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黎艺强 刘行 +7 位作者 郭跃明 石伟哲 林雪梅 徐晨晨 韦胜 刘远忠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20,共12页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个医疗中心2004-2015年采用闭合复位术治疗的449例(522髋)DDH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6.3±5.1)个月。术前在骨盆正位X线片上评估脱位程度的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以及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术后测量第1、2、3、4年及末次随访时的AI、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Severin影像学评级以及是否接受二期骨盆截骨术,将患儿分成两组:SeverinⅠ、Ⅱ级为痊愈组,SeverinⅢ、Ⅳ级或接受了骨盆截骨术者为RAD组。利用Cox回归构建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22髋中,IHDI分型为Ⅱ型70髋(13.4%),Ⅲ型223髋(44.6%),Ⅳ型219髋(42%)。复位前410髋(78.5%)已出现股骨头骨化核。总体AVN(Ⅱ型以上)发生率为12.8%。痊愈组329髋(63%),痊愈时间(33.3±14.7)个月(8.4~111.4个月),93.6%(308/329)的痊愈患儿痊愈时间在术后5年以内。Cox回归分析显示,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复位年龄、当前AI、CEA、RI、AVN是DDH闭合复位术后累积痊愈概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上述影响因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该模型中所有因素的总分为-11~17分,对应痊愈概率为0.02~1.0。在该模型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1、2、3、4年总分小于2.5、1.5、2.5、1.5分时,患儿痊愈概率显著较高(81.4%~9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0.910,Kappa系数为0.497~0.618。相反,当总分大于1.5~2.5分时,RAD发生率显著升高,建议行骨盆截骨术。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痊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RAD,并指导骨盆截骨手术时机的选择。在该模型下,如果术后第1、2、3、4年时模型中所有因素总分大于2.5、1.5、2.5、1.5分,则RAD发生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治疗结果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异位骨化早期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伟哲 肖海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异位骨化(HO)为创伤、烧伤和整形手术等的严重后遗症,晚期可致关节活动受限。近年随着人工关节广泛应用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普及,HO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方法。该文就近年早期检测HO的血液指标... 异位骨化(HO)为创伤、烧伤和整形手术等的严重后遗症,晚期可致关节活动受限。近年随着人工关节广泛应用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普及,HO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方法。该文就近年早期检测HO的血液指标、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诊断 血液指标 影像学 基因
下载PDF
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鞠金勇 肖海军 +1 位作者 石伟哲 喻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就诊的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43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用锁定钢板固定,后踝用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就诊的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43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用锁定钢板固定,后踝用2~3枚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螺钉固定,固定三踝稳定踝关节,检查并修复损伤的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等。术毕外旋应力位透视,43例患者下胫腓联合间隙均〈5 mm,提示下胫腓联合稳定,故均未固定下胫腓联合。距骨前后平移试验阴性,提示踝关节稳定。定期随访,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对踝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4(16.0±0.5)个月,切口愈合时间8~15(12.3±1.4)d,全部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4.7±0.5)个月;Baird-Jackson踝功能评分84~98(96.4±5.6)分,其中优34例(79.1%),良5例(11.6%),可4例(9.3%),优良率达90.7%。结论切开复位及修复损伤韧带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能够稳定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后踝固定 韧带修复
下载PDF
聚氨酯胶黏剂的医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喻都 肖海军 石伟哲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63-66,共4页
聚氨酯胶黏剂因其优异的粘合性能,在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寻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粘合性、可降解、无不良反应、消毒灭菌、在存在水的环境下能继续保持粘合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点。该文综述了医用聚氨酯胶... 聚氨酯胶黏剂因其优异的粘合性能,在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寻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粘合性、可降解、无不良反应、消毒灭菌、在存在水的环境下能继续保持粘合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点。该文综述了医用聚氨酯胶黏剂在创伤敷料、骨粘合剂、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经皮给药系统、手术薄膜及医药包装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聚氨酯胶黏剂应用于医学中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胶黏剂 医用 进展
下载PDF
浅谈计算机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5
