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的批评观
1
作者 卢桢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批评的缘起,大都出自个人志趣,也就是心意所向。我成长于城市,幼时喜欢在家附近的铁道边玩耍,看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地跑过,幻想自己在餐车之内,一边品尝盒饭里的炒肉,一边奔向地图上那些未知的远方。或是童年经验的强势导引,或是冥冥中的... 批评的缘起,大都出自个人志趣,也就是心意所向。我成长于城市,幼时喜欢在家附近的铁道边玩耍,看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地跑过,幻想自己在餐车之内,一边品尝盒饭里的炒肉,一边奔向地图上那些未知的远方。或是童年经验的强势导引,或是冥冥中的安排,使我最初接触文学研究、参与文学批评时,所能想到的兴趣点,便是城市文学、火车书写和旅行叙事,尤其是旅行体验和文人写作的内在关联,是我近几年的学术旨趣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经验 批评观 学术旨趣 旅行叙事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县城叙事”的精神原点:张楚小说《云落图》读记
2
作者 卢桢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熟悉张楚,源自他笔下的一座座冀东小城。它们都在唐山腹地,有时候叫桃源,有时候叫云落。镇子不大,离城很近,离乡也不远,应该有一条河流过。镇上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各自沉溺于奔波无功的命运。有些人狂躁不安,有些人沉默木讷,却都有着需... 熟悉张楚,源自他笔下的一座座冀东小城。它们都在唐山腹地,有时候叫桃源,有时候叫云落。镇子不大,离城很近,离乡也不远,应该有一条河流过。镇上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各自沉溺于奔波无功的命运。有些人狂躁不安,有些人沉默木讷,却都有着需要守护的秘密。城市商业文化的洗礼,城乡流动空间的贯通,打破了镇子的宁静。当人们被牵涉进更为细密、复杂的经验世界时,围绕“县城宇宙”层层展开的故事,便也有了全新的精神图景。张楚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云落图》(1),正是这样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躁不安 张楚 精神原点 城乡流动 县城
下载PDF
人格判断的非语言线索:基于微信交流的透镜模型分析
3
作者 林志鹏 陈少华 卢桢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7,共8页
该研究考查了微信即时交流中人格判断的非语言线索,并运用透镜模型分析检验了这些线索在不同互动时长条件下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神经质外,大五人格其余四种特质总体的自我—他人一致性(SOA)均达到显著水平,平均SOA... 该研究考查了微信即时交流中人格判断的非语言线索,并运用透镜模型分析检验了这些线索在不同互动时长条件下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神经质外,大五人格其余四种特质总体的自我—他人一致性(SOA)均达到显著水平,平均SOA随互动时长增加而递增;(2)微信交流的非语言线索非常广泛,很多非语言线索在观察者的人格判断中是有效的和可用的;(3)在10min和20min组中,“字数”和“消息量”是外倾性的诊断性线索,“表情符号”和“文字重复”是宜人性与开放性的诊断性线索;(4)观察者对10min组的宜人性和外倾性线索以及20min组所有特质的线索敏感性均显著,且随互动时长增加而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交流 人格判断 非语言线索 透镜模型分析 自我—他人一致性
下载PDF
社会准确性模型: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分析策略
4
作者 陈少华 卢桢 林志鹏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1-238,共8页
社会准确性模型(SAM)将准确性分解为标准准确性和独特准确性,并计算这两者在判断者和目标中的随机效应,从而对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做出直接估计,是一种比传统的Cronbach方法和社会关系模型更有效的分析方法。该文介绍了SAM的概念和原理... 社会准确性模型(SAM)将准确性分解为标准准确性和独特准确性,并计算这两者在判断者和目标中的随机效应,从而对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做出直接估计,是一种比传统的Cronbach方法和社会关系模型更有效的分析方法。该文介绍了SAM的概念和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设计与扩展形式,扼要综述了SAM与心理适应、喜欢及其他个体差异变量在人格判断准确性研究中的应用。未来运用SAM进行个体差异研究,应不断优化研究设计,简化建模难度,考虑更多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并与其他模型相结合,深入探讨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准确性模型 人格判断 个体差异 标准准确性 独特准确性
下载PDF
李轻松:“每一首诗都是一条命”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桢 罗振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关键词 当代诗坛 李轻松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心灵世界 主观色彩 竞技场 诗人
下载PDF
与时代同构的平民生活史:论梁晓声《人世间》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桢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梁晓声的“知青题材”写作可谓家喻户晓,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诉说理想主义与青春激情的篇章,还有《雪城》《年轮》一类反思时代伤痕的文本,已然奠定了作家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史中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梁晓声的“知青题材”写作可谓家喻户晓,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诉说理想主义与青春激情的篇章,还有《雪城》《年轮》一类反思时代伤痕的文本,已然奠定了作家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史中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梁晓声主动调整写作向度,他跻身在当代生活的激流中,逐渐将视线下移至底层生存现场,力求拟现百姓生活的本真样貌,传达社会良知和群体意向,从而由知青精神的呐喊者转为平民吁求的代言人,其小说的精神与文化空间也得以拓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梁晓声 社会良知 知青题材 底层生存 当代生活 平民 主动调整
下载PDF
性别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新诗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振亚 卢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6,共8页
