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控释肥用量与种植密度对稻田免耕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志斯 马全姿 +2 位作者 陈辉云 范大泳 雷建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以甜玉米桂星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金正大控释肥(20-10-11)用量(A)为主处理、设4个水平,种植密度(B)为副处理、设4个水平,探讨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秋稻田免耕鲜食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 以甜玉米桂星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金正大控释肥(20-10-11)用量(A)为主处理、设4个水平,种植密度(B)为副处理、设4个水平,探讨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秋稻田免耕鲜食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到12 000 kg以上的处理有6个,分别为A4B3、A4B4、A3B3、A3B4、A4B2、A3B2,结合产量、农艺性状及肥料投入多方面考虑,建议在生产上以A3B3处理(肥料600 kg/hm2,密度57 000株/hm2)为最佳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免耕玉米 缓控释肥 施肥量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桂北地区春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志斯 陈辉云 +1 位作者 马全姿 秦建桂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4期9-10,共2页
以当地常用玉米品种玉美头105和花生品种桂花26号为材料,设置8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模式的综合产值。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对花生的农艺性状... 以当地常用玉米品种玉美头105和花生品种桂花26号为材料,设置8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模式的综合产值。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对花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不同间作模式间玉米产量除了2∶6模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花生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随之所占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综合产值分析,各种间作模式的总产值均低于花生纯种,但均高于玉米纯种,除了纯种花生外,总产值最高的是1∶4模式,达31 657.8元/hm2,其次是2∶6模式(31 266.0元/hm2)。为了保证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玉米地的产值,最佳的间作模式为1∶4,即1行玉米+4行花生的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模式 产值
下载PDF
不同株型玉米适宜种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辉云 范大泳 +2 位作者 石志斯 马全姿 秦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773-577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当地3个不同类型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种不同种植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观察记录其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均以...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当地3个不同类型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种不同种植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观察记录其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均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最佳;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单行单株种植的产量最高,单行双株种植的产量次之;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模式的产量最高。[结论]平展型玉米品种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种植;半紧凑型品种和紧凑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建议在轻简栽培中,玉米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模式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优质厚皮甜瓜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卢景润 刘助生 +4 位作者 范大泳 黄丽秀 周思菊 石志斯 杨艺玲 《南方园艺》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从设施和品种选择、壮苗的培育、幼苗定植、大棚建设及棚内土肥水、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爪果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在桂北生态区利用设施栽培优质厚皮甜爪的技术。
关键词 桂北 厚皮甜爪 优质 设施栽培
下载PDF
桂北设施栽培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景润 刘助生 +3 位作者 范大泳 莫千持 黄丽秀 石志斯 《南方园艺》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通过植株生育期、田间主要性状、果实外观和内质等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适合桂北生态区设施栽培的优质厚皮甜瓜品种,2010年对13个厚皮甜瓜引进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翠甜、天仙2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果实外观与果肉品质口感俱佳,抗病性... 通过植株生育期、田间主要性状、果实外观和内质等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适合桂北生态区设施栽培的优质厚皮甜瓜品种,2010年对13个厚皮甜瓜引进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翠甜、天仙2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果实外观与果肉品质口感俱佳,抗病性强,适合在桂北生态区推广种植;橙露可作为晚熟品种于夏秋茬采用嫁接苗、无土基质方式栽培;京玉5号、白流星、京玉月亮品质较好,外观美丽,可作为高档礼品甜瓜、观光采摘及个性化栽培;天蜜肉质特别柔软,不适合桂北地区大多数消费者的口感习惯,建议根据不同销售市场需要有选择栽培。其余品种含糖量较低、口感偏淡,不太适合桂北生态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 厚皮甜瓜 比较试验 设施栽培
下载PDF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全姿 石志斯 +2 位作者 陈辉云 莫云锦 张宗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25-26,28,共3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24个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当地(桂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桂林地区种植与推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其相...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24个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当地(桂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桂林地区种植与推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单穗粒重0.890 0、穗长0.741 0、穗粗0.758 5、秃尖长0.704 5、穗行数0.709 5、行粒数0.661 3、百粒重0.739 4、出籽率0.720 9、株高0.743 7、穗位高0.726 3、生育期0.761 4;关联序为:单穗粒重>生育期>穗粗>株高>穗长>百粒重>穗位高>出籽率>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单穗粒重、生育期的选择,兼顾其他性状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进而选择单穗粒重较重、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桂林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程芳丽 马全姿 +3 位作者 莫云锦 候定基 石志斯 陈辉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以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桂林点)15个糯玉米参试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 以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桂林点)15个糯玉米参试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长>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苗-采收>秃尖长>鲜出籽率。由此得出,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鲜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莫云锦 程芳丽 +3 位作者 马全姿 侯定基 石志斯 陈辉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20-21,共2页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桂北地区耐密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9
