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0、TNF-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石庆凤 曾维群 +10 位作者 陈敏 石统东 彭明利 胡鹏 胡怀东 陈学华 孙航 郭晖 唐开福 刘杞 任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3,317,共4页
目的研究IL-10和TNF-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5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培养获得DC组。培养期间用IL-10刺激的为imDC组;TNF-α刺激的为mDC... 目的研究IL-10和TNF-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5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培养获得DC组。培养期间用IL-10刺激的为imDC组;TNF-α刺激的为mDC组;先后用IL-10、TNF-α刺激的为imDC+TNF-α组。各组收获细胞后分别检测反映DC成熟度的各种分子及其体外诱导的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源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常规培养的DC在数量,HLA-DR、HLA-A、B、C和CD86表达,IL-12p70分泌及其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均低于健康者组(P<0.01)。源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mDC与健康者mDC表达的HLA-DR、HLA-A、B、C和CD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mDC诱导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分泌的IL-12p70均明显增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imDC的HLA-DR、HLA-A、B、C和CD86低表达,分泌的IL-12p70极低,不能强烈激活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与D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TNF-α刺激后HLA-A、B、C,HLA-DR,CD86仍低表达,分泌的IL-12p70和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仍较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的上清夜中IL-21的ELISA检测值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培养的DC在数量和功能上低于健康者。TNF-α可促进常规培养的DC成熟为mDC、IL-10可抑制DC成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同健康者一样可进行有效的调控,分化成熟后功能强于健康者常规培养的DC,或可提高自体DC治疗性疫苗在不同免疫状态下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庆凤 陈敏 +8 位作者 曾维群 彭明利 胡鹏 胡怀东 陈学华 孙航 唐开福 刘杞 任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1-822,共2页
目的研究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方法抽取健康对照者(A组)、HBV无症状携带者(B组)外周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用TNF-αI、L-10分别和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mDC)、不成熟树突状... 目的研究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方法抽取健康对照者(A组)、HBV无症状携带者(B组)外周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用TNF-αI、L-10分别和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mDC)、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作组内对照。imDC组加入TNF-α刺激,检验imDC的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反映树突状细胞成熟度的各种分子。结果A、B组内mDC细胞膜表达HLA-DR,HLA-ABC分子,分泌的IL-12p70与imDC、DC、imDC+TNF-α组相比明显增加;A、B组间mDC的HLA-DR,HLA-AB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IL-12p70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DC的HLA-ABC、HLA-DR低表达,IL-12p70分泌也较低,与本组内DC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imDC的HLA-DR,HLA-ABC低表达,IL-12p70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DC加入TNF-α后HLA-ABC、HLA-DR仍低表达,IL-12p70分泌低于本组内D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A、B组,TNF-α均有效促进DC成熟为mDC,IL-10均抑制DC的成熟,不受A、B组细胞来源影响。mDC分泌大量IL-12p70,并在B组低于A组,说明B组mDC存在一定的功能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抑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树突状细胞成熟及CD4^+/CD8^+T细胞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庆凤 张颖新 +5 位作者 宋吉奎 袁建国 李庆方 赵红奎 曾维群 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树突状细胞成熟及CD4+/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抽取前列腺素E1治疗10 d前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贴壁培养获得PBMC,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重...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树突状细胞成熟及CD4+/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抽取前列腺素E1治疗10 d前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贴壁培养获得PBMC,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加或不加前列腺素E1刺激培养8 d获得树突细胞(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达的HLA-DR、CD83、CD86,ELISA测定分泌的IFNγ、IL-12p70。悬浮T细胞部分检测CD4+/CD8+T细胞比例及其细胞表面CD69、HLA-DR表达;部分经IL-2培养,用于检测DC体外诱导的T淋巴细胞毒活性。结果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对患者CD4+/CD8+T细胞比例无明显影响,可抑制CD4+/CD8+T细胞活化分子CD69、HLA-DR的表达;前列腺素E1体外培养的DC低表达HLA-DR、CD83、CD86,分泌IFNγ、IL-12p70均下降,体外诱导的自体淋巴细胞毒活性减弱,与未加用前列腺素E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抑制CD4+/CD8+T细胞活化;体外培养可抑制DC成熟,诱导减弱自体淋巴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细胞
下载PDF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HLA-DR的表达
4