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承担了追寻人性之真、实现个性解放的现代性别意识母题,建立起一系列饱含性别质素的象征体系。此后近百年间,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在性别文化的诗学建构中对现代性伦理逐步作出一致的价值认同,并从各自的性别视角出发书... 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承担了追寻人性之真、实现个性解放的现代性别意识母题,建立起一系列饱含性别质素的象征体系。此后近百年间,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在性别文化的诗学建构中对现代性伦理逐步作出一致的价值认同,并从各自的性别视角出发书写生命之维,在并存的对话与交锋中,走向了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性别意识 性别诗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市诗歌综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桢 吴聪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诗歌与城市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兴起之初,从早期的《诗经》乃至汉乐府、大赋,进而到唐诗、宋词,其间都留下城市生活的斑驳投影。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表现出的情境也愈加充实:建筑风光、世态万象以及民俗风情皆可入诗,... 诗歌与城市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兴起之初,从早期的《诗经》乃至汉乐府、大赋,进而到唐诗、宋词,其间都留下城市生活的斑驳投影。伴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诗歌所表现出的情境也愈加充实:建筑风光、世态万象以及民俗风情皆可入诗,诗歌成为古代城市文化的记录者。同时,它又是诗人心理空间在城市中的投射,蕴涵着诗人的城市观念和文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城市诗歌 城市情境
下载PDF
灵魂自治者的风景美学——论李少君的诗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新世纪诗坛,李少君的写作多以自然景物作为兴发对象,富含遣情自然的现代诗思和追慕古雅的情感旨趣,同时不忘人间烟火,擅于从生活现场就地取材。其精准的控制力和恰适的分寸感,保证了情感表达的纯粹、洁净与精致。他以“文学自然”的... 在新世纪诗坛,李少君的写作多以自然景物作为兴发对象,富含遣情自然的现代诗思和追慕古雅的情感旨趣,同时不忘人间烟火,擅于从生活现场就地取材。其精准的控制力和恰适的分寸感,保证了情感表达的纯粹、洁净与精致。他以“文学自然”的方式调试内心的心灵速度,使之在高速运转的城市语境下实现“减速”,从而触发来自灵魂内部的澄澈感受。在诗人笔下,城市与乡村并未形成思维模式上的对立,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周旋在物质文化的琐碎细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君 灵魂 诗坛 美学 风景 自治 自然景物 情感表达
下载PDF
现代中国诗歌“城市抒写”的审美特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新诗的百年发展始终与城市文化紧密相关,城市文化是诗歌的重要话语资源,它使得新诗有着不同于古典诗的全新境遇,并且改变了诗人认识世界、感觉世界的基本模式,促进着诗人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在现代性命题的精神背景下,诗人... 新诗的百年发展始终与城市文化紧密相关,城市文化是诗歌的重要话语资源,它使得新诗有着不同于古典诗的全新境遇,并且改变了诗人认识世界、感觉世界的基本模式,促进着诗人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在现代性命题的精神背景下,诗人以文本化的方式对"语词城市"进行着艺术抒写,诗人在追求前卫与创新的诗美过程中,逐步确立起现代都市主体的独立精神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城市抒写 现代意绪
下载PDF
追忆女人的诗性历史——由赵玫的“唐宫三部曲”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桢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历史题材 赵玫 女性主体 诗性 《上官婉儿》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城市抒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对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现代"转换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除了诗人精神状态发生"现代"转换之外,中国新诗自身同样离不开物质状态的"现代"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 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对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现代"转换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除了诗人精神状态发生"现代"转换之外,中国新诗自身同样离不开物质状态的"现代"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城市文化对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为新诗打上浓重的底色。在现代派诗人和九叶派诗人笔下,新诗的城市抒写第一次得到集中的呈现;新时期以来,这种抒写模式不断向文化、生存以及语言敞开,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对话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城市抒写 现代性 消费社会
下载PDF
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诗歌的语体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桢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现代诗人通过抒写都市及都市人的生存意识,拓展了诗歌的象征系统和精神空间;同时,诗人对都市空间、运动和变化的反映,也为新诗语体的生成与建构起到了"塑形"的作用。在都市文明的影响下,一部分新诗人率先建立起和现代都市风... 现代诗人通过抒写都市及都市人的生存意识,拓展了诗歌的象征系统和精神空间;同时,诗人对都市空间、运动和变化的反映,也为新诗语体的生成与建构起到了"塑形"的作用。在都市文明的影响下,一部分新诗人率先建立起和现代都市风貌、速度、节奏相对应的语体结构,成为新诗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中国现代诗歌 新诗 都市意象 语言节奏 诗行形式
下载PDF
中国当代都市诗学的意象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分析了诗人在当代诗歌中对都市的抒写;认为诗人对城市建筑意象的集中抒情,表现出其自身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追求;建筑意象既隐含着抒情者的现代强国梦想,同时也牵涉着诗人诸多细微的私密经验,如时间感、道德感、精神存在感等;这些由混凝土... 分析了诗人在当代诗歌中对都市的抒写;认为诗人对城市建筑意象的集中抒情,表现出其自身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追求;建筑意象既隐含着抒情者的现代强国梦想,同时也牵涉着诗人诸多细微的私密经验,如时间感、道德感、精神存在感等;这些由混凝土搭建而成的城市辨意系统,丰润并完善着诗人的现代精神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诗学 建筑意象 当代诗歌
下载PDF
