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王红群 李杰 +2 位作者 刘鹏 李金龙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最近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04-16。结果女性32例(61.5%),男性20例(38.5%)。患者平均年龄62.7岁。肿瘤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有40.4%病例混合...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最近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04-16。结果女性32例(61.5%),男性20例(38.5%)。患者平均年龄62.7岁。肿瘤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有40.4%病例混合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鳞状细胞癌(21/52)。免疫组化方面,Vimentin表达率为95.2%,SMA局部阳性率为37.5%,p53阳性率(64.3%),TTF-1、TG及PAX-8少数阳性,上皮标记多阳性,Ki-67中位增殖指数50%。对照无滤泡癌的未分化癌组,伴有滤泡癌的未分化癌最大径较大(r=0.599,P=0.005),总生存时间/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缩短[(4.29±1.21)个月vs.(55.06±17.68)个月,P=0.028]。与未合并PTC的未分化癌组比较,局部合并有PTC成分的9例未分化癌组,总生存时间长[(85.95±38.20)个月vs.(16.54±5.26)个月,P=0.057],复发癌的发生在该组比例要高(33.3%vs.4.7%,P=0.031)。吸烟史的患者总生存时间/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缩短。本组未分化癌的总生存率:半年生存率(45.0±9.0)%,1年生存率(33.0±8.0)%,2年生存率(23.0±8.0)%,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19.0±7.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差,伴有滤泡癌的未分化癌更差,伴有乳头状癌的未分化癌预后较好。甲状腺未分化癌可能更多来源于滤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间变性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红群 刘鹏 +1 位作者 李莹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25-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8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指标的预后意义。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最大径、免疫性甲状腺炎、复发癌、吸烟史、远处转移及...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8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指标的预后意义。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最大径、免疫性甲状腺炎、复发癌、吸烟史、远处转移及术后的复发转移均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及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相关(均为P<0.05),性别倾向影响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P=0.057)。癌灶数、淋巴结转移情况、最大径、年龄、TNM分期、复发癌及远处转移还与无复发生存时间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复发癌、最大径及免疫性甲状腺炎影响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远处转移、复发癌、年龄及免疫性甲状腺炎影响总生存时间,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复发癌及最大径与无复发生存时间相关(P<0.05)。结论免疫性甲状腺炎为保护因素。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数量、复发癌及肿瘤最大径是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远处转移、复发癌均缩短总生存时间及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最大径也是影响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后 复发癌 吸烟史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下载PDF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1 位作者 李向红 笪冀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5例做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岁,男性9例,女性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6cm×5cm×4.5cm,与...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并做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5例做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岁,男性9例,女性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6cm×5cm×4.5cm,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切面呈灰褐色。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状、条索状、小梁状或实性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核仁清楚。细胞质丰富,呈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14例均弥漫表达抗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和CgA少数细胞呈散在阳性,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为阴性。14例中6例于术后8~18个月内复发,4例发生肝脏、肺等远处转移。14例患者术后均死于肿瘤,存活时间13~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在细胞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方面均与胰腺导管细胞肿瘤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周定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通过尸检材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进行研究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 10例脑血管病病人生前均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死后尸检将颈内动脉颅外段完整剥离 ,固定后每隔 4mm取材并切... 通过尸检材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进行研究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 10例脑血管病病人生前均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死后尸检将颈内动脉颅外段完整剥离 ,固定后每隔 4mm取材并切片 ,然后光镜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管腔的横截面积和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的面积。 10例对照组病人生前均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同上。结果发现 ,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内动脉共 15 1个组织块中 ,管腔最大横截面积为 6 .2mm2 ,最小为 3.2mm2 ,平均为 4 .7± 0 .3mm2 。而对照组 134个组织块中 ,管腔最大横截面积为 6 .5mm2 ,最小面积为 3.6mm2 ,平均 4 .8± 0 .4mm2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的平均面积在有症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3.4± 0 .4mm2 和 1.8± 0 .2mm2 ,差异显著(P <0 .0 1)。另外 ,有症状组 11个斑块表面可见血栓 ,而对照组无血栓形成。结果表明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但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却明显比对照组大 ,提示狭窄程度可能并非脑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斑块脂质坏死中心的大小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血管病 颈内动脉狭窄 计算机图象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4例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周振鸿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球瘤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胃血管球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球瘤的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胃血管球瘤主要形态学特点包括:①肿瘤组织呈多结节状,结节周围被平滑...