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盛灿若舒郁思想从肝辨治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
1
作者 邹毅 盛灿若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130-133,共4页
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充分勃起以完成令人满意性交的疾病。临床调查发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人群庞大,发病趋势逐年升高,且愈发年轻化。现代医学认为,勃起功能障碍分为心因型、器质型和混合型三类。西医治疗勃起功能... 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充分勃起以完成令人满意性交的疾病。临床调查发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人群庞大,发病趋势逐年升高,且愈发年轻化。现代医学认为,勃起功能障碍分为心因型、器质型和混合型三类。西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局限性明显,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针对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针灸疗法效果颇佳。盛灿若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研究颇具造诣。盛老经过数十载的临证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肝气失调是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核心病机。在总结《黄帝内经》阳气相关经典理论基础上,盛老提出舒郁思想,指出“舒”郁比“疏”郁涵盖更深,“舒”更为强调对自身肝气的柔养,柔肝与养筋紧密联系。在临床上,盛老谨守辨证论治原则,将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分为肝郁阳虚型、肝郁脾虚型和寒凝肝脉型3种类型。研究针对以上3种常见的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介绍盛老舒肝针灸疗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 临证经验 针灸
下载PDF
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闫慧新 盛艳 +4 位作者 徐天成 林祺 周一舫 胡骏 盛灿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1-712,共2页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盛灿若教授并学习其对突发性耳聋病机新识、针药并举、综合防治的经验,观其诊治患者,收集临证验案,归纳其临证特色。结果结合盛灿若教授诊治突发性耳聋的医案,分析其...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盛灿若教授并学习其对突发性耳聋病机新识、针药并举、综合防治的经验,观其诊治患者,收集临证验案,归纳其临证特色。结果结合盛灿若教授诊治突发性耳聋的医案,分析其取穴组方,巧施针法,妙用对药,针药结合,未病先防,综合激荡的临证经验。结论盛灿若教授对突发性耳聋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法,今初步总结以期更好地传承老专家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灿若 针刺 药对 突发性耳聋
下载PDF
盛灿若针灸临证特色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慧新 盛艳 +3 位作者 于建 徐天成 胡骏 盛灿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盛灿若教授认为,在针灸临证诊疗中,针灸治疗应运用中医理论和现代解剖学知识,结合疾病的发病部位与临床症状,坚持以"治病求本"为原则而施治。盛教授主张制订穴少力专的针刺处方,采用独特的针刺操作方法,总结了经穴或奇穴中的... 盛灿若教授认为,在针灸临证诊疗中,针灸治疗应运用中医理论和现代解剖学知识,结合疾病的发病部位与临床症状,坚持以"治病求本"为原则而施治。盛教授主张制订穴少力专的针刺处方,采用独特的针刺操作方法,总结了经穴或奇穴中的特效经验穴及经验配伍,并总结命名了诸如"面三针""咽四穴""颊内穴""鼻通穴"等新经验穴,且归纳了诸穴特定的施术方法,同时以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治疗速度为目的,配合药物内服外用、揪痧法、放血法等内外治法为辅助。盛教授临证经验独具特色,且临床治病在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防止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方面独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临证特色 盛灿若
下载PDF
盛灿若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经验撷英
4
作者 盛艳 吴晓亮 +2 位作者 闫慧新 孙建华 盛灿若(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辨治横纹肌溶解症经验。盛教授认为,临证诊疗横纹肌溶解症应衷中参西、察明病因、针药结合、分期论治,且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盛教授对横纹肌溶解症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法,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盛灿若 横纹肌溶解症 针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盛灿若针灸临床经验撷菁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和生 盛灿若(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盛灿若教授针刺手法独特,善用单手进针法,其单手进针手法,不同于常用的注射式单手进针法,乃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即在腕力下插的同时结合拇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注重调经御气,提出"唤气"、"聚... 盛灿若教授针刺手法独特,善用单手进针法,其单手进针手法,不同于常用的注射式单手进针法,乃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即在腕力下插的同时结合拇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注重调经御气,提出"唤气"、"聚气"、"调气"。选穴配穴精简,治疗脏腑病除了局部与邻近取穴外,更重要的是远道循经取穴;治疗经络病,特别是痛症,只需要局部和邻近取穴,其中围针刺更为重要。自创"咽四穴"和"盛氏面三针",治疗咽喉疾病及面瘫,取穴独特,疗效显著。针灸治病还善于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痛证用治痛对穴,即2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治疗疑难杂症针药结合,可获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取穴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盛灿若针灸验案4则 被引量:1
6
作者 盛艳 张旭 盛灿若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47-48,共2页
近年来,笔者跟从盛灿若教授在江苏省中医院临诊,亲见盛老运用针灸治病效如桴鼓,现介绍其验案4则,以飨同道.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鼻炎 产后无乳症 尿崩症 呃逆 针灸疗法 验案
