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弹词研究
1
作者 盛志梅 齐森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为案头文学的雅化历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书场弹词、书坊弹词、书斋弹词三部分的雅化趋势及相互消长的态势完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弹词本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过多的赋予其教化使命或者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都会葬送弹词的文学生命。文体分化使代言体弹词占了书场说唱的主流、叙事体弹词在书斋里的主导地位则始终未被撼动。两种文体的不同归宿说明了适者生存的文学生态原则。另外,作为文体分化的副产品。弹词的案头化最终导致了弹词文学的消亡。清代女性弹词中出现女扮男装现象。论文认为,文人“女性化心态”的历史符号学、文学创作思潮中的女性“士人化”及清代中叶兴起的才女文化热潮,是女扮男装文学现象文化的、文学的、社会的大背景,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则是易妆的直接诱因,挑战现存秩序成为易妆现象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女性写作最普遍的弱点是对男性世界的陌生,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作品中易妆女性不被读者信任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盛志梅 发展历史 陶真 渊源 代言体弹词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中镜意象的叙事功能演变
2
作者 高万鹏 盛志梅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
中国古代小说中镜意象的叙事功能,具有明显的演变痕迹。首先,镜进入小说叙事体系,是以其照妖功能开始的,经常被作为神魔小说中的法宝之一。其次,镜主题小说在唐代开始出现,故事情节出现了典型的“得镜—转镜—失镜”叙事模式。第三,明... 中国古代小说中镜意象的叙事功能,具有明显的演变痕迹。首先,镜进入小说叙事体系,是以其照妖功能开始的,经常被作为神魔小说中的法宝之一。其次,镜主题小说在唐代开始出现,故事情节出现了典型的“得镜—转镜—失镜”叙事模式。第三,明清时期,镜意象的叙事已经开始具备了玄理与审美的功能,小说家们对于镜意象,已经脱离“搜奇志异”的猎奇阶段,到了能自如地借镜叙事、阐发哲理的审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意象 主题意识 情节类型 玄理之镜
下载PDF
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论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盛志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8,共8页
女扮男装是一个文学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产物。清代女性弹词里易装佳人的形象,映照了女作家们不同的写作心态,寄托了她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复杂情绪。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女扮男装有着深远的文学叙事传统,同时又与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社... 女扮男装是一个文学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产物。清代女性弹词里易装佳人的形象,映照了女作家们不同的写作心态,寄托了她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复杂情绪。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女扮男装有着深远的文学叙事传统,同时又与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社会文化、文学思潮、审美风尚等因素的影响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弹词 女扮男装 文学现象 文化产物
下载PDF
论道教文化在《水浒传》成书过程的作用与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盛志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8,共7页
水浒故事从流传到成书的过程中,受到全真道、正一道、净明道等多种道教派别的思想影响。在《水浒传》中,这种影响表现在小说的布局谋篇、情节推演、人物命运等各个方面。作者多次利用道教活动、道教人物、道教思想为小说张纲举目,渲染... 水浒故事从流传到成书的过程中,受到全真道、正一道、净明道等多种道教派别的思想影响。在《水浒传》中,这种影响表现在小说的布局谋篇、情节推演、人物命运等各个方面。作者多次利用道教活动、道教人物、道教思想为小说张纲举目,渲染背景。三次大规模的罗天大醮,决定了小说情节的总体走向;洞玄真人、罗真人、九天玄女等道教人物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而全真道、净明道等道教教派之间的思想差异也在梁山上的不同群体中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背景 小说 道教思想 《水浒传》 道教文化 文学研究 道教活动 道教人物
下载PDF
清代书场弹词之基本特征及其衰落原因 被引量:7
5
作者 盛志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4,共5页