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球瘤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胃血管球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球瘤的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胃血管球瘤主要形态学特点包括:①肿瘤组织呈多结节状,结节周围被平滑肌束分隔;②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无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或血窦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或呈实性排列,局部间质可见黏液变性。4例肿瘤细胞SMA、laminin、vimentin均为(+),其中1例CD34局部弱(+);而CD117、S-100、desmin、CgA、Syn和CK均(-)。患者术后均无复发,随访时间最长者7年,最短者3年。结论胃血管球瘤非常少见,属于良性肿瘤,具有特定的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需要和其他肿瘤如神经内分泌肿瘤、上皮样胃肠间质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4 位作者 孙璐 郭爱桃 周定标 蒲传强 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对 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观察斑块形态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斑块内脂质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进行测...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对 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观察斑块形态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斑块内脂质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进行测定。同时对 8例年龄相当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亡病例 ,做颈内动脉对照研究。选取部分稳定及不稳定斑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二者巨噬细胞含量的差异。结果  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共 12 1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 ,不稳定斑块占 2 1.5 % (2 6 12 1) ;而对照组 10 9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不稳定斑块仅占11.0 % (12 1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纤维帽厚度在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为 (0 .3± 0 .2 )mm和(0 .5± 0 .3)mm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稳定斑块。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 ,斑块脂质中心越大 ,斑块表面纤维帽越薄 ,巨噬细胞越多 ,则斑块越不稳定 ,越容易破裂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内动脉斑块 形态学 研究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核P^(5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怀银 祝庆孚 陈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80-482,共3页
用p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对73例原发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观察p5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73例中17例癌细胞核P53呈阳性表... 用p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对73例原发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观察p5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73例中17例癌细胞核P53呈阳性表达,占23%。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等因素明显相关。在组织学分级S级,临床分期Ⅳ期以及ER阴性病例中,p53阳性率最高,差异显著(P<0.01)。而与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密切关系(P>0.05)。对34例病人的术后回顾性随访也表明:P53阳性病人存活期明显低于阴性病人(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细胞核 P53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有关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1 位作者 孙璐 李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光镜观察斑块形态,选取稳定及不稳定斑块...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8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并对其颈内动脉进行连续取材,光镜观察斑块形态,选取稳定及不稳定斑块各20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二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差异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纤维帽厚度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阳性区域进行定量。结果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共121个颈内动脉取材块中,不稳定斑块占21.5%(26121);稳定斑块为78.5%(95121)。纤维帽厚度在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分别为0.2±0.1mm和0.5±0.2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中均有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表达,但不稳定斑块阳性面积明显多于稳定斑块,分别为19.4±3.3和14.3±2.5(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由稳定和不稳定斑块组成,不稳定纤维帽较薄而且斑块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阳性区域明显多于稳定斑块,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脑缺血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甲状腺原发的具有胸腺特征的癌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怀银 陈凛 +3 位作者 常文华 韦立新 李向红 陈乐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具有胸腺特征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 例均为男性,最大67岁,最小38 岁( 平均45 岁) 。症状主要为颈部包块、声嘶或呼吸困难。6 例中3 例位于甲状腺右叶,3 例位于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具有胸腺特征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 例均为男性,最大67岁,最小38 岁( 平均45 岁) 。症状主要为颈部包块、声嘶或呼吸困难。6 例中3 例位于甲状腺右叶,3 例位于甲状腺左叶。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色,部分呈结节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条索状排列。瘤细胞巢或条索周围可见成熟的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可见鳞化或“哈氏”小体样结构。6 例中3 例术后无复发,迄今存活期分别为6 年、8 年及14 年。2 例分别于术后2 年及2 年半复发,但经二次手术后均得以很好控制,迄今存活已9 年及11 年。另1 例术后半年复发,术后2 年因肺转移死亡。结论:甲状腺具有胸腺特征癌不同于甲状腺其他类型的癌,其预后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胸腺异位 CASTLE
下载PDF
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弹力纤维的形态及含量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2 位作者 李冰 游联璧 昝世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为探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病变中弹力纤维的形态及含量改变,对21例中青年猝死者腹主动脉的正常内膜、脂斑脂纹和纤维斑块进行电镜观察,发现正常内膜弹力纤维呈条索状,而脂斑脂纹和纤维斑块中的弹力纤维呈斑片状,弹力纤维含量在脂... 为探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病变中弹力纤维的形态及含量改变,对21例中青年猝死者腹主动脉的正常内膜、脂斑脂纹和纤维斑块进行电镜观察,发现正常内膜弹力纤维呈条索状,而脂斑脂纹和纤维斑块中的弹力纤维呈斑片状,弹力纤维含量在脂斑脂纹中最多,正常内膜次之,纤维斑块中最少,三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提示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病变中弹力纤维不仅有形态学改变,其含量也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弹力纤维 超微结构 形态
