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编双轴向织物用作涂层基布的性能优势 被引量:21
1
作者 矫卫红 陈南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95,共5页
分别对经编双轴向织物和机织物增强材料的涂层产品进行拉伸和撕裂试验 ,研究了经编双轴向织物用作涂层基布时的一些性能优势 :优异的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 ;较高的纱线强力利用率等等。
关键词 经编双轴向 拉伸 撕裂 涂层 机织物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矫卫红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1-187,共7页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新型城镇化 熵值法 发展水平 空间格局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矫卫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43-145,共3页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关键词 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下载PDF
特色小镇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恩施沐抚古镇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矫卫红 刘家莹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7-31,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如何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促进特色小镇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等问题日渐成为热点。以恩施土家族与苗族自治州的沐抚镇为例,对特色小镇的特征、发展现状以及特色小镇与旅游经济的关系进行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如何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促进特色小镇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等问题日渐成为热点。以恩施土家族与苗族自治州的沐抚镇为例,对特色小镇的特征、发展现状以及特色小镇与旅游经济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沐抚古镇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旅游经济 沐抚古镇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区间数TOPSIS的省际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秦阳 汪金燕 矫卫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5,共3页
文章针对以往评价研究中多采用实数指标进行决策的缺陷,将具有不确定的区间数TOPSIS模型和客观信息熵赋权方法进行结合,对我国30个地区的省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从结果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区间数... 文章针对以往评价研究中多采用实数指标进行决策的缺陷,将具有不确定的区间数TOPSIS模型和客观信息熵赋权方法进行结合,对我国30个地区的省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从结果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区间数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区间数TOPSIS 省际竞争力 评价
下载PDF
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夏建红 矫卫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71,共7页
以山东省经济数据为样本,解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的耦合效应。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协调度改善明显,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产业... 以山东省经济数据为样本,解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的耦合效应。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协调度改善明显,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拐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基于山东省域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与产业体系,以人才、创新与产业"立体化"建设为核心,重塑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耦合效应 产业“立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