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肝冷缺血时间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孙延东 王峰 +6 位作者 徐庆国 张良灏 李新强 石尚亨 刘欢 姜鹏 蔡金贞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23-727,共5页
目的分析供肝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45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CIT不同,分为CIT>5 h组(218例)... 目的分析供肝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45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CIT不同,分为CIT>5 h组(218例)和CIT≤5 h组(238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对比分析2组受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无肝期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第1~7天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ICU时间、肝功能水平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6例肝移植受者中,407例(89.3%)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供肝CIT中位数为309 min。CIT≤5 h组和CIT>5 h组手术时间[(446.3±76.8)min比(526.0±98.1)min]、无肝期时间[(51.9±13.3)min比(62.6±18.9)min]、术中输注红细胞量[(7.3±5.8)U比(10.0±6.87)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IT>5 h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15.9)d和22.7%(54/238),较CIT≤5 h组(27.1±13.0)d和12.4%(27/218)长且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和0.004)。与CIT≤5 h组相比,CIT>5 h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和P=0.001);术后第2、5、6、7天ALT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6、0.015和0.011);术后第2~6天AST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4、0.035、0.029和0.019);术后第2~7天TB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4、0.030、0.039、0.027和0.009)。CIT≤5 h组和CIT>5 h组受者肝功能水平恢复正常参考值时间分别为(10.0±3.2)d和(10.7±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供肝CIT延长会加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损伤,不利于肝移植受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冷缺血时间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试验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供肝质量价值初探
2
作者 石尚亨 王建红 +4 位作者 王淑贤 王利江 王峰 关鸽 臧运金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试验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技术评估供肝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的21例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肝获取前均于本院ICU完成ICG...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试验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技术评估供肝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的21例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肝获取前均于本院ICU完成ICG试验和2D SWE检查。根据受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将6例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受者列为观察组,将15例早期肝功能正常受者列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者年龄和移植前末次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供肝冷缺血时间、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吲哚菁绿血浆清除率(ICG-PDR)和杨氏模量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末次Child-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CG试验、2D SWE及2D SWE联合ICG试验对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8±13)岁和(5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供者供肝ICG-R15分别为(5.5±3.0)%和(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P<0.05);ICG-PDR分别为(21±5)%/min和(24±4)%/min,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0±1.3)kPa和(3.9±2.6)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5和-0.930,P均>0.05)。ICG-R15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PDR为0.789(95%CI:0.513~1.000,P<0.05),2D SWE为0.756(95%CI:0.5392~0.9719,P>0.05),ICG-R15联合ICG-PDR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R15及ICG-PDR联合2D SWE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08~1.000,P<0.05),最佳阈值为ICG-R15=4.15%,ICG-PDR=21.7%/min,杨氏模量值=3.00 kPa,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结论 ICG试验联合2D SWE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优于2D SWE或ICG试验,且具有无创、简便和可定量评估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肝质量 吲哚菁绿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利江 庄立琨 +7 位作者 杨通旺 刘建玉 石尚亨 沈昀泰 华向伟 刘鹏 赵鹏 臧运金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探讨海藻糖是否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数字随机分为无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海藻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90 min后于再灌注的0h和6h,收集血液和肝组织,通过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 目的探讨海藻糖是否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数字随机分为无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海藻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90 min后于再灌注的0h和6h,收集血液和肝组织,通过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炎症因子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AML12小鼠肝细胞系构建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细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给予的海藻糖浓度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无海藻糖,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内动物实验显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组ALT、AST及TNF-α、IL-1β和IL-2等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且肝组织发生坏死;而在给予海藻糖处理后,ALT、AST、TNF-α、IL-1β和IL-2等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且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活化的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升高。结论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炎症发生和抑制Caspase-3的活化并促进Bcl-2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藻糖 凋亡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