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格局的赣江上游区生态风险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光旭 毛梦瑶 相爱存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2-76,共5页
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变化分析是区域的生态风险管理的科学基础.本文选用区域综合风险分析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GIS技术和FRAGSTATS3.3软件,根据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1980s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生态景观类型提取、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变化分析是区域的生态风险管理的科学基础.本文选用区域综合风险分析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GIS技术和FRAGSTATS3.3软件,根据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1980s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生态景观类型提取、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和生态风险要素中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计算,系统的分析赣江上游区80年代以来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六种景观类型中,聚落景观增加明显(从0.90%增加到0.97%),林地、农业景观和水域占比在波动中略有增加,草地和其他景观呈下降趋势.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分析显示研究区自1990s以来生态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基于风险"三要素"的变化机制分析表明,赣江上游区风险源主要来源于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变化.人为因素是本区生态风险水平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上游区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暴雨洪水特征与洪灾风险评估——以赣江上游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光旭 王小军 +3 位作者 徐新创 相爱存 邱世藩 黄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6-241,289,I0001,共8页
[目的]评估赣江上游洪灾风险,为区域减灾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出发,结合实测资料分析暴雨洪水时空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洪救灾能力4个因子的14... [目的]评估赣江上游洪灾风险,为区域减灾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出发,结合实测资料分析暴雨洪水时空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洪救灾能力4个因子的14个指标的权重,借助GIS平台进行风险因子分析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暴雨洪水多集中在3-7月,春夏季暴雨频次占全年的80.4%,洪水频次占95.9%,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等级东北部高,西部较低;孕灾环境敏感性风险呈带状,总体上中间高四周低;承灾体易损性风险中西,中北部高,四周低;防洪救灾能力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综合风险为中北部、中东部高风险,东南部、西部低风险;各风险等级面积比例存在差异,高风险和较高风险面积占比达37.3%。[结论]研究区暴雨洪水特征兼具丘陵与平原型特征,暴雨和洪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洪灾风险评估结果与赣江上游区实际基本符合,验证了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赣江上游
下载PDF
赣江中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光旭 王小军 +3 位作者 相爱存 王雪然 王炳香 肖书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45-2554,共10页
赣江中上游地区是东南丘陵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分析不同时空尺度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维持与优化本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1980—2018年赣江中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 赣江中上游地区是东南丘陵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分析不同时空尺度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维持与优化本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1980—2018年赣江中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动态度;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驱动力。结果表明:1980—2018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面积占比69.4%~71%)和耕地(占比20.8%~20.9%);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逐渐增加,尤其是2010—2018年明显增加。GWR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的拟合效果更好,在98.6%的区域内都比较理想。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的影响最明显,起制约作用;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居次位,主要起促进作用;自然-社会因素综合影响较弱且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空间分异 赣江中上游
原文传递
江西省油茶综合生产潜力与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小军 刘光旭 +1 位作者 相爱存 肖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5-1184,共10页
江西适合油茶生长,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分析评估其生产潜力与资源利用效率,可为进一步优化油茶种植分区、提高产量、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等提供依据。以江西省油茶综合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基于潜力衰减法逐级修订得到自然生产潜力,结合社... 江西适合油茶生长,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分析评估其生产潜力与资源利用效率,可为进一步优化油茶种植分区、提高产量、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等提供依据。以江西省油茶综合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基于潜力衰减法逐级修订得到自然生产潜力,结合社会有效系数得到综合生产潜力,并进行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结果表明:1)江西省油茶各级生产潜力平均值在10229~17724 kg·km^-2,从赣南向赣西北递减,平均综合生产潜力为12550 kg·km^-2,分级后具有较高潜力和高潜力类可利用土地面积达51656 km2,占全省面积的31.1%;市级生产潜力中,赣州最高。2)江西省油茶生产潜力变幅为2223~3857 kg·km^-2,各级潜力变化量的区域差异较小;油茶资源满足率为69.3%~122.7%,各级资源满足率区域差异较小;油茶资源组合利用效率为49.1%~85%,各级生产潜力利用率的区域差异较大。3)综合生产潜力评估结果与江西油茶实际产量较符合,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结果与江西自然和社会条件相符,可以作为相关研究与政策制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衰减法 社会有效系数 生产潜力 资源利用效率 油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