作者 石伟哲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1期99-100,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以往的教师传导知识为主导的模式逐渐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向过渡。而新课标的实施,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响应。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多数中学都应用了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使得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以往的教师传导知识为主导的模式逐渐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向过渡。而新课标的实施,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响应。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多数中学都应用了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使得网络信息成为当下学生们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而家庭电脑的逐渐普及,也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的宽泛。但是,在计算机环境下,学生们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诱导异位骨化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鞠金勇 肖海军 +1 位作者 石伟哲 喻都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前异位骨化(HO)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较高效的预防措施,抑制诱导HO形成的早期信号转导通路是预防的最佳选择。近年关于核因子-κB、骨形态发生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蛋白激酶B、神经P物质、Wnt、低氧诱导转录因子和单核苷酸多... 目前异位骨化(HO)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较高效的预防措施,抑制诱导HO形成的早期信号转导通路是预防的最佳选择。近年关于核因子-κB、骨形态发生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蛋白激酶B、神经P物质、Wnt、低氧诱导转录因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在诱导HO形成的信号转导通路中有新的研究进展。该文拟对诱导HO形成的信号转导通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核因子-ΚB 骨形态发生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跟腱异位骨化模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伟哲 肖海军 +1 位作者 薛锋 吴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通过观测创伤早期大鼠异位骨化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探讨MMP-9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的价值。方法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135.0±6.5)g,随机分为两组(n=66)。实... 目的通过观测创伤早期大鼠异位骨化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探讨MMP-9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的价值。方法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135.0±6.5)g,随机分为两组(n=66)。实验组通过钳夹并切断跟腱制备异位骨化模型,对照组仅暴露跟腱。术后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2、3、4、5、6、7、8d两组各取8只大鼠,取跟腱组织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取血清及跟腱组织分别行ELISA及RT-PCR检测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通过两组剩余10只大鼠术后5、10周x线片及术后10周组织学观察结果,诊断异位骨化形成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跟腱无明显变化,呈正常跟腱结构;实验组随时间延长,跟腱断端硬度逐渐增加,出现大量不规则结缔组织及软骨细胞,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深染阳性。各时间点实验组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根据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0周实验组大鼠跟腱组织均发生异位骨化,对照组均无异位骨化发生。结论在大鼠跟腱异位骨化早期,MMP-9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异位骨化 细胞外基质 大鼠
原文传递
内侧与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8
作者 石伟哲 肖海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外侧与内侧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AO分型中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6—2010-08,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内固定治疗60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采用胫...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外侧与内侧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AO分型中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6—2010-08,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内固定治疗60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30例(内侧组),采用胫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30例(外侧组)。记录并比较2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AOFAS评分、背屈活动范围、跖屈活动范围、短缩长度)及影像学指标(内翻畸形、外翻畸形、前向成角、后向成角)。结果内侧组获得随访平均14.8(12~18)个月,外侧组获得随访平均16.7(12~20)个月。内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内、外翻畸形,前、后向成角,背、跖屈活动范围,肢体短缩长度,以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内侧固定相对于外侧固定更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环境,具有创伤小、血运损伤小等优点。但是2种固定方法的短期疗效差异不大,临床治疗过程中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 A型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内侧固定 外侧固定
原文传递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异位骨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2 位作者 薛锋 石伟哲 赵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 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的作用,为临床选择预防异位骨化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90.0 ± 8.5) g,切断右后肢跟腱制备跟... 目的 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的作用,为临床选择预防异位骨化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90.0 ± 8.5) g,切断右后肢跟腱制备跟腱异位骨化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术后第1天开始,A、B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10 mg/ (kg·d),C、D组分别给予吲哚美辛2、10 mg/(kg·d),E组每天给予2 mL生理盐水,共10周。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5、10周摄右后肢侧位X 线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10周取右侧跟腱行组织学观察,并结合X线片结果评定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COX2和BMP-2在跟腱局部表达水平。 结果 实验期间共5只大鼠死亡,其中B组2只、C组1只、D组2只;其余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示B组跟腱组织体积最小、质地软,无软骨样组织;E组跟腱组织体积最大、质地硬,可见软骨样组织。 结合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0周A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80.0%(8/10),B组为25.0%(2/8),C组为88.9%(8/9),D组为50.0%(4/8),E组为100%(10/10);B、D组与E组比较(P=0.002,P=0.023)、B组与C组比较(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D组COX2表达量显著低于E组(P 〈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BMP-2表达量显著低于A、C、E组(P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按照10 mg/(kg·d)剂量给予塞来昔布能有效降低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大鼠
