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任任 王珊 +6 位作者 何颖 邹泽红 张可俊 李林梅 肖春梅 关志澳 陶爱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细胞来源肥大细胞的方法,为体外组胺激发试验提供试材。方法:采用白细胞介素3(IL-3)和干细胞因子(SCF)联合刺激小鼠骨髓细胞4、6周诱导其分化为肥大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成熟度,...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细胞来源肥大细胞的方法,为体外组胺激发试验提供试材。方法:采用白细胞介素3(IL-3)和干细胞因子(SCF)联合刺激小鼠骨髓细胞4、6周诱导其分化为肥大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成熟度,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表面FcεRⅠ和CD117表达情况,HistaReader 501组胺仪检测细胞脱颗粒能力。结果:诱导培养4、6周后的细胞为大小均一且具折光性的圆形悬浮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培养4、6周后的细胞胞核染为蓝色,胞质含有丰富的粗大紫红色颗粒,镜下统计成熟肥大细胞比例达85%以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发现培养4、6周后的细胞皆表达FcεRⅠ和CD117,其中培养6周的细胞FcεRⅠ表达水平更高;组胺仪检测培养6周的细胞发现,经浓度为100、500、1 000μmol·L-1的钙离子载体刺激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组胺释放量依次为3.86%、17.04%及23.47%(P<0.05),其脱颗粒具有钙离子载体浓度依赖性。结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可促进后期的组胺激发试验及Ⅰ型变态反应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骨髓 组胺检测 诱导培养 小鼠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区满春 曾敏怡 +4 位作者 石任任 陈靖 方劭桦 谢玮 冯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查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查阅1999年至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有关VTE的文献,对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 目的: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查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查阅1999年至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有关VTE的文献,对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高危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2篇,其中DVT相关80篇,PTE相关62篇;共计纳入患者9 049例,其中DVT患者6 296例,PTE患者2 753例。DVT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患肢肿胀(68.23%)、疼痛(61.68%)、浅静脉曲张(16.95%)、下肢活动障碍(12.96%);PT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61.00%)、胸痛(47.55%)、咳嗽(27.43%)、心率>100次/分(25.33%)等。DVT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92.72%)、手术(27.51%)、吸烟(18.56%)、心脏疾病(12.76%)、高血压(11.29%)、肿瘤(10.42%)等;PTE的危险因素则包括年龄>40岁(93.25%)、DVT史(33.97%)、心脏疾病(16.95%)、卧床(10.22%)、高血压(9.84%)。结论:通过了解VTE致病的危险因素,细致掌握具有一定特点的临床表现,可提高VTE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并可及早开展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佛山地区1696例儿童28种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石任任 叶智良 +2 位作者 岳梦婷 杨全 李相新 《现代医学》 2020年第8期1024-1031,共8页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儿童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分布特征,为食物不耐受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696例过敏性疾病或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14种主食及14种辅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儿童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分布特征,为食物不耐受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696例过敏性疾病或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14种主食及14种辅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2.0%,辅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2.7%;主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奶(71.5%)、鸡蛋(59.0%)、西红柿(51.1%)、小麦(36.1%)、鳕鱼(26.8%)和大豆(23.8%),辅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燕麦(22.2%)、芒果(19.9%)、橘子(18.0%)、菠萝(10.9%)和菠菜(8.3%);绝大多数主食和辅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总体上无性别差异(P>0.05),主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婴儿组最低,辅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幼儿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高阳性率主食中,婴儿组牛奶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4.8%,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及学龄儿童组鸡蛋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种高阳性率辅食中,婴儿组燕麦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芒果IgG抗体阳性率最高;燕麦、小麦IgG抗体阳性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佛山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现象较为普遍,关注婴儿牛奶、燕麦过敏,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鸡蛋过敏对儿童食物不耐受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