“城堡”外的英雄:论新诗中的“孤独”主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桢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在新诗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诸多诗人都将目光聚焦于"孤独"主题,抒写精神主体被都市文明边缘化的隔绝体验,宣泄都市异己的漂泊之感,从而彰显抒情者内在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意识。从陈述方式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部分诗人注... 在新诗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诸多诗人都将目光聚焦于"孤独"主题,抒写精神主体被都市文明边缘化的隔绝体验,宣泄都市异己的漂泊之感,从而彰显抒情者内在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意识。从陈述方式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部分诗人注重对这一主题进行重新解读,甚至采取后现代的"戏拟"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对它的诠释与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孤独主题 英雄气质
下载PDF
荒原上的诗意追求:中国现代诗歌的城市抒写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6-31,共6页
作为现代最大的文化符号,都市是一场同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盛筵。现代都会语境衍生出的种种消费习俗与生活方式,丰富了新诗拓荒者的话语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诗学经验。城市文化使得新诗有着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全新境遇并且改变了诗人认... 作为现代最大的文化符号,都市是一场同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盛筵。现代都会语境衍生出的种种消费习俗与生活方式,丰富了新诗拓荒者的话语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诗学经验。城市文化使得新诗有着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全新境遇并且改变了诗人认识世界、感觉世界的基本模式,促进着他们的现代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形成。在追求"前卫"与"创新"的诗美过程中,现代诗人逐步确立起都市抒情主体的独立精神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城市抒写 现代诗形
下载PDF
SINS/计程仪/重力无源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17
作者 祝燕华 蔡体菁 卢桢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共3页
针对现代应用环境对导航系统自主性、高精度、无源性的要求,提出了捷联惯性(SINS)/计程仪/重力组合的无源导航方案。深入研究了SINS/计程仪/重力的信息融合算法,构建了SINS/计程仪/重力组合导航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了传感器仿真模块构... 针对现代应用环境对导航系统自主性、高精度、无源性的要求,提出了捷联惯性(SINS)/计程仪/重力组合的无源导航方案。深入研究了SINS/计程仪/重力的信息融合算法,构建了SINS/计程仪/重力组合导航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了传感器仿真模块构建、组合导航计算、地图和轨迹显示等功能。仿真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SINS/计程仪/重力组合导航系统姿态、速度和位置精度稳定,能够满足长时间、一定精度的导航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S 重力 组合导航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城市维度中的诗学探寻——评张林杰《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
18
作者 罗振亚 卢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193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条诗歌流脉,分别由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左联”作家和以戴望舒、卞之琳领衔的“现代诗派”承载,各自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这一时期诗歌的研究近些年已成为诗评界的热点话题。只... 193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条诗歌流脉,分别由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左联”作家和以戴望舒、卞之琳领衔的“现代诗派”承载,各自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这一时期诗歌的研究近些年已成为诗评界的热点话题。只是由于“诗歌回到本体”研究思路的被推崇,使现代主义诗歌备受宠爱,而对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左翼诗歌研究则相对冷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歌 30年代 都市环境 张林 诗学 维度 城市 黄金时代
下载PDF
开放与对话的诗学景观--由《中国新诗总论》谈起
19
作者 卢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共6页
中国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相伴而生,它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传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诗学形态的多维浸染,呈现出不断变动与开放的特质。近年来,围绕百年新诗理论建设形成的成果颇丰,已有谢冕先生做总主编、吴思敬先生担任分卷主编完成... 中国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相伴而生,它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传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诗学形态的多维浸染,呈现出不断变动与开放的特质。近年来,围绕百年新诗理论建设形成的成果颇丰,已有谢冕先生做总主编、吴思敬先生担任分卷主编完成的《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吴思敬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等著作涌现。这些著作的一个显要特质在于突破了既往诗学理论史断代式呈现的模态,立足于百年新诗发展的宏大史观,以全局视野观照诗学流脉中具有挈领意义的研究文章,建构起新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衍变更生的诗学形态。沿袭着这一思路,从2015年开始,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筹划与商讨,由谢冕先生担任主编的6卷本《中国新诗总论》(以下简称《总论》)终于问世,这是继2009年《中国新诗总系》出版以来新诗学术史上的又一盛事,是对百年新诗理论的集大成巨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中国古典诗学 吴思敬 百年新诗 批评传统 诗学形态 新诗理论 诗学理论
下载PDF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20
作者 卢桢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历史叙事 性别意识 赵玫 后现代思潮 女性主义 性别视角 “失语” 80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