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相壮壮 史怀璋 刘晓谦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14-118,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60%∽80%的急性中风是缺血性中风,由于动脉栓塞或心脏栓塞引起的大血管闭塞,安全、快速、有效的动脉再通恢复血流量和改善功能结果仍然是AIS的首要目标.AIS的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60%∽80%的急性中风是缺血性中风,由于动脉栓塞或心脏栓塞引起的大血管闭塞,安全、快速、有效的动脉再通恢复血流量和改善功能结果仍然是AIS的首要目标.AIS的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内溶栓、机械血栓切除术等,本文将回顾近年来血管内膜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活性炭对海水养殖废水处理中动态膜污染的控制过程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博涵 李岿然 +3 位作者 戎慧敏 相壮壮 白洁 赵阳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投加对厌氧/好氧-移动床-动态膜组合生物膜反应器(A/O-MB-DMBR)处理海水养殖废水工艺中的膜污染控制过程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加PAC使反应器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投加对厌氧/好氧-移动床-动态膜组合生物膜反应器(A/O-MB-DMBR)处理海水养殖废水工艺中的膜污染控制过程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加PAC使反应器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含量下降45.5 mg·g-1,最高增长速率降低62.47%;同时PAC还可使悬浮物粒径增大,有效的控制EPS的积累和膜污染。PAC投加前,反应器在运行16 d时膜通量即降到0.4 L·(m^2·h)-1,而投加后,运行32 d后膜通量仍保持在9 L·(m^2·h)-1,反应器运行周期显著延长。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PAC投加可促进动态膜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物种丰富度,与污泥絮体水解及脱氮相关的拟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亮发菌属、黄单胞菌属等与EPS产生有关的变形菌丰度显著降低。可见,PAC通过改变反应器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EPS含量等过程控制膜污染进程,并最终延长了反应器的运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废水 动态膜生物膜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膜污染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