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痛针感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爱军 陈峰 盛燮荪(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68-69,共2页
痛针感作为针感之一,其内涵丰富,包括针刺四肢末端、掌心、颜面等部位穴位产生的刺痛,以及深刺四肢背腰肌肉丰厚处穴位产生的酸痛、胀痛等复合针感,前者多适用于急性病症,后者多适用于各种虚、实证。痛针感的引发尚需掌握因病情虚实、... 痛针感作为针感之一,其内涵丰富,包括针刺四肢末端、掌心、颜面等部位穴位产生的刺痛,以及深刺四肢背腰肌肉丰厚处穴位产生的酸痛、胀痛等复合针感,前者多适用于急性病症,后者多适用于各种虚、实证。痛针感的引发尚需掌握因病情虚实、因病而施,以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针感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伏灸治疗咳喘病经验
2
作者 钱夏琪 朱勇 +4 位作者 杨琪 陈峰 江彬 胡天烨 盛燮荪(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在几十年临证经验中,以"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为主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其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兹将盛老运用加...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在几十年临证经验中,以"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为主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其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兹将盛老运用加味白芥子散伏灸治疗咳喘病之运用体会做初步归纳,介绍如下。1辛温散寒,化痰平喘"盛氏加味白芥子散"是盛老进行隔药饼灸法的处方之一,由麻黄、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干姜等药物组成,主要运用于咳喘病的外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白芥子散 隔药饼灸 咳喘病 名医经验 盛燮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