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班超 刘杰 +4 位作者 王盼 龙浩 张洋 盛勃闻 叶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57-1662,共6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40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9...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40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9例采用W-TLIF,21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比较两组临床及多裂肌检查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TLIF组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后正中TLIF组[(2.3±0.8)d vs(4.0±1.1)d,P<0.05]。随访时间平均(7.1±0.9)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6个月W-TLIF组VAS[(1.0±0.5)vs(2.0±1.0),P=0.013]及ODI评分[(11.6±1.8)vs(16.0±3.7),P<0.001]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多裂肌检测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3、6个月LMCSA、MUAP均显著减小(P<0.05),DPR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LMCSA、MU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W-TLIF组LMCSA[(510.8±54.9)mm2vs(280.7±32.2)mm2,P<0.05]和MUAP[(504.4±58.1)μV vs(313.7±71.0)μV,P<0.05]均显著大于TLIF组。术后相应时间点W-TLIF组多裂肌失神经电位出现率均显著低于TLIF组(P<0.05)。[结论]W-TLIF组对多裂肌损伤低于后正中TLIF组,可减轻疼痛,有利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肌间隙入路 多裂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