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1
作者 吴卉娟 盛今东 王珂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94-97,共4页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种罕见病理亚型,具有发病年龄小、进展缓慢、对化疗不敏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较长的特点。临床主要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可采用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无论是一...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种罕见病理亚型,具有发病年龄小、进展缓慢、对化疗不敏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较长的特点。临床主要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可采用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无论是一线治疗还是复发治疗,手术是治疗LGSOC的基础,初期手术治疗后可选择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LGSOC患者持久的病程也给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带来了可能,初始化疗后接受激素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PFS,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抑制剂则给复发性LGSOC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流行病学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玉洁 刘宝国 +2 位作者 赵治艳 盛今东 冯冬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2-506,共5页
目的:阐明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整理2012年至2014年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肿瘤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阐明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整理2012年至2014年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肿瘤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75例患者中,女性224例(81.5%),男性51例(18.5%)。有57.8%(159/275)的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BRAF的突变率为53.8%(148/275),其中,超声下有无钙化(ORadjusted=1.47,95%CI:1.10-1.98,P=0.01)、肿瘤的长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及患者的年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分层分析后,BRAF突变在超声下边界尚清组(ORadjusted=3.19,95%CI:1.18-9.43,P=0.023)和超声下无钙化组(ORadjusted=4.84,95%CI:1.68-13.84,P=0.003)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具有一定比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BRAF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分子事件,钙化、低年龄组及肿瘤长径较长的患者更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尽管超声下边界尚清或无钙化,但一旦合并BRAF突变则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淋巴转移 BRAF 突变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恶性甲状腺肿物和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治艳 盛今东 刘宝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与甲状腺肿物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Ⅵ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影响因素,阐明恶性甲状腺肿物和PTC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9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并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资料及2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 目的:探讨与甲状腺肿物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Ⅵ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影响因素,阐明恶性甲状腺肿物和PTC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9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并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资料及2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分为Ⅵ区淋巴结转移组(48例)和未转移组(51例)。利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超显示钙化及边界情况等临床相关因素与恶性甲状腺肿物及PTC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无明显相关性(P=0.959,OR=0.972),但年龄与其有相关性(P<0.05,OR=0.341),B超显示钙化(P<0.001,OR=0.115)和边界不清(P<0.001,OR=18.947)与甲状腺肿物的良恶性明显相关。性别(P=0.379,OR=1.523)、钙化(P=0.064,OR=2.649)和边界不清(P=0.536,OR=0.727)与PTC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的无相关性,年龄(P<0.01,OR=3.498)和肿瘤大小(P<0.001,OR=0.177)与其有相关性。B超提示同时存在钙化及边界不清与PTC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189,OR=1.781)。结论:年龄是恶性甲状腺肿物的危险因素,也是PTC患者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B超提示肿物的钙化和边界不清是恶性甲状腺肿物的危险因素,但尚不能作为判断PTC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肿瘤大小可以提示PTC患者是否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钙化 边界
下载PDF
BRAFV600E突变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外侵犯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盛今东 邓建华 +2 位作者 赵治艳 张玉洁 刘宝国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状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262例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和BR...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状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262例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和BRAFV600E突变的检测。结果BRAFV600E阳性与阴性患者甲状腺外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30.6%(45/147)及10-4%(12/115),CLNM阳性与阴性患者甲状腺外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30.8%(37/120)及14.1%(20/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一BRAFV600E阳性或CLNM阳性的患者PTC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显著增高(OR=5.02,95% CI=1.56—16.13,P=0.007;OR=3.94,95%CI=1.07~14.46,P=0.039)。BRAFV600E阳性合并CLNM的PTC患者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进一步增高(OR=11.09,95%CI=3.54~34.74,P〈0.001)。结论BRAFV600E突变及CLNM与PTC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相关。BRAFV600E阳性伴CLNM的PTC患者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进一步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 V600E 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外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