作者 侯定基 石志斯 +3 位作者 程芳丽 马全姿 莫云锦 陈辉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69-72,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高密度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笔者以桂单162为对照,引进广西区内外普通玉米新品种11个,设置3个密度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适合超高密度(4500株/亩)种植的品种4个,即天艺153、绿海151、苪单26和正大719;适合... 为了筛选出适合桂北地区高密度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笔者以桂单162为对照,引进广西区内外普通玉米新品种11个,设置3个密度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适合超高密度(4500株/亩)种植的品种4个,即天艺153、绿海151、苪单26和正大719;适合较高密度(4000株/亩)种植的品种5个,即桂单662、新中玉801、金农518、巡玉608和银蝶玉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漓糯180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10
作者 马全姿 许显发 +2 位作者 侯定基 程芳丽 石志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28-29,共2页
文章介绍了‘漓糯1801’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以及农艺性状、品质、抗性等特征,通过对比发现其品质和产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还总结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糯玉米 漓糯1801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黑皮冬瓜与甘薯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志斯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290-292,共3页
桂林市已有20多年的黑皮冬瓜种植历史。近年来,桂林市资源县农户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夏植黑皮冬瓜,并在黑皮冬瓜架下套种红薯,增加了收益。笔者对这一种植模式做了总结,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 桂林市已有20多年的黑皮冬瓜种植历史。近年来,桂林市资源县农户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夏植黑皮冬瓜,并在黑皮冬瓜架下套种红薯,增加了收益。笔者对这一种植模式做了总结,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黑皮冬瓜、甘薯的栽培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冬瓜 甘薯 套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10份糯玉米自交系皮渣率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芳丽 石志斯 +6 位作者 江禹奉 马全姿 许显发 侯定基 陈辉云 莫云锦 张晋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72-74,共3页
本研究以自主选育的7份糯玉米自交系A01、A04、A05、A08、A14、A33、A38为母本(P1),3份糯玉米自交系G20、G31、G44为父本(P2),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组配21个杂交组合,进行皮渣率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A01、A08... 本研究以自主选育的7份糯玉米自交系A01、A04、A05、A08、A14、A33、A38为母本(P1),3份糯玉米自交系G20、G31、G44为父本(P2),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组配21个杂交组合,进行皮渣率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A01、A08、A04、A38、G44皮渣率GCA效应值为负值,说明果穗皮渣率低,可用来选育优良低皮渣率的后代;组合中A33×G31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且最小,可作为优质低皮渣率杂交组合;皮渣率一般配合力方差为20.12%,特殊配合力方差为79.88%,说明该性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皮渣率广义遗传率为95.92%,环境方差为0.12,说明皮渣率主要受遗传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小;狭义遗传率为19.29%,说明加性效应较低,不能稳定地将遗传信息传给后代,宜在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皮渣率 配合力 遗传参数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辉云 侯定基 石志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41-42,47,共3页
以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6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广西桂北玉米生态区春季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全生育期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生育期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的营养生长阶段,... 以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6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广西桂北玉米生态区春季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全生育期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生育期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的营养生长阶段,其次为抽雄至成熟阶段。随着播期推迟,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大致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6个不同播期处理中,3月8、15、22、29日播种处理各玉米品种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因此,桂北地区春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播期 产量 桂北
下载PDF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雁山香糯的选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全姿 程芳丽 +4 位作者 许显发 侯定基 石志斯 莫云锦 陈辉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为满足广西糯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方法】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以糯玉米自交系M613作母本、自选自交系M116作父本进行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雁山香糯于2021年通... 【目的】为满足广西糯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方法】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以糯玉米自交系M613作母本、自选自交系M116作父本进行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雁山香糯于202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1047号),雁山香糯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在广西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春季和秋季平均鲜穗产量分别为672.5 kg/667m^(2)和599.2 kg/667m^(2),分别较对照(桂糯519)增产5.1%和5.3%;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8 d,秋季平均70 d;田间综合抗性好,品尝鉴定结果为二级优质鲜食糯玉米。【结论】雁山香糯果穗外观优,结实性好,色泽好,皮薄,糯性好,口感风味好,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雁山香糯 选育 广西