作者 石庆凤 宋吉奎 +4 位作者 张颖新 袁建国 王思奎 李庆方 赵红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85-1287,1300,共4页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前、中、后期CD4+/CD8+T细胞的活性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患者隔日1次干扰素5 MU肌注,共24周。抽取干扰素α-2b治疗前,治疗1、4、12、24周的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前、中、后期CD4+/CD8+T细胞的活性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患者隔日1次干扰素5 MU肌注,共24周。抽取干扰素α-2b治疗前,治疗1、4、12、24周的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T细胞表面CD69、HLA-DR的表达。结果干扰素α-2b治疗结束,HBV DNA含量转阴者12例(37%),其中HBeAg、抗-HBe血清转换5例(16%);12例治疗无效(37%)及8例HBV DNA抑制(25%)。HBV DNA转阴者治疗前,治疗1、4周时CD69、HLA-DR表达率较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转阴者治疗后1周时,CD69、HLA-DR表达率最高;4周时CD4+/CD8+T细胞的CD69、HLA-DR表达率较前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率;12周时CD69、HLA-DR表达率较前更下降,与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CD69、HLA-DR表达率最低,与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分子CD69、HLA-DR的表达,对干扰素α-2b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T淋巴细胞 CD69抗原 HLA-DR抗原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Ag85A/hsp70嵌合DNA疫苗的免疫效应研究
5
作者 石庆凤 钟森 +2 位作者 邓存良 史小玲 王明勇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疫苗的免疫效应。方法:昆明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neo组,BCG组,hsp70与Ag85A联合组,Ag85A/hsp70组,每组10只。两次加强免疫后,检测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测得各组IFN-γ依次... 目的:比较不同疫苗的免疫效应。方法:昆明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neo组,BCG组,hsp70与Ag85A联合组,Ag85A/hsp70组,每组10只。两次加强免疫后,检测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测得各组IFN-γ依次为:471.5±76.8pg/ml、574.4±48.5pg/ml、630.0±60.5pg/ml、815.8±119.4pg/ml、822.8±106.7pg/ml;测得各组IL-2依次为:37.5±5.4pg/ml、39.0±7.9pg/ml、49.3±8.2pg/ml、58.8±14.1pg/ml、73.5±17.6pg/ml。嵌合DNA疫苗组与前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免疫组与BCG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g85A/hsp70嵌合DNA疫苗能刺激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效应最强。编码不同抗原基因的多个质粒联合免疫与BCG免疫相比免疫效应更强,也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疫苗 DNA 抗原85A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嵌合DNA疫苗HSP70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石庆凤 钟森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年第5期292-294,共3页
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70(HSP70)具有明显的免疫佐剂效应,进化保守,无种属靶向特异性,作为免疫优势抗原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嵌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嵌合DNA疫苗HSP70是最有希望的新疫苗之一。
关键词 HSP70 DNA疫苗 嵌合 靶向 新疫苗 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70 免疫佐剂 免疫效果 诱导
下载PDF
10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燕平 刘凤华 +2 位作者 石庆凤 赵洪奎 王思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对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伴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06例ACLF伴H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好转组(n=15)和恶化组(n=91),将两组患者... 目的对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伴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06例ACLF伴H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好转组(n=15)和恶化组(n=91),将两组患者的单因素指标:年龄、性别、实验室指标[TBil、Alb、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E分期及并发症[持续性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腹水、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血浆置换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LT、PTA、HE分期、H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43、0.000、0.003);性别、年龄、持续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感染、SBP、腹水、TBil、Alb、AST、血浆置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TA、HRS、HE分期对ACLF伴HE患者的预后有意义,回归系数分别为-0.097、2.279、1.873,P值分别为0.025、0.007、0.000,优势比(OR值)分别为0.908、6.510、9.764。结论 HE分期、HRS、PTA是ACLF伴H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TA越低、HE分期越高,出现HRS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LOGISTIC 模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γ-IFN、HA、LN和PCⅢ在肝炎肝纤维化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传敏 石庆凤 +1 位作者 汤守兵 陈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γ-IFN)与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前Ⅲ胶原(PCⅢ)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96例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 目的探讨乙型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γ-IFN)与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前Ⅲ胶原(PCⅢ)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96例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组16例,慢性肝炎轻度组18例,慢性肝炎中度组21例,肝炎性肝硬化17例,慢性肝炎重度组24例。