下载PDF
盛灿若针刺治疗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并发症验案1则
7
作者 闫慧新 盛艳 +1 位作者 于建 盛灿若(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盛灿若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江苏国医名师,江苏省名中医,著名针灸临床家,从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被欧美医生赞誉为“东方神针”.近年来笔者有幸跟师盛灿若教授临诊,现将盛师针刺治疗特雷彻·柯林斯(Treach... 盛灿若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江苏国医名师,江苏省名中医,著名针灸临床家,从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被欧美医生赞誉为“东方神针”.近年来笔者有幸跟师盛灿若教授临诊,现将盛师针刺治疗特雷彻·柯林斯(TreacherCollins)综合征并发症验案1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 针刺疗法 验案 盛灿若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撷英 被引量:13
8
作者 闫慧新 盛艳 盛灿若(指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2-794,804,共4页
介绍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临证经验。盛教授主张"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首创"面三针"和"颊内穴",总结经验"对穴""对药",善用透刺针法,针药并举、分期论治,临床... 介绍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临证经验。盛教授主张"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首创"面三针"和"颊内穴",总结经验"对穴""对药",善用透刺针法,针药并举、分期论治,临床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药结合 对穴 对药 名医经验 盛灿若
原文传递
面三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3
9
作者 盛灿若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15-15,共1页
取穴:地仓、大迎、太阳。功能: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主治: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后遗症期。用法:面三针的取穴方法。面瘫1:地仓穴下1寸,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大迎穴下1寸,向颧醪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3:太阳穴下1... 取穴:地仓、大迎、太阳。功能: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主治: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后遗症期。用法:面三针的取穴方法。面瘫1:地仓穴下1寸,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大迎穴下1寸,向颧醪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3:太阳穴下1寸,透刺通过四白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家 江苏 盛灿若 面三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临证针刺手法应用述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盛灿若 孙建华 +1 位作者 吴晓亮 盛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在丰富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有效的针刺手法,包括单手捻转进针法、常用补泻行针手法、透刺法、调经御气法、围刺法等,在治疗喑哑、面瘫、痛症、带状疱疹等临床常见病症中得到广泛应... 在丰富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有效的针刺手法,包括单手捻转进针法、常用补泻行针手法、透刺法、调经御气法、围刺法等,在治疗喑哑、面瘫、痛症、带状疱疹等临床常见病症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进针法 补泻行针手法 透刺法 调经御气法 围刺法 治疗应用 医案 辨证选穴
下载PDF
“咽四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1
作者 盛灿若 李梅芳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29-29,共1页
“咽四穴”是指咽喉部四个腧穴的治疗点,在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咽喉部疾病,或者以咽喉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声带麻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急慢性咽炎、喉炎、癔病性失音、舌咽神经痛、急性扁桃体炎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这四个治疗... “咽四穴”是指咽喉部四个腧穴的治疗点,在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咽喉部疾病,或者以咽喉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声带麻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急慢性咽炎、喉炎、癔病性失音、舌咽神经痛、急性扁桃体炎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这四个治疗点,不属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中古今亦没有记载,所以我们称它为咽四穴。多年来,我们采用这四个穴,治疗以上一些疾病,可以说屡治屡效,现介绍给读者,供作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四穴 临床应用 咽喉部疾病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愈麻痹性斜视13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灿若 沈丽华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麻痹性斜视 斜视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愈周期性瘫痪11例小结
13
作者 盛灿若 裴改玲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9-20,共2页