下载PDF
45例胃癌P_(53)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怀银 刘爱军 +1 位作者 陈凛 郭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41-41,43,共2页
P_(53)基因的突变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得到证实。并且肿瘤细胞核P_(53)阳性表达率与预后有关。本文选用抗P_(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胃癌进行了检测,以探讨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 P_(53)基因的突变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得到证实。并且肿瘤细胞核P_(53)阳性表达率与预后有关。本文选用抗P_(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胃癌进行了检测,以探讨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胃壁浸润深度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53基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病理进修生教学经验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怀银 郭爱桃 韦立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2年第11期21-22,共2页
为提高病理进修医师培训水平,对近十年来我科病理进修生教学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在诸多经验中,认为在临床病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进修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纵向鉴别诊断的学习习惯,取得了很好... 为提高病理进修医师培训水平,对近十年来我科病理进修生教学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在诸多经验中,认为在临床病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进修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纵向鉴别诊断的学习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方法 体会
下载PDF
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4 位作者 孙璐 邰艳红 王玉兰 郭爱桃 赵景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选择典型蜡块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5例患者中男1例,... 目的探讨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选择典型蜡块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21~48岁。3例肿瘤位于肝左叶,2例位于肝右叶。肿瘤直径5.5~10.0cm,平均7.5cm。大体观察见肿瘤切面呈灰白色,境界清楚,无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光镜下见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肌细胞、不规则的厚壁血管、不同比例的脂肪组织构成,背景中均见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无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HMB-45阳性(5/5),Melan-A阳性(5/5),SMA阳性(5/5),Vimentin阳性(5/5),而CD21、CD35、CK18、CK19、Hepatocyteparaffin-1、AFP、EMA、CK均为阴性。5例患者均行局部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3~9年均无复发。结论肝脏炎症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一种亚型,其生物学行为与经典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同,呈良性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脂瘤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小血管内微栓子的形态学观察
14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2 位作者 李小鹰 孙璐 郭爱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0-8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小血管内微栓子检出率及形态学改变。方法15例心脏标本取自因左心室壁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心脏固定后完整剥离冠状动脉,从心尖至房室交界处按冠状面每隔4~5mm切成大组织片,然后将左心室组织全部取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小血管内微栓子检出率及形态学改变。方法15例心脏标本取自因左心室壁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心脏固定后完整剥离冠状动脉,从心尖至房室交界处按冠状面每隔4~5mm切成大组织片,然后将左心室组织全部取材。心肌组织块经常规HE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心肌内小血管微栓子。结果15例左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14例心肌内小血管中检出微栓子,栓子大小不等,由纤维素、血小板和红细胞构成。微栓子数量多少不等,最多1例找到9处微栓子,最少1例找到3处微栓子。而且,微栓子与心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小血管内有明显微栓子存在,微栓子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 纤维素 血小板 红细胞 显微镜检查 电子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尸检2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石怀银 李向红 李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5-97,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尸体剖检 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复查 2例胰腺组织的全部切片和胰腺大体标本并做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回顾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尸体剖检 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复查 2例胰腺组织的全部切片和胰腺大体标本并做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回顾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 ,均有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病史 ,腹部CT显示胰腺主导管扩张。扩张的胰腺主导管腔内可见聚集的黏液物质。肿瘤由黏液性上皮组成 ,部分区域上皮呈明显的乳头状增生 ;细胞核呈柱状 ,单层或复层排列。其中 1例还伴有上皮的中度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示黏液性上皮CK7和CK2 0 (+) ,少数细胞NSE(+)。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是胰腺独特的肿瘤类型 ,不同于其他黏液性囊性肿瘤 ,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病理 尸体剖检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癌细胞核浆比与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石怀银 尹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29-29,31,共2页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扩散程度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后者的判断又主要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型,目前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分三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其中以类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而小细胞癌预后最差。然...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扩散程度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后者的判断又主要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型,目前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分三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其中以类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而小细胞癌预后最差。然而在肿瘤分型中常常存在人为的主观偏差,不同病理医生对同一肿瘤的分型可能有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内分泌癌 细胞核浆 预后
下载PDF
Angiographical and histopathologic stud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7
作者 石怀银 王士雯 谭端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93-193,共1页
