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创面愈合和肢体肿胀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尚扣 刘建敏 石善秋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475-2479,共5页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创面愈合和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51例接受VSD治疗者纳入对照组,53例...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创面愈合和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51例接受VSD治疗者纳入对照组,53例接受VSD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 d、7 d后创面大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清肌红蛋白(Mb)、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肢体周径和全身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水平。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创口愈合率为(88.10±7.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6±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53±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8±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分别为(13.31±2.48)s、(30.48±3.94)s、(21.76±2.38)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1±3.34)s、(33.47±4.26)s、(25.46±2.9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CK分别为(154.93±16.14)μg/L、(219.53±22.31)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6±18.47)μg/L、(248.97±25.63)U/L,肢体周径为(14.32±1.65)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19±1.79)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N、CRP分别为(5.98±1.24)个/视野、(8.63±1.37)个/视野、(11.48±1.6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6±1.43)个/视野、(10.19±1.55)个/视野、(14.33±1.84)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能够促进毒蛇咬伤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肢体肿胀,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季德胜蛇药片 毒蛇咬伤 创面愈合 肢体肿胀
下载PDF
毒蛇咬伤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石善秋 周世泰 陈尚扣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370-2373,共4页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8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毒蛇咬...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8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毒蛇咬伤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血清CRP、IL-6、Cr、AL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RP、IL-6、Cr、ALT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RP、IL-6、Cr、ALT水平分别为(23.89±5.47)mg/L、(30.58±6.62)pg/mL、(127.31±20.24)μmol/L、(82.15±15.86)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0.42)mg/L、(7.21±1.58)pg/mL、(64.37±4.61)μmol/L、(21.74±5.9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组患者的血清CRP、IL-6、Cr、ALT水平明显高于重型组及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CRP、IL-6、Cr、ALT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IL-6、Cr、ALT水平与毒蛇咬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成正相关(r=0.763、0.721、0.796、0.813,P<0.05);未痊愈组患者的血清CRP、IL-6、Cr、ALT水平分别为(30.62±3.19)mg/L、(38.01±3.57)pg/mL、(159.13±12.24)μmol/L、(105.87±11.01)U/L,明显高于痊愈组的(22.85±2.43)mg/L、(29.44±3.04)pg/mL、(122.43±16.62)μmol/L、(78.51±8.3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IL-6、Cr、ALT联合评估毒蛇咬伤患者预后的AUC为0.910,高于四者单独评估的0.711、0.705、0.685、0.733(P<0.05)。结论毒蛇咬伤患者血清CRP、IL-6、Cr、ALT呈升高趋势,四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毒蛇咬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病情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肌酐 谷丙转氨酶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CRP、PCT、LDH、cysC水平与蜂螫伤后肾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尚扣 黄仁春 石善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胱抑素C(cysC)水平与蜂螫伤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n=38)与非AKI组(n=92)。在入...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胱抑素C(cysC)水平与蜂螫伤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n=38)与非AKI组(n=92)。在入院时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信息并行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CRP、PCT、LDH、cysC]检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LDH、cysC预测蜂螫伤患者并发AKI的价值,并将两组有差异的信息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量化赋值,明确蜂螫伤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蜂螫伤部位、合并疾病、蜂螫伤时间及PLT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胡蜂螫伤、伤后入院时间≥6h占比显著高于非AKI组,血清CRP、PCT、LDH、cysC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CRP≥6.285mg/L、PCT≥1.570ng/mL、LDH≥1482.175U/L、cysC≥1.430mg/L能够用于预测蜂螫伤患者并发AKI(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螫伤蜂种、伤后入院时间及血清CRP、PCT、LDH、cysC水平是蜂螫伤患者并发AKI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RP、PCT、LDH及cysC水平是蜂螫伤患者并发AKI的显著影响因素,且CRP≥6.285mg/L、PCT≥1.570ng/mL、LDH≥1482.175U/L、cysC≥1.430mg/L可预测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伤和蜇伤 肾/损伤 C反应蛋白质/血液 降钙素/血液 L-乳酸脱氢酶/血液 抑素类/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