周期性瘫痪是一种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发作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清钾浓度较病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青年人为多见。针刺治疗本病,目前尚少报导,我们单独采用针刺方法治疗11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供作参考。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性... 周期性瘫痪是一种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发作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清钾浓度较病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青年人为多见。针刺治疗本病,目前尚少报导,我们单独采用针刺方法治疗11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供作参考。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20~30岁之间者6例,31~40岁之间者3例,41岁以上者2例;病程1年以内者4例,1~2年者3例,2~3年者3例,3年以上者1例。2 临床主症本组11例病人,全部为低血钾引起,不定期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通常病人在1~3小时内瘫痪达到顶点,在瘫痪前病人常无特殊先兆症状,少数病人有乏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瘫痪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高过氧化脂质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忠仁 陆念祖 +7 位作者 盛灿若 胡葵 周海燕 王肖曼 杨素琴 赵春 陈正芳 邱茂良 《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随机测试了60例中风患者的LPO含量,并对其中49例伴有高过氧化脂质(LPO)血症者,进行针刺治疗前后对照性研究;还同步测试了17例中风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提示:中风患者经常处于高LPO,低SOD血症状态。针... 本文随机测试了60例中风患者的LPO含量,并对其中49例伴有高过氧化脂质(LPO)血症者,进行针刺治疗前后对照性研究;还同步测试了17例中风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提示:中风患者经常处于高LPO,低SOD血症状态。针刺能使血清高LPO水平显著下降(P<0.001);但这种作用与中风患者的性别、病灶的性质,辨证分型之间无相关性,而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呈同步相关的变化。因此作者推测,针刺能预防和抑制中风患者体内细胞的脂膜过氧化作用,这也可能是针刺中风临床康复的又一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灸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拥军 孙建华 +2 位作者 王和生 陈理 盛灿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7期3024-3026,共3页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啶口服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TNSS评分、TNNSS总分及RQL...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啶口服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TNSS评分、TNNSS总分及RQLQ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总分及PQL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总分及RQL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显著提高AR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通窍针法 变应性鼻炎 氯雷他啶
下载PDF
如何提高耳穴压丸治疗胆石症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巩荪 张仁 +1 位作者 程红锋 盛灿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47-49,共3页
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丸治疗胆石症首见于1977年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关于耳压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14例的报道。1984年以来国内广泛开展了耳穴压丸治疗胆石症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用耳压治疗胆石症见诸报道的已逾万例。
关键词 王不留行 耳穴压丸 胆结石
下载PDF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5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傅海扬 盛灿若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64-64,共1页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电针 梅花针 拔罐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海扬 盛灿若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884-884,共1页
关键词 腓总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艾灸 糖尿病 痿证/针灸疗法
下载PDF
非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海扬 盛灿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腰痛 腰椎结核 强直性脊柱炎 非椎间盘源性腰痛 诊断
下载PDF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拥军 孙建华 +5 位作者 王和生 夏晨 胡津丽 陈理 耿昊 盛灿若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4期71-71,共1页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变应性鼻炎,属于免疫性疾病。以发作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鼻黏膜水肿、苍白、鼻甲肿大等为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发病鼻痒、连续打嚏、流大量清水...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变应性鼻炎,属于免疫性疾病。以发作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鼻黏膜水肿、苍白、鼻甲肿大等为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发病鼻痒、连续打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尚伴有眼结膜、上腭部甚至外耳道部的奇痒。AR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约有4亿人发病[1],近年来一直有上升趋势,国外报道已达总人口的10%-25%,我国AR发病率在11.1%[2]。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影响患者记忆力,而且还不断增加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血穴位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