此这一研究成果为井位部署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中探区 碳酸盐岩储层 地震地层 飞仙关-长兴组
原文传递
常见碳酸盐台地成因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储昭宏 盘昌林 刘映辉 《南方油气》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当前碳酸盐岩台地研究正从沉积特征和形态描述向成因分析阶段深化。台地成因分析对地震相精确解释、沉积物堆积过程精细描述、储层有利相带准确预测和储层建模等十分重要。根据生物产出位置、产率、类型以及海水搬运能力等对沉积剖面控... 当前碳酸盐岩台地研究正从沉积特征和形态描述向成因分析阶段深化。台地成因分析对地震相精确解释、沉积物堆积过程精细描述、储层有利相带准确预测和储层建模等十分重要。根据生物产出位置、产率、类型以及海水搬运能力等对沉积剖面控制作用分析,常见台地成因有:真光带抗浪生物骨架和浅海软体底栖生物砾屑常分别形成镶边陆架和开阔平顶陆架,弱光带生物能形成远端变陡型缓坡,而真光、弱光或无光带低能环境泥屑常形成单斜缓坡;不需光生物视其水深既可形成开阔陆架或缓坡,也可形成碳酸盐建隆;无机成因的内颗粒的台地与外源硅屑陆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成因 镶边陆架 开阔平顶陆架 缓坡 碳酸盐丘 碳酸盐岩建隆 碳酸盐台地 成因分析 综述 碳酸盐岩台地
原文传递
江油二郎庙长兴-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其对元坝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劲 黄仁春 +1 位作者 郭金才 盘昌林 《南方油气》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元坝地区西侧的江油二郎庙剖面存在长兴-飞仙关组的礁滩相沉积组合,长兴组化石丰富,飞仙关组溶孔白云岩储层为高孔高渗优质储层,同时在储层中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综合分析后认为,江油-元坝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处于台地边缘,非常有... 元坝地区西侧的江油二郎庙剖面存在长兴-飞仙关组的礁滩相沉积组合,长兴组化石丰富,飞仙关组溶孔白云岩储层为高孔高渗优质储层,同时在储层中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综合分析后认为,江油-元坝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处于台地边缘,非常有利于高能鲡粒滩相沉积及优质储层发育,并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油二郎庙剖面 元坝地区 礁滩相沉积组合 白云岩储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