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方式与随访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瞿运萍 李丹 孟丽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8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出院后营养管理应用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收集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治疗的56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定期随访记录早产儿情况,而试验组... 目的探究出院后营养管理应用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收集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治疗的56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定期随访记录早产儿情况,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营养管理。结果对两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长、平均头围及平均体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长、平均头围及平均体质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营养管理应用在早产儿中具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运动能力、体格及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并有效的降低早产儿发生伤残的概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出院后 营养管理 定期随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蒙脱石散粉剂和硫糖铝片剂联合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瞿运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蒙脱石散粉剂和硫糖铝片剂联合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蒙脱石散粉剂治疗,观... 目的探讨分析蒙脱石散粉剂和硫糖铝片剂联合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蒙脱石散粉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粉剂和硫糖铝片剂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再次呕吐发生率以及再次洗胃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8%,再次呕吐发生率为4.4%,再次洗胃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84.4%、17.8%、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粉剂和硫糖铝片剂联合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再次呕吐及再次洗胃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粉剂 硫糖铝片剂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瞿运萍 孟丽娟 +5 位作者 易优兵 于琼 邬艳萍 李惠萍 杨印祥 陈晓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共8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硫酸镁组)、B组(西地那非组)及C组(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共8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硫酸镁组)、B组(西地那非组)及C组(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组),三组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积极治疗原发病,机械辅助通气并纠正酸中毒等,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一经确诊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并除外气胸、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开始进入治疗。结果:81例患儿中,治愈50例,好转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2%。硫酸镁组有效率为76%,西地那非组有效率为85.2%,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组有效率为93.1%。结论: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两者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比单用起效更迅速,疗效更佳,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硫酸镁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下载PDF
早产儿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重组人粒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瞿运萍 曾瑶 李丹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重组人粒细胞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4例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即停用影响粒细胞水平的抗生素,根据药... 目的 :探讨早产儿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重组人粒细胞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4例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即停用影响粒细胞水平的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改为其他对骨髓影响较小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因子注射液3~5μg/kg,1次/d。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中性粒细胞水平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20/22),对照组为63.64%(14/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5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4.75±0.98)×10~9/L和(3.24±0.68)×10~9/L,对照组分别为(3.95±0.90)×10~9/L和(2.03±0.57)×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8.66±1.41)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96±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治疗早产儿感染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中性粒细胞水平,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早产儿 重组人粒细胞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漏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瞿运萍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通气模式不同将28例气漏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8例(高频震荡通气)和对照组10例(常频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通气模式不同将28例气漏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8例(高频震荡通气)和对照组10例(常频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12、24 h FiO_2、PaO_2、PaCO_2、OI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气胸吸收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效果确切,可在短时间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震荡通气 常频通气 新生儿气漏
下载PDF
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3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瞿运萍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1-22,60,共3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8
作者 瞿运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80-881,共2页
关键词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 治疗 肺发育不成熟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早期干预促进病理性黄疸患儿精细动作发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琦赟 瞿运萍 +4 位作者 马丽 袁艳玲 李夙 曾玉萍 龙博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干预训练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精细动作发育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细动作发育迟缓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运动功... 目的:探究早期干预训练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精细动作发育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细动作发育迟缓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精细动作发育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细动作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精细动作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P=0.00)。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早期科学的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精细动作
下载PDF
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合并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琦赟 瞿运萍 马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139-142,14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合并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并患有脑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0)。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组患儿...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合并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并患有脑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0)。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达到满月即开始给予干预治疗,并进行定期的电话和上门回访,通过头颅B超检测的结果判断室管膜下囊肿消退时间以及采用Gesell智能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发育评估。比较两组患儿6个月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6~12个月时的神经学异常情况,6、12、24个月时的MDI与PDI评分及3岁时的神经学预后结果。结果两组患儿6个月时的头颅MRI及头部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6~12个月时的神经学异常情况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6、12、24个月时的MDI及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3岁时的神经学预后结果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对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症状具有显著益处,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身体及智能正常发育,提高其生存质量,并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室管膜下囊肿 干预治疗
下载PDF
20项神经运动评估在0~1岁高危儿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琦赟 瞿运萍 马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4期4016-4018,共3页
目的研究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在高危儿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儿保科门诊婴幼儿42天体检中发现的高危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生后2个月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及营养评估。... 目的研究0~1岁20项神经运动评估在高危儿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儿保科门诊婴幼儿42天体检中发现的高危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生后2个月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及营养评估。观察组出生后2个月(均为纠正月龄)除进行常规的体格发育检查,营养评估外均行20项神经运动检查,对可疑患儿(≥1项异常)进行指导家庭训练,在6个月内每隔1个月复查1次。6个月后视情况2~3个月复查1次,指导患儿至1周岁,观察比较两组患儿MDI(智力发育指数)、PDI(运动发育指数)数据。结果两组患儿6个月时MDI、PDI数据与1岁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比较两组患儿MDI、PDI数据,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儿1岁时转归情况比较,观察组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抓紧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定期用此方法复查,同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运动评估 高危儿 体格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