下载PDF
夏大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辉云 范大泳 +3 位作者 石志斯 程艳波 马全姿 周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37-37,45,共2页
介绍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 华夏6号 特征特性 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分析广西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和霞 范競升 +7 位作者 谢小东 周海宇 程伟东 覃兰秋 马全姿 程芳丽 石志斯 江禹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0-1590,共11页
为了挖掘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提高广西玉米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10KSNP芯片对169份广西玉米地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广西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广西玉米地方品种总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5877个SNPs标记在... 为了挖掘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提高广西玉米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10KSNP芯片对169份广西玉米地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广西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广西玉米地方品种总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5877个SNPs标记在169份地方品种中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37,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30。种群水平上,桂东北区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基因多样性=0.39,观察杂合度=0.2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30,PIC=0.31)。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进化树分析将地方品种划分为两大类群,种群间遗传关系和类群归属与地理位置不完全相关,品种杂合率差异较大且总体遗传相似系数较低。分子变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平均为0.049,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研究结果确定了广西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地方品种多态性及亲缘关系,为广西玉米种质改良和指导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SNP标记
下载PDF
桂林市木薯套种花生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宾 范大泳 +4 位作者 秦丽萍 石志斯 邓春恒 侯丽英 张承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8-10,共3页
在桂林市进行木薯套种花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花生能显著提高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并且对木薯和花生农艺性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木薯和花生的间作距离为40 cm时,套种效果最好,木薯鲜薯产量86.97 t/hm2,干花生荚产量2 896.78 kg/h... 在桂林市进行木薯套种花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花生能显著提高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并且对木薯和花生农艺性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木薯和花生的间作距离为40 cm时,套种效果最好,木薯鲜薯产量86.97 t/hm2,干花生荚产量2 896.78 kg/hm2,套种模式收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套种 花生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漓糯1801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全姿 侯定基 +2 位作者 程芳丽 石志斯 许显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9-21,共3页
漓糯1801是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桂林分院育成的白糯玉米新品种。本文从产地要求、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该品种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漓糯1801 栽培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辉云 石志斯 候定基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22-23,共2页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选用了6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间杂草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75 g·hm^(-2)、72%异丙甲草胺乳油1 620 g·hm^(-2)对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建议在玉米生产中推...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选用了6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间杂草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75 g·hm^(-2)、72%异丙甲草胺乳油1 620 g·hm^(-2)对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建议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玉米 杂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追肥方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程芳丽 石志斯 +3 位作者 马全姿 侯定基 莫云锦 陈辉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2期58-59,共2页
为了探讨鲜食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以万鲜甜15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追肥方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处理二(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处理一(苗肥小培土,苞肥大培土)>处理四(苗肥、苞肥均简易追施)>... 为了探讨鲜食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以万鲜甜15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追肥方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处理二(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处理一(苗肥小培土,苞肥大培土)>处理四(苗肥、苞肥均简易追施)>处理三(苗肥简易追施,苞肥大培土)。“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方式鲜苞产量最高,为1206.8 kg/亩,较常规处理增产2.3%。通过试验得出,利用便携式追肥器培土追肥,可节省人工;采取“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方式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轻简化栽培、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追肥方式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