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3种橐吾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然 瞿小杰 +1 位作者 王丽清 刘洪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3,共5页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长白山主产的复序橐吾、全缘橐吾、狭苞橐吾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8,核型除全缘橐吾为2A外,其他2种均为2B。核型不对称系数介于59.22%~62.89%,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58=42m+16sm,2n=2x=...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长白山主产的复序橐吾、全缘橐吾、狭苞橐吾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8,核型除全缘橐吾为2A外,其他2种均为2B。核型不对称系数介于59.22%~62.89%,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58=42m+16sm,2n=2x=58=44m+12sm+2st,2n=2x=58=32m+26sm。从染色体相对组成来看,复序橐吾为2n=58=2L+20M2+30M1+6S、全缘橐吾为2n=58=28M2+28M1+2S、狭苞橐吾为2n=58=2L+28M2+26M1+2S,供试的3种橐吾的染色体数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序橐吾 全缘橐吾 狭苞橐吾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不同倍性水稻4种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 瞿小杰 +1 位作者 刘金海 彭赞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3,共12页
以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 L.)桂育12及其同源四倍体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二倍体、四倍体水稻中bZIP(Basic leucine zippers)、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以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 L.)桂育12及其同源四倍体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二倍体、四倍体水稻中bZIP(Basic leucine zippers)、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e factor)、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变化,为解析不同倍性水稻的耐盐碱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水稻中同一转录因子基因对盐碱胁迫的响应不同。在盐胁迫条件下,OsbZIP05、OsbZIP45、OsJAMYB和OsDREB1A(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A)等基因在四倍体水稻中的诱导(抑制)程度高于二倍体水稻;OsbZIP49、OsbZIP61、CSA(Carbon starved anther)、OsWRKY5、OsDREB41和OsAP211等基因在四倍体水稻中的表达趋势与二倍体水稻完全相反。在碱胁迫条件下,OsbZIP61、CSA、OsJAMYB和OsWRKY70基因在四倍体水稻中的诱导(抑制)程度高于二倍体水稻;OsbZIP49、OsWRKY1、OsWRKY8、OsWRKY24、OsWRKY45、OsWRKY72、OsWRKY76、OsDREB1A和OsEREBP2(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等基因在四倍体水稻中的表达趋势与二倍体水稻完全相反。综上,盐碱胁迫条件下同一转录因子基因在不同倍性水稻中的表达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并且碱胁迫引起四倍体水稻中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模式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胁迫 染色体加倍 四倍体 转录因子 表达模式
下载PDF
磷对苦草种子及幼苗生长和根系泌氧的影响
3
作者 李冠廷 张永婷 +2 位作者 孙文正 徐东昱 瞿小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2期57-61,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富磷水体对苦草种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苦草为模式植物,采用原位根系泌氧图像分析(平面光极技术)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富磷水体对苦草种子和植株生长发育以及根系泌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富磷水体对苦...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富磷水体对苦草种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苦草为模式植物,采用原位根系泌氧图像分析(平面光极技术)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富磷水体对苦草种子和植株生长发育以及根系泌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富磷水体对苦草种子发芽均有促进效果,苦草幼苗根长生长随富磷水体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磷酸盐浓度在50~200 mg/L时,苦草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稳定;当磷酸盐浓度超过200 mg/L时,苦草中叶绿素含量波动显著,后期呈现出升高趋势。当磷酸盐浓度超过200 mg/L时,苦草累积MDA速度较快,此浓度下,苦草对磷酸盐吸附量最多,去除率达67.6%。植物根系的养分吸收程度会直接影响植物中叶绿素的合成以及MDA的释放,苦草根系泌氧研究表明,磷酸盐胁迫下根系pH降低,活性氧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富磷水体对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对湿地植物修复不同程度的富磷水体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磷酸盐 幼苗生长 根系泌氧 生理参数 平面光极
下载PDF
长白山6种橐吾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瞿小杰 董然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3-677,共5页
采用电镜扫描法,对长白山6种橐吾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6种橐吾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随圆形,外壁纹饰为刺状纹饰,具3条萌发沟,其中白毛橐吾最长为44.69μm,单花橐吾最短35.98μm且差异显著,按照埃尔... 采用电镜扫描法,对长白山6种橐吾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6种橐吾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随圆形,外壁纹饰为刺状纹饰,具3条萌发沟,其中白毛橐吾最长为44.69μm,单花橐吾最短35.98μm且差异显著,按照埃尔特曼的NPC(萌发器官数量、位置及特征)分类系统,6种橐吾花粉均属于N3P4C2类型;从花粉大小来看,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狭苞橐吾(L.intermedia)、蹄叶橐吾(L.fischeri)、白毛橐吾属(L.villosum)属于大花粉粒,而合苞橐吾(L.schmidtii)、单花橐吾(L.jamesii)属于中等花粉粒,6种橐吾中除单花橐吾和蹄叶橐吾外,其他4种橐吾花粉形态均为首次报道。虽然6种橐吾的花粉类型、萌发孔特征及外壁纹饰相同,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沟的大小等特征存在差异,望能为橐吾属植物种间鉴定提供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橐吾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长白山特有种单花橐吾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瞿小杰 董然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长白山特有种单花橐吾种子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单花橐吾染色体数为2n=2x=58,核型为2A,核不对称系数为58.90%,核型公式为2n=2x=58=44m+14sm,从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来看,2n=58=32M_2+26M_1,依据核型进化趋势是... 以长白山特有种单花橐吾种子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单花橐吾染色体数为2n=2x=58,核型为2A,核不对称系数为58.90%,核型公式为2n=2x=58=44m+14sm,从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来看,2n=58=32M_2+26M_1,依据核型进化趋势是由A→B→C的理论,单花橐吾属于较为原始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花橐吾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7种玉簪在长春地区的物候期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瞿小杰 石钧元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对吉林省长春地区7种玉簪的物候期进行观察,调查结果显示,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的萌芽期最早,3月底陆续出土,叶片冠幅最大;而其余6种玉簪发芽较晚,均在4月中下旬,且生长期、抽薹期和开花期也晚于紫萼玉簪。此外,只有紫萼玉簪是纯... 对吉林省长春地区7种玉簪的物候期进行观察,调查结果显示,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的萌芽期最早,3月底陆续出土,叶片冠幅最大;而其余6种玉簪发芽较晚,均在4月中下旬,且生长期、抽薹期和开花期也晚于紫萼玉簪。此外,只有紫萼玉簪是纯绿叶类型,金鹰玉簪(Hosta‘Golden Edger’)和黄金叶玉簪(Hosta sieboldiana‘Gold’)分别为浅黄绿色和金黄色的纯色叶类型,其余4种玉簪均为花叶玉簪类型,其中甜心玉簪(Hosta‘So Sweet’)和银边玉簪(Hosta‘Slivery Edger’)叶边缘乳白色,金边玉簪(Hosta plantaginea)叶边缘黄绿色,金头饰玉簪(Hosta‘Golden Tiara’)叶边缘浅绿色。7种玉簪中只有甜心玉簪花白色,有浓郁香气且在强光和阴生环境下均可以生长良好,其余品种玉簪的花色均为紫色,喜欢阴生环境。从花朵数来看,紫萼玉簪的花朵数最多,为17.63朵;金头饰玉簪的花朵数最少,为8.97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 物候期 花色 叶色类型
