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九江《传家帖》卷的发现与广东书风的再考察
1
作者 盛少勤 陈琦 《荣宝斋》 2017年第9期220-239,共20页
二○一四年的早春时节,北京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一件日本回流的书法手卷。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是一组诗赋的题目,多半是某书院、学堂或者书塾的"作业",也就是和制艺、八股文有关的东西;后面是叔叔写给侄儿的几通信札,内容么,家长里短... 二○一四年的早春时节,北京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一件日本回流的书法手卷。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是一组诗赋的题目,多半是某书院、学堂或者书塾的"作业",也就是和制艺、八股文有关的东西;后面是叔叔写给侄儿的几通信札,内容么,家长里短、日常吃食之外,就是长辈关心晚辈学习之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风 朱次琦 商承祚 帖学 诗赋 馆阁体 书塾 颜勤礼碑 叔誉 祭侄文稿
原文传递
清代馆阁体与抄稿本写手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身份之关系
2
作者 盛少勤 陈琦 《荣宝斋》 2018年第11期148-159,共12页
藏书爱好者在谈及清代抄稿本的书法时,最常用到或听到的说法是:精美的馆阁体。清代刻本书中有一种"精刻本",又称"软体字"写刻本。文献学家黄永年曾指出,并不是所有写刻本的字体都是"软"的。只是,很少有... 藏书爱好者在谈及清代抄稿本的书法时,最常用到或听到的说法是:精美的馆阁体。清代刻本书中有一种"精刻本",又称"软体字"写刻本。文献学家黄永年曾指出,并不是所有写刻本的字体都是"软"的。只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去区分这一点。写刻、精刻、软体字,如今似乎已经被画上了等号。甚至,他们和馆阁体之间也被直接联系了起来。好像只要是"好看"的清代楷书,无论是刻的还是写的,都成了"馆阁体"。如清咸丰刻本《玉洤词》,被藏书名家认为是"馆阁体小楷"精写刻本,实则它与馆阁体是两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体 抄稿本 清代 社会身份 家庭教育 文献学家 刻本 爱好者
原文传递
在冲突中求和谐的黄节书法
3
作者 盛少勤 陈琦 《荣宝斋》 2018年第6期130-135,共6页
说起广东书法,大多数人首先就会想到康有为。康有为是岭南大儒朱九江的弟子。朱九江(一八0七—一八八一)的书法以帖学为宗,根基于颜真卿,碑意浓郁。朱九江将其书法中有关"碑"的部分传给了康有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
关键词 书法 黄节 和谐 冲突 康有为 九江 颜真卿 帖学
原文传递
笔法精致 学识渊博——俞樾书法的演进轨迹及其书学思想
4
作者 盛少勤 陈琦 《荣宝斋》 2018年第5期72-125,共54页
俞樾的传世书法作品,以楹联和书札形式为主,其中又以隶书和行草为多。与楹联相比,书札往往更能体现出书写者的书法水平及书学态度。这一点在俞樾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本文是以俞樾的书札和隶书、行草为主要讨论对象。
关键词 书学思想 书法作品 俞樾 演进轨迹 笔法 学识 书法水平 书札
原文传递
以书法逻辑为中心的王羲之法帖断代例释(续)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琦 盛少勤 《荣宝斋》 2021年第5期116-129,共14页
《积雪凝寒帖》是王羲之写给时任四川益州刺史周抚的一件信札。帖文云:"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积雪凝寒帖》是王羲之写给时任四川益州刺史周抚的一件信札。帖文云:"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关于此帖的写作时间,有东晋永和五年、七年、十一年,升平三至四年等多种不同的考证结果,分别对应王羲之四十七岁、四十九岁、五十三岁和五十七八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法帖 王羲之 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