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
1
作者 石乃欣 杜雅薇 吴圣贤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目的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局方发挥》《丹溪心法》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遣方用药。结果“窠囊”理论始于... 目的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局方发挥》《丹溪心法》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遣方用药。结果“窠囊”理论始于宋代许叔微“痰成癖囊”之论,发展至元代由朱丹溪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理论,其以“痰瘀互结”为核心病机,“顺气化痰为先,导痰破瘀为要”为治疗大法。脉生痰核理论中痰核已成期(稳定斑块期)的核心病机为宿痰失道、痰瘀互结,此期因、机、论、治与朱丹溪“窠囊”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病机关键在于气、痰、血,气机郁滞、痰湿凝聚、血脉壅滞于颈部脉中,形成脉中之“窠囊”。以慢性病程、顽固性、难治性为致病特点,采用痰瘀同治、调气解毒之法,治以吴圣贤教授自拟方内消软脉汤,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在脉生痰核理论基础上以朱丹溪“窠囊”理论为指导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对临床认识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理论 脉生痰核 颈动脉粥样硬化 稳定斑块 痰瘀互结
下载PDF
内消软脉汤2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的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贺 吴圣贤 +4 位作者 姬寒蕊 樊钦华 石乃欣 杜雅薇 高树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853-1858,共6页
目的评价内消软脉汤2号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内消软脉汤2号颗粒剂... 目的评价内消软脉汤2号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瘀互结证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内消软脉汤2号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最大斑块的横切厚度、斑块面积,计算颈动脉狭窄率并评价临床疗效;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安全性指标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6.67%(12例/18例),对照组为77.78%(14例/18例),对照组较治疗组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斑块横切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颈动脉狭窄率、LDL-C、TG、TC、HDL-C、ALT、BUN及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S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内消软脉汤2号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均可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但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AST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痰核 内消软脉汤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