下载PDF
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及其与主要养分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彭赞文 刘茜 +1 位作者 瞿小杰 廖恒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解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六堡茶主要产区茶园土壤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为96.56~539.84 mg/kg,总体含量偏低;交换性镁含量为83.99~554.74 mg/kg,总体含量丰富。六堡茶园土... 为了解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六堡茶主要产区茶园土壤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为96.56~539.84 mg/kg,总体含量偏低;交换性镁含量为83.99~554.74 mg/kg,总体含量丰富。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比值为0.51~1.87,整体偏低。六堡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土壤pH、全磷、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交换性钙含量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碱解氮含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交换性镁含量与pH、全磷、全氮、碱解氮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其中交换性镁含量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建议六堡茶园适量补施钙肥、氮肥,控制镁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园 土壤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原文传递
百日草白粉病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瞿小杰 段显德 +2 位作者 何玉会 黄成 杨信东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0,共5页
对长春市百日草白粉病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百日草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病斑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后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加重,病斑的聚集程度逐渐变弱.当每片叶上病斑数达到70个以上时,病斑的分布型转变为均匀分布... 对长春市百日草白粉病病斑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百日草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病斑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后随着病害发生程度加重,病斑的聚集程度逐渐变弱.当每片叶上病斑数达到70个以上时,病斑的分布型转变为均匀分布.对百日草白粉病的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每片叶上有1~5个病斑的常见发病条件下,若想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需要调查260~1 300片叶;如果想获得大体准确的调查结果,仅需调查67~342片叶即可.当每片叶上的病斑数达到几十个的发病条件时,若想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需要调查20~130片叶;如果想获得大体准确的调查结果,仅需调查5~33片叶即可.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了指导防治工作的序贯抽样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草 白粉病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序贯抽样检索表
原文传递
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何玉会 马海霞 +2 位作者 瞿小杰 李茜 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对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芍药白粉病的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若想获得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200~700个植株。如果... 对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白粉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芍药白粉病的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若想获得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200~700个植株。如果想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在常见的发病条件下(每个植株的病级数为1~5),大约需要调查50~170个植株。另外还制定了指导防治工作的序贯抽样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白粉病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序贯抽样检索表
原文传递
甜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玉会 白庆荣 +2 位作者 杜佳朋 商圣平 瞿小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以采自吉林鲁家镇、四家子镇、乐山镇3地的甜瓜枯萎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病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比较了21种杀菌剂单剂及3种混配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该试... 以采自吉林鲁家镇、四家子镇、乐山镇3地的甜瓜枯萎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病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测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比较了21种杀菌剂单剂及3种混配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该试验共获得7个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表明该病菌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室内药剂筛选出了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即450g/L咪鲜胺EC、50%多菌灵WP、400g/L氟硅唑EC、30%氟菌唑WP;混配剂30%氟菌唑WP和50%多菌灵WP按2∶1配比毒力作用最强,其次为30%甲霜灵WP和50%多菌灵WP按2∶1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病原菌 杀菌剂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东北对开蕨植物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金鹏 王克凤 +2 位作者 芦廷峰 瞿小杰 董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38-142,共5页
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是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对开蕨属(Phylliti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因其叶片美观常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盆花和室外绿化的好材料,同时全株可入药,具有药用价值。该研究介绍了... 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是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对开蕨属(Phylliti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因其叶片美观常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盆花和室外绿化的好材料,同时全株可入药,具有药用价值。该研究介绍了东北对开蕨资源分布、解剖学、栽培繁殖及保护等方面的概况,提出了保育策略以及发展方向,为对开蕨属植物的观赏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对开蕨 资源分布 应用价值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