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同一性的危机与中亚民族主义的认同困境 被引量:3
1
作者 石培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5-292,共8页
文化的同一性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民族国家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作保障,没有平等的公共文化、共享的权利、自由和资源等现代因子的注入,以一元化民族历史文化为诉求的民族认同不免会诱发民族主义的偏狭与自私,而单一的政治文... 文化的同一性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民族国家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作保障,没有平等的公共文化、共享的权利、自由和资源等现代因子的注入,以一元化民族历史文化为诉求的民族认同不免会诱发民族主义的偏狭与自私,而单一的政治文化所导向的国家认同也终究会走向裂变。当下中亚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正反映了原有的“苏联公民”的政治文化认同瓦解后,民族文化认同和宗教认同均无力回应国家现代化要求的困境。对多民族的中亚各国来说,建构以公共善优先为价值规范的国家认同不失为民族主义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同一性 认同 民族主义 公共善优先
下载PDF
试论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培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84-87,94,共5页
国民性改造思想在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从当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论证了改造国民性、提高中国国民整体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精心构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公民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德优先意识... 国民性改造思想在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从当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论证了改造国民性、提高中国国民整体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精心构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公民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德优先意识等要素为基本内涵的适应社会近代化需求的国民素质体系。梁启超所提出的国民性改造,实现人的近代化的设想在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闪耀着启蒙思想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国民性改造 人的近代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评析——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培玲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既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念设计和价值选择上 ,一方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立足点 ,另一方面又以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 ...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既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念设计和价值选择上 ,一方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立足点 ,另一方面又以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 ,将民主政治的建设置于人类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分析 ,努力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从而形成了现代性和民族性有机统一的中国民主政治的价值体系。正确评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内涵 ,对于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价值选择 现代民主政治
下载PDF
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培玲 《社科纵横》 200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症结所在。梁启超主张通过政治变革和文化改造 ,培养一代具有明确的国家认同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能力的新国民 ,引领中国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国家 公民意识
下载PDF
邓小平的现代化意识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培玲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意识 中国现代化 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外开放 机遇意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国际环境
下载PDF
现代性意蕴中的国家与社会:梁漱溟重建乡村社会的主旨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石培玲 许晓春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78,83,共5页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乡村向来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基本而又独特的单元,如何理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基在乡村,只有建立起农民自主的乡村组织,才能...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乡村向来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基本而又独特的单元,如何理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基在乡村,只有建立起农民自主的乡村组织,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培育起农民应对现代化挑战的能力;而保持乡村社会建设的相对独立性,造就农民自主、自觉的乡村社会则是构建现代国家的基础所在。梁漱溟所提出的以乡村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国家发展的独特构想为当下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 乡村社会 梁漱溟 “村学” 现代化
下载PDF
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人权意蕴
7
作者 石培玲 张建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
新民主主义宪政以实现全民性的民主政治为人权目标,针对中国社会阶级明显分化的现实,提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崭新理念;新民主主义宪政也为保障人权的实现进行了相应的政治秩序建构,事实上初步构建了让各阶级(阶层)各得其所... 新民主主义宪政以实现全民性的民主政治为人权目标,针对中国社会阶级明显分化的现实,提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崭新理念;新民主主义宪政也为保障人权的实现进行了相应的政治秩序建构,事实上初步构建了让各阶级(阶层)各得其所的政治秩序,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从人类宪政文明的大视野中认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人权价值及其时代局限,这对当前的民主政治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宪政 人权 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权利
下载PDF
全球化、多元性与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主旨探究
8
作者 石培玲 许若容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全球化潮流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正在冲击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体系,如何通过国家认同教育培育共同的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已成为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自觉与国家意识凝聚同时发生并在中国... 全球化潮流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正在冲击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体系,如何通过国家认同教育培育共同的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已成为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自觉与国家意识凝聚同时发生并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中走向成熟。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品质、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国家认同 教学主旨
下载PDF
“延安精神”的人文意涵
9
作者 石培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大公无私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平等和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对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提升,使'延安精神'具有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哲学和初步的...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大公无私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平等和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对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提升,使'延安精神'具有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哲学和初步的治国理念,'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尝试,其所彰显的民主、平等、公正、人民主权等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仍是我们当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10
作者 石培玲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全方位多层面的社会变迁运动,现代化在政治层面的重要特征就是政治民主化。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各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全方位多层面的社会变迁运动,现代化在政治层面的重要特征就是政治民主化。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各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卓越领导者,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理论,在深刻总结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国情的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状况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民主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思想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现代化建设 政治制度
下载PDF
梁启超自由主义经济观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秀芳 石培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3-76,共4页
