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之生存的文化观照──读马明奎长篇小说《归》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文化观照 文化精神 文化人类学 行为特征 知识分子 哲学小说 毛泽东思想 现实主义 人物塑造
下载PDF
独占红楼第一春——读林方直先生《〈红楼梦〉符号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
如果用常见的对学术著作评价的来评价林先生的《红楼梦符号解读》(以下简称《解读》),说这部论著是“红学”研究的扛鼎之作,或曰这部论著站到了“红学”研究的前沿等显然是笼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林先生的这部论著除了前边所述具有... 如果用常见的对学术著作评价的来评价林先生的《红楼梦符号解读》(以下简称《解读》),说这部论著是“红学”研究的扛鼎之作,或曰这部论著站到了“红学”研究的前沿等显然是笼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林先生的这部论著除了前边所述具有的学术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第一部用文学符号学研究《红楼梦》的学术新著.这就是说,“红学”这一领域虽然被人研究了二百来年了,但至今仍有未被开垦的“处土地”,林先生是一个拓荒者,他的《解读》是当之无愧的新开发.林先生以其深厚广博的中国文化功底从文学符号学这一视角,全方位地论析了《红楼梦》,通过对作品中那些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及其编码的解读、阐释,为我们辟出一个到处是奇境胜景,满眼是灵山秀水的“红学”新境界.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评:林先生把文学符号学首次运用到《红楼梦》的研究中,不仅成就卓越,同时创立了“一种中华文化学的新型态”——“红楼”符号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符号解读 贾宝玉 曹雪芹 文学符号学 “红学” 文化人类学 《石头记》 系统思维 中心人物
下载PDF
试论师专生的艺术教育
3
作者 石亚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6-50,共5页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专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现。调查表明:集宁师专(原乌盟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大部分缺少艺术素养,距“精于素质教育的人才”差距较大。今后应把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作为师专生的...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专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现。调查表明:集宁师专(原乌盟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大部分缺少艺术素养,距“精于素质教育的人才”差距较大。今后应把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作为师专生的一门课程。艺术教育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1)从审美角度把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生活审美;(3)中学语文教材及课堂教学的美学研究。实践课:开设一门实践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课题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 审美能力 艺术实践
下载PDF
“师专汉语文专业毕业生对教师角色适应的调查”中的几点感受
4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问卷调查.设计两种问卷:A、B.A卷由师专汉语文专业毕业生回答.涉及学制、中文系课程设置、职业技能、实习及职业道德、环境适应等七个部分:B卷由毕业生所在学校同行(语文教师)针对具体人作评价性回答.由职业道德、人... 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问卷调查.设计两种问卷:A、B.A卷由师专汉语文专业毕业生回答.涉及学制、中文系课程设置、职业技能、实习及职业道德、环境适应等七个部分:B卷由毕业生所在学校同行(语文教师)针对具体人作评价性回答.由职业道德、人际关系、环境适应、中文系教学、教育理论、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组成.二是以座谈形式调查,分别对毕业生及所在学校同行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教师角色 师专 汉语文 语文教师 职业技能 普通话 课程设置 中文系 中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渴望、呼唤与失望、判逆——《聊斋志异·石清虚》文化意蕴谈
5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原载《草原艺坛》1995年1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石头作为意象的在神话与传说中即已产生,如“女娲补天”、“望夫石”等。其后,石头反复呈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原型意象。如《水浒传》中的“石碣”;《西游记》中的仙石;《红楼梦》... 原载《草原艺坛》1995年1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石头作为意象的在神话与传说中即已产生,如“女娲补天”、“望夫石”等。其后,石头反复呈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原型意象。如《水浒传》中的“石碣”;《西游记》中的仙石;《红楼梦》中的“顽石”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灵的、有生命或灵魂的。《石清虚》也可看作众多以石头为意象的作品中的一篇。小说写这块奇石与爱石人邢云飞之间的离合悲欢,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苦苦寻求“知己”、深感“知己”难觅的“感士不遇情结”。联系蒲松龄一生的坎坷追求,就更能触摸到小说的这种深层意蕴。作者以清虚石象征“士”,邢云飞就是那“知己”,读这篇小说,仿佛可以听到蒲松龄及其他古代知识分子渴望“知己”的殷切呼唤。但另一方面,“士为知己者用(死)”这句话在司马迁笔下是具有孤愤、叛遂意味的,从他自身的遭遇和《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古代知识分子 文学作品 司马迁 《史记》 判逆 神话与传说 原型意象