原文传递
尺骨鹰嘴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2 位作者 薛锋 张东 石伟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脱位的效果,对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手术治疗20例鹰嘴骨折-脱位,14例采用尺骨解剖钢板固定,6例使用张力带,5例在内固定后发现仍不稳定再加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20例获随访15~3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脱位的效果,对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手术治疗20例鹰嘴骨折-脱位,14例采用尺骨解剖钢板固定,6例使用张力带,5例在内固定后发现仍不稳定再加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20例获随访15~30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Broberg&Morrey评分:优6例,良5例,一般6例,差3例。15例出现关节异位骨化表现(75%),严重2例,中度5例,轻度8例。结论依据鹰嘴骨折一脱位类型与损伤机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治疗,有利于鹰嘴形态和力线以及肘部稳定性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很高。应当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骨折 脱位 尺骨解剖钢板 张力带 内固定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CHRNG基因新发变异致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1例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亦儒 农恬颖 +5 位作者 石伟哲 李建贵 丁雪娇 李粤 朱明伟 徐宏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1例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MP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8月19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就诊的1例MP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 目的探讨1例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MP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8月19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就诊的1例MP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为女性,11岁,因"发现脊柱侧弯8年,加重伴双肩不等高1年"就诊。WES检测结果提示其携带CHRNG基因c.55+1G>C纯合剪接变异,Sanger测序证实其父母均携带CHRNG基因c.55+1G>C杂合剪接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CHRNG基因c.55+1G>C变异在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HGMG等数据库中均未见收录。经Multain在线软件分析,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经CRYP-SKIP在线软件预测,该变异导致第1外显子潜在剪接位点激活与跳跃的概率分别为0.30与0.70。确诊患儿罹患MPS。结论CHRNG基因c.55+1G>C变异可能是本研究MP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 CHRNG基因 新变异 儿童
原文传递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焘 石伟哲 +3 位作者 聂钊源 丁雪 罗晓东 陈代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34-835,共2页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用捕鼠笼或鼠夹等方法在室内外捕捉老鼠。检查鼠心肺组织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检查3种鼠共113只,其平均感染率为26.55%。其中板齿鼠的感染率为29.41%(30/102),而小家...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用捕鼠笼或鼠夹等方法在室内外捕捉老鼠。检查鼠心肺组织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检查3种鼠共113只,其平均感染率为26.55%。其中板齿鼠的感染率为29.41%(30/102),而小家鼠、褐家鼠体内未能检查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属于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在当地板齿鼠是该虫重要的终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鼠类 感染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喻都 肖海军 +1 位作者 石伟哲 鞠金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7例。男2例,女5例;年龄61~83岁,平均74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1例;受伤至确诊时间4~12周,平均6.7周。肩关节...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7例。男2例,女5例;年龄61~83岁,平均74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1例;受伤至确诊时间4~12周,平均6.7周。肩关节恐惧试验及Dugas征阳性。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50.7±8.4)°,外展(44.5±3.3)°,外旋(35.8±4.8)°,内旋达T6、T11、L4各1例及T10、T12各2例。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51.2±8.3)分,Neer评分为(45.4±7.3)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肩关节均未出现再脱位。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恐惧试验及Dugas征均呈阴性,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达(117.5±13.1)°,外展(72.0±4.6)°,外旋(39.0±3.4)°,内旋达T6、T10、T12、L3各1例及T11 3例。除内旋(Ζ=—1.732,P=0.083)外,其余方向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46,P=0.000;t=—30.614,P=0.000;t=—2.802,P=0.031)。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4±4.3)分,Neer评分为(84.0±4.8)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6,P=0.000;t=—29.518,P=0.000)。结论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能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漂浮锁骨(附5例报道) 被引量:2
14
作者 喻都 肖海军 石伟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9期975-976,共2页
