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海外研究的张力语境、话语建构与理论反思
1
作者 薛念文 矫雨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现代化理论发端于西方。然而,近百年来西方现代化发展暴露出的诸多不可克服之矛盾,使部分海外学者的研究旨趣转向对“非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因而成为海外对华研究的重要面向。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萌发于对中... 现代化理论发端于西方。然而,近百年来西方现代化发展暴露出的诸多不可克服之矛盾,使部分海外学者的研究旨趣转向对“非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因而成为海外对华研究的重要面向。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萌发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之中现代化目标的关注,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深化。从仅仅将现代化作为中国发展的政治口号加以解析,到将“中国现代化”设置为研究议题,再到对所谓“威权现代化”话语的争论和反思;从以意识形态偏见为基点挖掘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利因素,到在现代化与自由化之辩中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必然性,再到对“中国模式”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印象。尽管其研究中意识形态的偏见与理论观点争辩一直存在,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讨论,拓展了现代化的理论范畴,亦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发展的畅想。审慎对待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注意其研究立场、方法和视角的变化,有利于深化现代化理论研究、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多元叙事、促进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海外中国研究 现代化理论
下载PDF
“中国债务陷阱论”海外涉华负面舆论的叙事批判
2
作者 薛念文 矫雨航 《媒介批评》 2024年第1期271-285,共15页
作为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参与。而自2017年起,国际舆论频繁地使用“中国债务陷阱论”等话语,肆意将“一带一路”倡议泛政治化、污名化,对“一带一路”倡... 作为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参与。而自2017年起,国际舆论频繁地使用“中国债务陷阱论”等话语,肆意将“一带一路”倡议泛政治化、污名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继续推进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事实上,“中国债务陷阱论”与其说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批判,不如说是一种由美化西方利益相关方生产、建构、传播的叙事,经由概念捕捉、语境抽离、事实裁剪、因果重构、隐喻生产、符号传播等环节,实现“中国债务陷阱论”叙事的概念化、叙述化与符号化。而这种虚幻妄构充分体现了经济叙事与政治叙事相嵌套、主权国家叙事与国际政治叙事相轮转、他者叙事与主体叙事相交融的本质与逻辑。因此,中国欲求破局,当首先还原语境,实现“债务陷阱”叙事解构;其次呈现事实,拓宽舆论反击的媒介阵地;最后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筑牢话语权建构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使“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债务陷阱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韩国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之建构与演变——以韩国广播公司(KBS)相关报道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震宁 矫雨航 姜龙范 《东疆学刊》 CSSCI 2021年第3期16-25,共10页
由韩国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入手,通过对韩国主流媒体KBS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归纳,将韩国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情况划分为热议期、冷淡期、焦虑期、暧昧期以及争议期五个阶段,并对韩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 由韩国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入手,通过对韩国主流媒体KBS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归纳,将韩国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情况划分为热议期、冷淡期、焦虑期、暧昧期以及争议期五个阶段,并对韩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韩国对华认知体现出消极与积极并存但总体上偏向消极的特征,且消极程度越来越深,这一变化趋势与中美利益摩擦不断深化有关。若想化解韩国媒体中的误解并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家形象 韩国 媒体
下载PDF
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协同体系的构建——以同济大学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葛畅 矫雨航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第6期52-57,共6页
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是高校建设推进“大思政课”的创新工作方式,是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服务社会需要、融入时代发展的重要实践。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面临内容逻辑碎片化、人员组织零散化、资源渠道分散化等现实困境。应从课程内容... 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是高校建设推进“大思政课”的创新工作方式,是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服务社会需要、融入时代发展的重要实践。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面临内容逻辑碎片化、人员组织零散化、资源渠道分散化等现实困境。应从课程内容供给、队伍素质提升、实践服务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协同体系,提高理论宣讲内容逻辑系统性、人员组织协同性、资源渠道整合性,切实发挥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团的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理论宣讲 大思政课 理论宣讲协同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