Objective Compare the morpholog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mgiographically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in acute myocardialmfarction m order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in recognizing plaquerupture and thrombus by angiogrames... Objective Compare the morpholog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mgiographically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in acute myocardialmfarction m order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in recognizing plaquerupture and thrombus by angiogrames.Material and methods 16postmortem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tudied.The coronary arteries were romoved en block,filled with barium the lumen and ridiographed.Then the arteries wereontinuously insetted and routin HE sections were made.Results 16 cases had plaque ruptures and thrombi.Among the total98 blocks,21 had plaque ruptures on which 20 thrombiccur(95.23%).while the other 777 unrupured blocks had only 2hrombi(0.2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01).Therupture mostly occur on unstable plaques.The ruptured plaqueswith thrombi had different angiographical morphology withunruptured plaques.The former had irregular borders andunraluminal lucencies;while the Iatter had smooth borders and nointraluminal lucencies.Conclusions Plaque ruprure withthrumbus was the major cau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the ruptured plaques with thrombus had different angiographicalapperances with unruptured pla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QUES THROMBUS unstable RUPTURED ARTERIES accumulate LUMEN mostly irregular PLAQUE
下载PDF
CyclinD1、p21^(WAF1)、p53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玉兰 杜经丽 +3 位作者 石怀银 郭爱桃 韦立新 赵景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水平与HCC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40.5%、65.4%及80.0%,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19.0%、11.5%、0.0%、6.3%,P<0.005)。相关分析显示,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核分级呈正相关(P=0.041),p21WAF1及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32、P=0.031)和血管浸润(P=0.036、P=0.011)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核分级(P=0.045)和血管浸润(P=0.001)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D1及Ki-67高表达者预后较差。Ki-67阳性表达与p53(P=0.000)及p21WAF1(P=0.047)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其他各蛋白之间表达无明显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42)、肿瘤数目(P=0.004)及血管浸润(P=0.000)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可能参与了HCC的生物学进程;cyclin D1及Ki-67阳性表达对HCC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1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KI-67抗原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超声造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杰 王知力 +4 位作者 李俊来 罗渝昆 汪伟 徐建宏 石怀银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84-587,共4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BPH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研究BPH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对4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内腺及外腺的超声造影表现并制作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开始增... 目的:分析并评价BPH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研究BPH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对4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内腺及外腺的超声造影表现并制作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造影开始减退时间、造影剂渡越时间及峰值强度。结果:前列腺为富血供器官,造影增强明显。48例BPH患者前列腺内腺及外腺开始增强的时间分别为(26.68±3.76)、(31.24±5.33)s,内腺开始增强的时间显著早于外腺,尤以尿道周围区及内腺的包膜处明显(P=0.000);内腺及外腺造影剂完全退出时间分别为(200.68±59.40)、(157.56±50.66)s,内腺造影剂完全退出时间显著晚于外腺(P=0.000);内腺及外腺造影剂渡越时间分别为(173.94±60.14)、(129.21±56.91)s,内腺造影剂渡越时间显著长于外腺(P=0.000)。内腺及外腺造影峰值强度分别为(90.45±42.19)、(65.32±25.15)dB,内腺造影峰值强度显著高于外腺(P=0.000)。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够连续观察BPH的血流灌注情况,有望成为研究BPH血流状况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超声 造影
下载PDF
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白杨 孙璐 +2 位作者 郭爱桃 韦立新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1-774,779,共5页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0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35例和不典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A)17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galectin-3...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0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35例和不典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A)17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表达情况。结果 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在PT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2/108)、75%(81/108)、66.7%(72/108);在PTH-A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9.4%(5/17)、5.9%(1/17)、11.8%(2/17);在PT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7.1%(13/35)、22.9%(8/35)、2.9%(1/35)。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在PTC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PTH(P<0.05)。在PTC的诊断中,syndecan-1的特异性最高(97.1%),CK19的敏感性最高(85.2%)。联合3种抗体中的任意2种均可以将诊断特异性提高至100%。3种抗体在PTH-A和PTH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K19不能作为PTC独立的诊断指标;syndecan-1在PTC诊断中具有和galectin-3同样的价值。联合应用galectin-3和syndecan-1并结合组织学特点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K19 SYNDECAN-1 GALECTIN-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