清代书场弹词的特征、风格的形成及其最后衰落的命运都与其特定的表演方式、表演场所及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书场弹词商业化娱乐的本质决定了其媚俗前提下的文本、文学特征;不同的表演场所形成了书场弹词判然有别的雅、俗品格。随着书... 清代书场弹词的特征、风格的形成及其最后衰落的命运都与其特定的表演方式、表演场所及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书场弹词商业化娱乐的本质决定了其媚俗前提下的文本、文学特征;不同的表演场所形成了书场弹词判然有别的雅、俗品格。随着书场的繁荣和日益专业化,书场弹词逐渐变成了偏重舞台技艺的曲艺,客观上造成了弹词唱本文学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场 书场弹词 特征 风格
下载PDF
论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复古倾向——以《牡丹亭》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盛志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1,共9页
以往学界在研究汤显祖的思想时,多认为他的"至情论"核心是"以情抗理","有情人"杜丽娘就是他的代言人。在《牡丹亭》中,生前的杜丽娘固然可以视之为觉醒的青春形象(这些性格因素恰是作者继承素材而来的),... 以往学界在研究汤显祖的思想时,多认为他的"至情论"核心是"以情抗理","有情人"杜丽娘就是他的代言人。在《牡丹亭》中,生前的杜丽娘固然可以视之为觉醒的青春形象(这些性格因素恰是作者继承素材而来的),但她的回生之路却是一步步走向传统,回归礼教。杜丽娘由人而鬼,再由鬼而人,始于情,终于礼,最后重新融入到了现实秩序之中。可以说,杜丽娘的形象内涵虽然有心学挑战传统礼教的激进因素,但更多的体现了作者"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的追求与倡导礼乐教化的苦心,这恰恰体现了他对心学的回拨态度,其复古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情 礼乐 心学 传统 回拨
下载PDF
弹词渊源流变考述 被引量:4
7
作者 盛志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关于弹词的渊源流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考辨各种学说的过程中,认为弹词可能起源于早期的瞽人诵诗,而有迹可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陶真,金、元两代继续发展,至明而有文人创作文本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 关于弹词的渊源流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考辨各种学说的过程中,认为弹词可能起源于早期的瞽人诵诗,而有迹可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陶真,金、元两代继续发展,至明而有文人创作文本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事体为主变为模仿戏曲表演的代言体为主,至清代,弹词成为一种新兴的俗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渊源流变 陶真 弹词 考辨
下载PDF
试论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过程及其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志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1,共10页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从叙事体弹词中逐渐分化出来,成长为书场弹词主要的讲唱、创作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考察弹词体裁的变化,还包涵了对弹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叙事体制、演出市场、时代风尚等诸因素的综合考量。总之,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趋势,是文体随着整体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弹词 文体分化 代言体弹词 文化成熟
下载PDF
清代子弟书的传播特色及其俗化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盛志梅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子弟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说唱俗文学,早期子弟书主要以案头文学形式存在,供演出居其次。其创作者、演出者和接受者都是以八旗子弟为主。子弟书以北京、沈阳、天津为活动中心,且各有特色。子弟书的传播途径有三:传抄、版本传播、市场演出... 子弟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说唱俗文学,早期子弟书主要以案头文学形式存在,供演出居其次。其创作者、演出者和接受者都是以八旗子弟为主。子弟书以北京、沈阳、天津为活动中心,且各有特色。子弟书的传播途径有三:传抄、版本传播、市场演出。子弟书从"清音子弟"转变为"生意子弟",完成了其从文学到曲艺的俗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传播途径 地域特色 俗化
下载PDF
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 被引量:5
10
作者 盛志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09-112,126,共5页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关键词 清代弹词 江南文化
下载PDF
论清代“书斋”弹词之理性特征及其生成原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志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在清代,弹词文学的最好作品是书斋弹词。不仅出现了大批创作弹词的文人及他们的优秀作品,而且有了独立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与书场、书坊弹词比,书斋弹词表现出了更强的批评、写作自觉性以及写作、阅读的互动性等。从书场到书斋,... 在清代,弹词文学的最好作品是书斋弹词。不仅出现了大批创作弹词的文人及他们的优秀作品,而且有了独立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与书场、书坊弹词比,书斋弹词表现出了更强的批评、写作自觉性以及写作、阅读的互动性等。从书场到书斋,清代弹词完成了它的雅化历程,表现出了一个成熟文类应有的理性特征,从而在清代文学史上,成为可以与小说戏曲相比肩的俗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斋弹词 理性 阅读群 雅化