下载PDF
古代文人失落心态的艺术写照——也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原载:《语文学刊》1995年1期 这是一篇带有商榷性质的论文。《名作欣赏》1994年第2期发表了一篇署名刘博的《抗音楚楚 悲心未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新解》,认为“秋思”“揭露”了“元朝社会黑暗腐朽,统治者昏庸暴戾,”并... 原载:《语文学刊》1995年1期 这是一篇带有商榷性质的论文。《名作欣赏》1994年第2期发表了一篇署名刘博的《抗音楚楚 悲心未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新解》,认为“秋思”“揭露”了“元朝社会黑暗腐朽,统治者昏庸暴戾,”并把作品中的意象大多坐实,如“老树”就是“古老的中华大地”;“枯藤”是统治阶级“吸血虫”“昏鸦”是“昏君”等。石亚川的文章认为:刘文所谓“新解”,实则犯的是诗歌鉴赏的旧错,即用古代正统的附会政治的方法从原则、概念出发,比附历史、牵合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人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写照 吸血虫 象征手法 统治阶级 古代诗歌 诗歌鉴赏 意象
下载PDF
试论师专生的艺术教育
7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专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现。调查表明:集宁师专(原乌盟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大部分缺少艺术素养,距“精于素质教育的人才”差距较大。今后应把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作为师专生的一门课...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专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现。调查表明:集宁师专(原乌盟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大部分缺少艺术素养,距“精于素质教育的人才”差距较大。今后应把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作为师专生的一门课程。艺术教育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块。理论:(1)关于审美地把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关于生活审美;(3)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及课堂教学的美学研究。实践课:开设一门实践课,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课题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 审美能力 艺术实践
下载PDF
强化技能 注重操作——集宁师专汉文系教育教学实习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是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师专汉语文毕业生对教师角色适应情况的调查”的研究论文。从一个师专生到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其角色转换的中介之一是教育教学实习。调查表明,集宁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角色,... 本文是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师专汉语文毕业生对教师角色适应情况的调查”的研究论文。从一个师专生到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其角色转换的中介之一是教育教学实习。调查表明,集宁师专汉文系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角色,但在实习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切实地使实习指导具有示范性、可操作性。严格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使实习这一中介环节成为角色转换的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实习 实习基地 强化 示范 操作
下载PDF
“发现学习”与讨论法
9
作者 石亚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88-91,共4页
发现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习者,而必须由学习者独立发现.高校文科教学中的讨论法属于发现学习的范畴,在常规的言语讲授教学方式中适量运用讨论课,会产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智力、培养能力... 发现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习者,而必须由学习者独立发现.高校文科教学中的讨论法属于发现学习的范畴,在常规的言语讲授教学方式中适量运用讨论课,会产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学习 讨论法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听鸟
10
作者 石亚川 《森林与人类》 1994年第5期25-26,共2页
塞上听鸟,最好从春天始。不过塞上的春天从不肯轻易光临,几经风沙大合唱的奏鸣,几经乍暖还寒的试探,先是在杨树榆树树冠上抹几缕褐色,随后才吝啬地在枝头点几点浅绿,再慢慢晕开,春天才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当小草的剑最先... 塞上听鸟,最好从春天始。不过塞上的春天从不肯轻易光临,几经风沙大合唱的奏鸣,几经乍暖还寒的试探,先是在杨树榆树树冠上抹几缕褐色,随后才吝啬地在枝头点几点浅绿,再慢慢晕开,春天才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当小草的剑最先刺破土地的甲胄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呼万唤始出来 鸟鸣 早雁 鸣声 母亲会 第一声 鸟声 大嗓门 秋夜 意得志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