另取20例体检肝功能正常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观察六组对象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和肝功能等指标,并比较不同类型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不同组别的肝炎患者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肝炎病情的不断加重IL-1β、LN、HA、PCⅢ水平不断增高,γ-IFN水平不断下降(P<0.05)。不同肝炎严重程度疾病间的肝功能指标比较,急性肝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对象(P<0.05);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逐渐升高,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降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的IL-1β、LN、HA、PCⅢ显著地升高,γ-IFN显著地降低(P<0.05)。γ-IFN与HA、PCⅢ呈显著的负相关,IL-1β与HA、PCⅢ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LN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β、γ-IFN与肝损伤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LN、HA、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因此,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γ-干扰素 层黏蛋白 透明质酸 前Ⅲ胶原
下载PDF
c-myc和c-fos的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传敏 李新宇 +1 位作者 石庆凤 陈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3-435,439,共4页
目的:探讨c-myc和c-fos的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c-myc和c-fos编码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c-myc和c-fos均无阳性表达,而肝癌、... 目的:探讨c-myc和c-fos的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c-myc和c-fos编码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c-myc和c-fos均无阳性表达,而肝癌、癌旁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c-myc和c-fos表达。c-myc在癌组织表达率为51.43%(36/70),癌旁组织表达率为34.29%(24/70),c-fos在癌组织表达率为20.00%(14/70),癌旁组织表达率为7.14%(5/7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发现,肝癌组织中c-myc和c-fos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一种基因的表达会导致另一种基因表达的升高。c-myc和c-fos癌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但与HCC的分化程度、UICC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基因c-myc、c-fos表达增强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MYC C-FOS
下载PDF
化痰祛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常云 郭彦敏 +1 位作者 聂宝增 石庆凤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祛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化痰祛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另设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重、影像学变化,检测肝功能与血脂(TG、TC、HDL、LD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52.5%,...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祛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化痰祛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另设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重、影像学变化,检测肝功能与血脂(TG、TC、HDL、LD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52.5%,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脂含量下降,肥胖者体重得到有效控制与减轻,声像图也显示肝脏质地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祛脂汤对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肝功能、控制体重,降低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脂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健康教育干预在红外线治疗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石庆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0158-0160,共3页
研究分析对行红外线治疗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8月10日至2021年9月11日,采集20例样本,平均方式行组别分配,参比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比对。结果:疾病认知水平、诊疗依从性、生存质量... 研究分析对行红外线治疗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8月10日至2021年9月11日,采集20例样本,平均方式行组别分配,参比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比对。结果:疾病认知水平、诊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疾病症状评测得分、护理满意度等,行数据比较,均以观察组具备优势(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行红外线治疗期间,采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可对患者诊疗依从性、生存治疗做到有效引导,改善其疾病症状,干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红外线治疗 阴道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A/HSP70 DNA疫苗的真核表达与免疫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庆凤 钟森 +6 位作者 陈增刚 邓存良 张建军 史小玲 王明勇 陈枫 向光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DNA疫苗 免疫效应 效应研究 真核表达 卡介苗(BCG) 结核病防治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PCI-neo HSP70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庆凤 任红(审校) 唐开福(审校)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γδT细胞是皮肤表皮内淋巴细胞和粘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签,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γδT细胞是皮肤表皮内淋巴细胞和粘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签,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尽管γδT细胞在人类庞大复杂的免疫体系中数量较少,但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疾病
原文传递