下载PDF
《红楼梦》著作权问题的“假设”当适可而止——与赵建忠《“家族累积说”:红楼梦作者的新命题》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盛志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0,共6页
《红楼梦》著作权问题历来是红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围绕作者到底是谁,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是与曹家无关的人所著,如纳兰容若、冒辟疆、洪昇等,还有人认为是无名氏所作;另一种认为是曹家子弟所著,支持曹雪芹的居多,近几年还有... 《红楼梦》著作权问题历来是红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围绕作者到底是谁,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是与曹家无关的人所著,如纳兰容若、冒辟疆、洪昇等,还有人认为是无名氏所作;另一种认为是曹家子弟所著,支持曹雪芹的居多,近几年还有提出曹兆页说。随着"曹学"的发展,赵建忠提出结合"曹学"成就的"家族累积说"新命题。新命题建议学术界关注李玺家族的研究,认为《红楼梦》是曹家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曹雪芹是最后的完成者。这一新命题的优点是扩大了学术研究的视野,弊端是缺乏足够的材料和逻辑论证,并不能有效解决《红楼梦》研究的历史遗留难题。鉴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能力,尚不能支持新学说的提出。为此,《红楼梦》著作权问题应暂时搁置,这并无碍于《红楼梦》的艺术研究与读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著作权 家族累积说
下载PDF
试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俗文学特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盛志梅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5期36-39,共4页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是一种文人参与商业出版业的产物。作品的模式化特点与量贩式发行密切相关。大团圆结局以及人物的市民气质、张扬女性才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期待,是小说创作的一种媚俗手法。总之,才子佳... 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是一种文人参与商业出版业的产物。作品的模式化特点与量贩式发行密切相关。大团圆结局以及人物的市民气质、张扬女性才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期待,是小说创作的一种媚俗手法。总之,才子佳人小说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面向市场消费的通俗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量贩 通俗 市场消费
下载PDF
试论《品花宝鉴》艺术品位上的时代特色
14
作者 盛志梅 付新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 作为清中叶文坛终结期的一部世情之作,《品花宝鉴》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同时兼有才子佳人小说风雅纯正的格调,审美追求上体现出了清中叶“性灵”思潮所高扬的任情率性、自得风流的精神底蕴。作品的艺术手法、文体风格、审美追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花宝鉴》 世情小说 性灵 艺术品位 时代特色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审美追求 清代
下载PDF
诸宫调音乐叙事体制流变考论
15
作者 盛志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102,共9页
诸宫调是一种在"诸般宫调"中唱"诸般曲调"的综合性音乐叙事艺术,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市井民间。诸宫调音乐叙事体制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宫调使用渐少,曲调使用渐盛,由词体向曲体演化。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在"诸般宫调"中唱"诸般曲调"的综合性音乐叙事艺术,主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市井民间。诸宫调音乐叙事体制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宫调使用渐少,曲调使用渐盛,由词体向曲体演化。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诸宫调既是变文以后的古弹词,又是戏剧的前身。它关联着书场和舞台两个表演场,其最终的曲体化,是其音乐叙事体制流变的必然结果。音乐体制不仅仅是诸宫调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是其叙事的必备手段,是与其生命发展历程相始终的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宫调 音乐叙事体制 词体 曲体化
下载PDF
元词话乃宋陶真考辩
16
作者 盛志梅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2,共8页
