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山峰一样成长 记天津京剧院优秀青年武生黄齐峰
1
作者 知枫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京剧发祥地之一天津,近年涌现出一位优秀青年武生演员黄齐峰。他在2001年和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中,过关斩将,技压群雄,两次夺得武生组金奖。他是“半路改行”的大武生,以敬业精神和辛勤汗水换来了硕果,... 京剧发祥地之一天津,近年涌现出一位优秀青年武生演员黄齐峰。他在2001年和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中,过关斩将,技压群雄,两次夺得武生组金奖。他是“半路改行”的大武生,以敬业精神和辛勤汗水换来了硕果,被观众誉为“京剧舞台上很有潜力的一颗新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生演员 优秀青年 京剧院 天津 成长 山峰 中央电视台 2001年
原文传递
马佳 传承京剧“王派”的八零后
2
作者 知枫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3,共3页
2012年春夏时节,在上海京剧院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合办的"菊坛名角·走马换将"演出活动中,黑龙江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马佳应邀赴上海逸夫舞台,演出全本《王宝钏》。马佳的扮相清逸柔媚,嗓音宽亮甜润,以纯正的王(瑶卿)派征服了... 2012年春夏时节,在上海京剧院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合办的"菊坛名角·走马换将"演出活动中,黑龙江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马佳应邀赴上海逸夫舞台,演出全本《王宝钏》。马佳的扮相清逸柔媚,嗓音宽亮甜润,以纯正的王(瑶卿)派征服了上海观众,赢得了阵阵喝彩声。演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马佳加唱一段流水,方尽欢而散。一些老戏迷赞曰:"马佳有一口好嗓子,表演传神生动。像她这样优秀的青年旦角,已不多见,非常难得,让我们看到了京剧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京剧院 传承 演出活动 黑龙江省 《王宝钏》 观众 演员 嗓音
原文传递
“金嗓子”李国静
3
作者 知枫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6,共3页
今年5月下旬,上海京剧院为建党90周年即将推出献礼剧《映山红》,许多戏迷踊跃购票,为的是一睹李国静的风采。
关键词 《映山红》 上海京剧院 戏迷
原文传递
甲午同庚千龄会
4
作者 知枫 《文史春秋》 2005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河东 祝寿 国画大师 侵华 日寇 慷慨 吴湖帆 山人 无情 七律
原文传递
“爱国女儿”黄柳霜
5
作者 知枫 《大众电影》 2003年第12期39-39,共1页
进军美国好莱坞,是世界各国影星的梦想。早在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好莱坞从影的华裔影人不少,其中成就最大的是电影摄影师黄宗霑、电影女演员黄柳霜。
关键词 黄柳 好莱坞 影人 电影女演员 华裔 电影摄影师 观众 珠宝首饰 影迷 二十年代
原文传递
新中国第一个女导演——德艺双馨话王苹
6
作者 知枫 《大众电影》 2002年第22期8-9,共2页
回族女子王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个女电影导演、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5年离休。在建国后34年中,她导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革命之歌》和脍炙人口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柳堡的故事... 回族女子王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个女电影导演、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5年离休。在建国后34年中,她导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革命之歌》和脍炙人口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勐垅沙》《槐村庄》等许多故事片,担任《闪闪的红星》艺术顾问。196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人们称赞她是“革命的老妈妈、头戴多顶影坛桂冠的艺术家”、“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艺双馨 王苹 女导演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国民党 电影制片厂 周恩来 故事片 中国革命 艺术顾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