HBcAg和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石庆凤 刘琛志 +4 位作者 袁建国 李庆方 曾维群 陈敏 任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8期755-757,共3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s B e antigen,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血淋巴细胞,将贴壁细胞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s B e antigen,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血淋巴细胞,将贴壁细胞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至第7天,将树突状细胞分为HBcAg组、HBeAg组和树突状细胞对照组,分别加入HBcAg、HBeAg对树突状细胞刺激培养至第10天,检测刺激培养后细胞表型与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对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淋巴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 HBcAg组、HBeAg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HLA-ABC)水平和分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cAg组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分子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12p70及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毒活性与HBe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cAg和HBeAg可增加人树突状细胞表达成熟活化的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庆方 高爱荣 +2 位作者 石庆凤 崔燕平 刘雪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IL-18的变化与丙型肝炎患者病程发展的相关性,以了解患者免疫状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医院就诊的63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IL-18的变化与丙型肝炎患者病程发展的相关性,以了解患者免疫状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医院就诊的63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症状分为3组,无临床症状组20例,慢性丙型肝炎轻度组25例,慢性丙型肝炎中重度组18例,另选健康志愿者21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2及IL-18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L-6、IL-12及IL-18水平轻度及中重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临床症状组相应细胞因子水平也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2/IL-6的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但无临床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12、IL-6、IL-18水平与AL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4、0.583、0.549(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2与IL-6比例失衡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相关,患者血清中IL-12、IL-6及IL-18细胞因子与肝脏炎症相关,水平越高肝脏炎症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转染L0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HLA-A,B,C和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B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敏 彭明利 +1 位作者 石庆凤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 以双拷贝HBV全基因质粒pEcob6转染非癌性肝源细胞株L02细胞建立有HBV分泌的细胞转染模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及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B分子,分析HBV对肝细胞HLA-A,B,C和MICA/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EcoRⅠ酶切掉pEcob... 目的 以双拷贝HBV全基因质粒pEcob6转染非癌性肝源细胞株L02细胞建立有HBV分泌的细胞转染模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及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B分子,分析HBV对肝细胞HLA-A,B,C和MICA/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EcoRⅠ酶切掉pEcob6的HBV基因并连接,构建无HBV基因的对照空质粒;用脂质体法以pEcob6或空质粒与pcDNA3.1-neo-共转染L02细胞株,筛选抗性细胞株并稳定传代;用Abbott EIA试剂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和(或)细胞的HBsAg、HBcAg和HBeAg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和MICA/B分子的表达,分析两种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G418抗性克隆筛选,pEcob6稳定转染细胞株(L02-HBV)的上清液HBsAg和HBeAg可达24.78 (S/N)和4.117(S/N),HBV DNA为9.67×10^4拷贝/ml;而对照空质粒转染细胞株(L02 mock)和L02的表达均为阴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02-HBV细胞内的HBsAg强表达于细胞质内,而HBcAg弱表达于胞核或胞质内。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L02和L02-mock细胞有HLA-A,B, C的表达,基本无MICA/B的表达,L02-HBV细胞HLA-A,B,C和MICA/B的表达均增强,差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HBV全基因质粒转染L02细胞经筛选、克隆、传代,可获得有HBV相关抗原表达及HBV DNA分泌的细胞模型。HBV基因的转录或复制可增强肝细胞株L02的HLA-A-A,B,C及MICA/B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的免疫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转染 HLA抗原 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研究
17
作者 王思奎 石庆凤 +5 位作者 王伟红 袁建国 宋吉奎 管姗 查岩 王凯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0-623,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也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也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以及DC分泌的IFN-7、IL-12、IL-18等细胞因子,反映了DC的分化成熟程度。我们利用IL-10、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分别培养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静脉血的贴壁单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分化 患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 抗原呈递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