宋代陶真是中国说唱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员,元明之后的弹词、鼓词,皆渊源于它。从说唱文学的发展历史看,其上承唐代道士之俗讲遗风,下启元明词话之体制,在说唱艺术漫长的发展流程中,起到了独特的桥梁作用。然而元代以后,文献资料中很... 宋代陶真是中国说唱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员,元明之后的弹词、鼓词,皆渊源于它。从说唱文学的发展历史看,其上承唐代道士之俗讲遗风,下启元明词话之体制,在说唱艺术漫长的发展流程中,起到了独特的桥梁作用。然而元代以后,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关于陶真的记载,致使说唱文学的发展历史出现空白点,学界对此研究颇多,分歧也颇多,均未能圆满补白。《明成化词话刊本》的出现,从叙事体制、说唱题材、内容等方面有力地证明了宋陶真与元词话之间的顺承关系,也即元代的词话即宋代陶真体说唱。在元明二代,词话既继承了宋代陶真说唱的体制形态,又有所发展变化。直到明代嘉靖以后,出现了弹词和鼓词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真 词话 明成化词话刊本 叙事体制
下载PDF
清代刊本弹词的概貌及特点
17
作者 盛志梅 陈文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1-36,共6页
弹词作为一种备受民众喜爱的说唱艺术,宋元以来流布很广;但由于历史原因,能够保存下来的唱本却不多见。现存弹词大多是清代刊印的,早期以手抄、雕版为主;道光以后,则以石印为主。刊本弹词除文人创作本外,多数都是书商亲自整理或者请其... 弹词作为一种备受民众喜爱的说唱艺术,宋元以来流布很广;但由于历史原因,能够保存下来的唱本却不多见。现存弹词大多是清代刊印的,早期以手抄、雕版为主;道光以后,则以石印为主。刊本弹词除文人创作本外,多数都是书商亲自整理或者请其他文人修订出版,很少将原来的底本直接刊出的。在利益驱动之下,若出现一个成熟的版本,翻刻、盗版则纷纷随之而来,常有“千部共一版”的情况,从而造成清代弹词版本存在较为严重的雷同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刊本 修订 雷同
下载PDF
西门庆补说——在情感、家庭生活中解读西门庆
18
作者 盛志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6-91,共6页
《金瓶梅》一向被目为“色书”,西门庆一向被视为“淫棍”,虽然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对《金瓶梅》所写淫恶之事,大家已经不太敏感,但总的印象还是没有变。其实西门庆在《金瓶梅》所描述的琐屑生活中,还是表现出了人伦审美和社会伦理价值... 《金瓶梅》一向被目为“色书”,西门庆一向被视为“淫棍”,虽然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对《金瓶梅》所写淫恶之事,大家已经不太敏感,但总的印象还是没有变。其实西门庆在《金瓶梅》所描述的琐屑生活中,还是表现出了人伦审美和社会伦理价值正取向的。他对妻妾、对相交女子的用情,亦有真性情存在,不能一笔抹杀;他对家族、个人事业的拼搏和维系,不能因其发家手段之恶就忽视了其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沉重的使命感。总之,在情感、家庭生活中解读西门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典型形象的多面性,进而更准确地理解《金瓶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补说 情感 家庭生活
下载PDF
论清代坊本弹词的雅化
19
作者 盛志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6-42,共7页
清代弹词是一种融娱乐性、文学性、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学,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书场弹词、书坊(坊本)弹词、书斋(案头)弹词。清代弹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雅化的趋势。其中,坊本弹词的雅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题材雅... 清代弹词是一种融娱乐性、文学性、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学,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书场弹词、书坊(坊本)弹词、书斋(案头)弹词。清代弹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雅化的趋势。其中,坊本弹词的雅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题材雅化,以扩大市场为目的的形式雅化和以迎合政府文禁为目的的主题雅化。坊本弹词的雅化是清代文人弹词创作的一个主要诱因,是弹词创作由书场走向书斋的一个必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坊本弹词 弹词 书场 雅化 清代 书坊 坊刻本
下载PDF
由《西洲曲》引发的两篇聊斋故事——《荷花三娘子》《王桂庵》
20
作者 盛志梅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言情之绝唱”,影响深远。这首诗有两个意象为蒲松龄属意,其一是荷塘,其二是门前的乌桕树。两篇小说多次借用梦境、荷花、马缨花(颜色相当于秋季的乌桕树)等情节来渲染人物的生存环境,塑造人...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言情之绝唱”,影响深远。这首诗有两个意象为蒲松龄属意,其一是荷塘,其二是门前的乌桕树。两篇小说多次借用梦境、荷花、马缨花(颜色相当于秋季的乌桕树)等情节来渲染人物的生存环境,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进展。总体看来,从人物形象到小说意境,都充溢着“西洲”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三娘子 采莲 乌桕树 马缨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