目的 探讨漂浮锁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04—2014-04对5例漂浮锁骨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行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克氏针固定胸锁关节;1例行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T形钢板固定胸锁关节。结果 术后X线... 目的 探讨漂浮锁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04—2014-04对5例漂浮锁骨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行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克氏针固定胸锁关节;1例行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T形钢板固定胸锁关节。结果 术后X线片示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复位满意。4例获得平均12(10-18)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疗效判定根据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例,良2例;根据Rockwood评分法进行评分,优2例,良1例,可1例。无感染、血气胸、内固定失效、再脱位发生。结论 用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克氏针或者T形钢板固定胸锁关节是治疗漂浮锁骨的有效方法,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锁骨 肩锁关节脱位 胸锁关节脱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1 位作者 薛锋 石伟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7期740-741,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T-LEP)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获随访8-24个月,平均16.5个月...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T-LEP)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累及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获随访8-24个月,平均16.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4周(7-14周)。3例出现术后切口红肿渗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定:优5足,良3足,一般1足。结论采用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骰关节的跟骨前部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能恢复跟骨前部的正常解剖形态,骨折固定牢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骰关节 桡骨远端T形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股骨头血管发育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剑平 黎艺强 +6 位作者 李敬春 袁哲 荀福兴 刘雁寒 石伟哲 刘远忠 徐宏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股骨头的血管发育,探讨股骨头血管发育对DDH闭合复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股骨头的血管发育,探讨股骨头血管发育对DDH闭合复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DDH患儿65例(72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6例;年龄为(17.8±7.1)个月,范围在4.3~33.5个月;左髋36例,右髋22例,双髋7例。术前、术后采用灌注磁共振成像(per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MRI)评估股骨头血管成熟度、血管数量以及股骨头灌注改变;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采用Kalamehi-MacEwen分级评估AVN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卡方检验等分析股骨头血管发育与AVN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患侧股骨头血管数量为(4.3±1.3)条,少于健侧的(6.1±1.1)条;术前患侧成熟型(Ⅲ型)血管数量为36髋(50.0%),少于健侧的50髋(8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闭合复位后63.9%(46/72)的患侧股骨头灌注部分减弱[B类,50.0%(36/72)]或整体减弱[C类,13.9%(10/72)],明显多于健侧部分减弱[B类,6.9%(4/58)]或整体减弱(C类,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骨化核的患儿股骨头灌注C类改变发生率为41.7%(5/12)明显高于有骨化核患儿的8.3%(5/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本组有33髋(45.8%)发生Ⅰ型及以上AVN。有21.2%(7/33)的AVN患儿股骨头灌注不变或增强(A类)改变,明显少于无AVN患儿的48.7%(19/3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有24.3%(8/33)的AVN患儿出现股骨头灌注整体减弱改变(C类),明显多于无AVN患儿的5.1%(2/3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头灌注改变、血管分型、Tönnis分度是术后AVN发生的风险因素。股骨头灌注变差、血管分型不成熟会显著增加AVN的发生率。结论DDH患儿患侧股骨头血管发育以及闭合复位术后股骨头灌注较健侧差。术前股骨头血管发育不成熟和术后股骨头血管灌注变差,是DDH闭合复位后AVN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闭合复位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原文传递
Salter截骨对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下肢运动学的影响
17
作者 荀福兴 黎艺强 +7 位作者 李敬春 许伏龙 邱晨光 吴剑平 石伟哲 袁哲 朱明伟 徐宏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7-834,共8页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患儿Salter截骨前后下肢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2016年...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患儿Salter截骨前后下肢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DDH闭合复位后RAD并施行Salter截骨术的患儿15例,其中女14例,男1例;患侧为左侧8例,右侧7例。患儿闭合复位时年龄为(15.8±3.0)个月,Salter截骨时年龄为(58.0±10.4)个月。另招募15例正常儿童作为步态分析的对照组,其中女6例,男9例;年龄为(69.2±20.4)个月。Salter截骨术前及术后1年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并行步态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Salter截骨患儿术前及术后与对照组之间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时空参数等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Salter截骨患儿术前和术后与对照组儿童关节运动角度差异。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Salter截骨术后AI为(14.9±1.9)º,较术前的(30.4±2.3)º显著减小;术后CEA为(35.7±8.6)º,较术前的(18.7±6.1)º显著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患侧骨盆内旋角度为(5.03±0.88)º,较术前显著增大;术后患侧骨盆上抬角度为(-1.38±0.98)º,较术前显著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时空参数中,Salter截骨术前和术后均为支撑相时间整体占比增加,承重反应期时间占比增加,单支撑相时间占比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术前患侧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大为(0.41±0.15)º,步长减短为(69.1±8.7)cm/m,术后患侧膝关节屈膝角度增大为(27.09±1.72)°。结论DDH闭合复位后RAD患儿行Salter截骨后步态明显改善。与截骨前相比,患侧骨盆冠状面上抬角度减小,横断面内旋角度增大,站立前中期内旋角度趋于正常。术后患儿需进行相应的髋外展肌、屈髋肌和外旋肌的锻炼以进一步矫正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术 SALTER截骨术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步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