梁启超从本世纪初中国的现实出发 ,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近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即确立规范的竞争机制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新式企业管理人才 ;改革政治体制 ,建立近代法治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 ,梁启超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推动其平稳健... 梁启超从本世纪初中国的现实出发 ,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近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即确立规范的竞争机制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新式企业管理人才 ;改革政治体制 ,建立近代法治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 ,梁启超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推动其平稳健康发展 ,这些观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自由竞争 近代经济 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经济观 中国 经济发展 经济思想
下载PDF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12
作者 石培玲 周雨琳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5-72,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任务。对于贫穷落后而又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走向工业化,更是如何从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任务。对于贫穷落后而又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走向工业化,更是如何从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上走出中国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通过合作化奠定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基础、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等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这一系列思考的独特贡献在于,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立足点,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国家工业化的大战略中,并从两者协调发展的意义上确立了中国的现代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业现代化 工农业协调发展
下载PDF
抗战时期习仲勋对绥德分区乡村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历史经验
13
作者 石培玲 李丹丹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是拱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1940年后分区一直面对着落实减租减息政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正以夯实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等问题。1943年初习仲勋赴任绥德后,领导分区开展了减租...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是拱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1940年后分区一直面对着落实减租减息政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正以夯实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等问题。1943年初习仲勋赴任绥德后,领导分区开展了减租保佃、冬学运动、南下移民和文艺下乡等一系列乡村建设工作,涌现出以“郝家桥经验”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典范,极大地改善了绥德乡村的面貌。习仲勋在绥德的乡村建设实践,不仅兑现了他“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承诺,而且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未来新社会的图景,其中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立场和战略远见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绥德分区 乡村建设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以多样性资源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培玲 杨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72-75,共4页
实践教学要避免简单化倾向,充分运用多维教学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整体性地运用多维教学资源展开问题探究,不仅是落实“八个相统一”原则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大历史视野和整体性思维方法的要求。基于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 实践教学要避免简单化倾向,充分运用多维教学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整体性地运用多维教学资源展开问题探究,不仅是落实“八个相统一”原则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大历史视野和整体性思维方法的要求。基于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虑,提出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并运用多样性资源阐释实践主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多样性资源 整合
下载PDF
微视频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价值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培玲 朱婷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8期58-61,共4页
在自媒体蓬勃兴起的条件下,微视频在思政课中的运用频次日渐增多,同时借助实践教学的助推,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微视频以其独特精练的"话语"呈现方式和身处其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刷新了对思政课的表达和记录方式,呈现出对传统文... 在自媒体蓬勃兴起的条件下,微视频在思政课中的运用频次日渐增多,同时借助实践教学的助推,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微视频以其独特精练的"话语"呈现方式和身处其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刷新了对思政课的表达和记录方式,呈现出对传统文本的比较优势。本文以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微视频拍摄为例,分析了作为自媒体的微视频的一体两面,即它虽然以影像生成了对纲要课教学目标的表达和理解,为课程增添了活力,但也存在着历史认识碎片化、缺乏问题意识和同质化的局限。因此,若想发挥微视频在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就必须提升微视频的创作质量。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主题有长期的思考和准备,从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上帮助学生写好脚本并把握好镜头的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纲要课实践教学 价值 优化
下载PDF
试论梁漱溟的抗战建国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培玲 《唐都学刊》 1995年第4期67-70,共4页
抗战时期是梁漱溟一生思想和政治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他对中国社会问题认识的一个转变时期。从团结抗战的大局出发,梁漱溟以"社会改造"和"民族自救"为宗旨,提出了一系列救国主张,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以农村动员为持久抗战之... 抗战时期是梁漱溟一生思想和政治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他对中国社会问题认识的一个转变时期。从团结抗战的大局出发,梁漱溟以"社会改造"和"民族自救"为宗旨,提出了一系列救国主张,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以农村动员为持久抗战之基础,以政治民主化推动各党派的联合,共同对敌,实现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一思想主张体现了其新儒家文化观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造 民主自救 民主政治 乡村改革 民族解放 中国 抗战建国理论 梁漱溟
全文增补中
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培玲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1,共5页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德"观念的缺乏不仅对民众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阻碍着现代意义上的团体生活的发生。因此,他主张通过"乡村自治"...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德"观念的缺乏不仅对民众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阻碍着现代意义上的团体生活的发生。因此,他主张通过"乡村自治"的方式造就团体生活的必备品德,使农民在获得现代性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素质,依靠公德的柔性力量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对传统道德力量的过度自信及趋利避害的考量,使他在维系团体生活的价值取向上终究未能摆脱向传统儒家伦理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德 团体组织 乡村自治 伦理情谊
原文传递
民族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谐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培玲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民族意识的兴起是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它在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聚合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多民族国家国内治理的中心议题:如何保持民族文化归属感与共享的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和谐共生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基于学理层... 民族意识的兴起是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它在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聚合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多民族国家国内治理的中心议题:如何保持民族文化归属感与共享的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和谐共生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基于学理层面的回答均显露了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民族意识的产生大多与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相关,多民族国家应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建立公正的利益调适机制,保障各民族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合理权益的实现,以造就国家认同的合法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民族群体利益 国家认同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的现代国家观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培玲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5,共6页
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观念的成熟,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社会各阶层和党派在阐释中华民族理念时开始聚焦于民族与国家互动关系的思考;民主政治的诉求日益强烈,成为与民族独立并行不悖的时代主题... 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观念的成熟,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社会各阶层和党派在阐释中华民族理念时开始聚焦于民族与国家互动关系的思考;民主政治的诉求日益强烈,成为与民族独立并行不悖的时代主题;广大民众的政治能力在全民族抗战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而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则为现代国家的建构积淀了深厚的精神底蕴。抗战的历史环境所培育的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思想、民族独立思想和民主政治理念为战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民族共同体 民主政治 新民主主义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