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目的:对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文献。采用Cite Space 6.1.R2对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810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曲折增长趋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稳步提升;存在作者合作群,主要研究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但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形成了脊髓损伤、针灸、康复训练等15个高频关键词和糖尿病等12个突现词;2000年-2013年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探索阶段,其研究重点在于临床疗效观察;2014年-2022年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研究与总结阶段,其重点在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灸疗法,疗效及机制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若能开展团队间多中心、多元交叉合作,针对不同中医证候辨证治疗,同时研究不同疗法间的联合应用,并开展含有长期随访的试验研究,有望提供更为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以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潜力,推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普通饲料组(n=31)和高蛋白饲料组(n=32)。普通饲料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分两次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普通饲料组(n=31)和高蛋白饲料组(n=32)。普通饲料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分两次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首次注射阿霉素起,高蛋白饲料组大鼠给予两周含有20%大豆分离蛋白的饲料,之后改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普通饲料组则始终给予普通饲料。造模18 d后,比较3组大鼠的存活率和24 h尿蛋白总量(24 h Pro)。造模前,造模24、31、38、45和52 d,测定对照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24 h Pro、后肢足掌厚度、血清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水平。实验结束时,取肾脏组织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结果:给予两周高蛋白饲料喂养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存活率由普通饲料组的50%提高到100%;普通饲料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的24 h Pro分别为(115.6±84.0)和(33.5±3.6)mg,均高于对照组(7.1±1.4)mg(P<0.05)。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在造模24 d出现高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造模45 d出现血清BUN的升高。造模24 d,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光镜下肾小球未见病变,电镜下发现足突部分融合,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症状;实验结束时PAS显示肾小球基底膜节段增厚,球囊粘连,呈现显著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结论:给予两周含有20%大豆分离蛋白饲料的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建模成功率高,动物之间病变差异小,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并可动态观察肾病的发展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方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文献。采用Cite Space 6.1.R2对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810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曲折增长趋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稳步提升;存在作者合作群,主要研究机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但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形成了脊髓损伤、针灸、康复训练等15个高频关键词和糖尿病等12个突现词;2000年-2013年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探索阶段,其研究重点在于临床疗效观察;2014年-2022年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研究与总结阶段,其重点在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灸疗法,疗效及机制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若能开展团队间多中心、多元交叉合作,针对不同中医证候辨证治疗,同时研究不同疗法间的联合应用,并开展含有长期随访的试验研究,有望提供更为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以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潜力,推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
文摘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普通饲料组(n=31)和高蛋白饲料组(n=32)。普通饲料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分两次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首次注射阿霉素起,高蛋白饲料组大鼠给予两周含有20%大豆分离蛋白的饲料,之后改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普通饲料组则始终给予普通饲料。造模18 d后,比较3组大鼠的存活率和24 h尿蛋白总量(24 h Pro)。造模前,造模24、31、38、45和52 d,测定对照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24 h Pro、后肢足掌厚度、血清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水平。实验结束时,取肾脏组织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结果:给予两周高蛋白饲料喂养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存活率由普通饲料组的50%提高到100%;普通饲料组和高蛋白饲料组大鼠的24 h Pro分别为(115.6±84.0)和(33.5±3.6)mg,均高于对照组(7.1±1.4)mg(P<0.05)。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在造模24 d出现高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造模45 d出现血清BUN的升高。造模24 d,高蛋白饲料组大鼠光镜下肾小球未见病变,电镜下发现足突部分融合,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症状;实验结束时PAS显示肾小球基底膜节段增厚,球囊粘连,呈现显著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结论:给予两周含有20%大豆分离蛋白饲料的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建模成功率高,动物之间病变差异小,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并可动态观察肾病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