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鼩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斌山 诸葛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30,共6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0.5毫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臭鼩(Suncus m.murinus)的心肌、骨骼肌、肾脏、脾脏、肝脏和脑6种组织器官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臭鼩6种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分别具有11—24条酶带,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特异...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0.5毫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臭鼩(Suncus m.murinus)的心肌、骨骼肌、肾脏、脾脏、肝脏和脑6种组织器官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臭鼩6种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分别具有11—24条酶带,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实验还发现其醋酶同工酶存在异型酶。臭鼩6种组织的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则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QU 酯酶 苹果酸脱氢酶 同功酶
下载PDF
臭鼩血清蛋白和六种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斌山 诸葛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实验对臭鼩的血清蛋白及心肌、骨骼肌、肾脏、脾脏、肝脏,睾丸6种组织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的分析研究。臭鼩血清蛋白存在15—17条带,各组织的LDH同工酶均由5条带构成,其中心肌LDH-1、LDH-2和肾脏... 本实验对臭鼩的血清蛋白及心肌、骨骼肌、肾脏、脾脏、肝脏,睾丸6种组织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的分析研究。臭鼩血清蛋白存在15—17条带,各组织的LDH同工酶均由5条带构成,其中心肌LDH-1、LDH-2和肾脏LDH-1各出现1条亚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Ju 血清蛋白 乳酸脱氢酶 同功酶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型兽类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丁平 石斌山 +1 位作者 诸葛阳 鲍毅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9-117,共9页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作者根据钱塘江河口滩涂不同年份进行围垦农田的土壤特性和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地的条件,选择7个不同的样区,调查各样区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和数量比例,划分相应的群落,群落中的相似性指数以群落C与D最高,多样性指...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作者根据钱塘江河口滩涂不同年份进行围垦农田的土壤特性和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地的条件,选择7个不同的样区,调查各样区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和数量比例,划分相应的群落,群落中的相似性指数以群落C与D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群落E最高。黄毛鼠的分布与土壤的盐度及有机质C/N值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区 小型兽类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人口迁居与农田小兽群落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平 鲍毅新 +1 位作者 石斌山 诸葛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5-70,共6页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作者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人口迁居与农田小兽群落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在6种类型的人群居住区内,4种家栖小兽中以臭鼩为优势种。随着人口和建筑物增多,食虫类数量超过家鼠,处于优势地位,因而在家鼠与食虫类之间...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作者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人口迁居与农田小兽群落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在6种类型的人群居住区内,4种家栖小兽中以臭鼩为优势种。随着人口和建筑物增多,食虫类数量超过家鼠,处于优势地位,因而在家鼠与食虫类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同时还探讨了家栖小兽群落与农田小兽群落之间的迁移和扩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区 小兽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平 姜仕仁 +2 位作者 石斌山 鲍毅新 诸葛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23,共4页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生态
下载PDF
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的功能和结构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斌山 余应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FEN 1(flapendo/exonuclease)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酶 ,它能识别特定的DNA分叉结构 ,并切除含有游离 5′端的单链核酸 .在DNA复制过程中 ,FEN 1通过其外切酶、内切酶活力去除了冈崎片段前端RNA引物的最后一个核糖核苷 .在DNA修复中 ,FE... FEN 1(flapendo/exonuclease)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酶 ,它能识别特定的DNA分叉结构 ,并切除含有游离 5′端的单链核酸 .在DNA复制过程中 ,FEN 1通过其外切酶、内切酶活力去除了冈崎片段前端RNA引物的最后一个核糖核苷 .在DNA修复中 ,FEN 1以其内切酶活力参与了损伤碱基的修复过程 .FEN 1基因含有两个保守区和一个PCNA结合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特异性核酸酶 DNA复制 DNA修复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浙江西部山区珍稀雉类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平 诸葛阳 石斌山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302-309,共8页
浙西山区雉类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分布高度存在差异,其主要活动地有季节性变化,并和月降水量相关。黄腹角雉在浙江西部分布于金衢盆地以南,白颈长尾雉、白鹇和勺鸡在浙西山区均有分布。对该山区秋季和春季的雉类密度进行调查,秋季捕获率... 浙西山区雉类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分布高度存在差异,其主要活动地有季节性变化,并和月降水量相关。黄腹角雉在浙江西部分布于金衢盆地以南,白颈长尾雉、白鹇和勺鸡在浙西山区均有分布。对该山区秋季和春季的雉类密度进行调查,秋季捕获率以勺鸡最高(4.58‰),白颈长尾雉次之(1.42‰),白鹇最低(0.39‰)。春季遇见率勺鸡为0.15只/小时,白鹇为0.175只/小时,白颈长尾雉仅0.063只/小时。白颈长尾雉和白鹇存在正关联的种间关系,而其他雉类间不存在关联。植被群落的演替可导致雉类群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雉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波动等几方面。70年代至80年代浙西雉类资源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浙江 种群生态
下载PDF
钱塘江干流沿岸鸟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仕仁 丁平 +2 位作者 徐炳东 石斌山 诸葛阳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1981—1990年对钱塘江干流沿岸进行了累计14个月的鸟类调查,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共有206种组成,隶属17目4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105种,占51%,与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高有关.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度依次为钱塘江段>富春... 1981—1990年对钱塘江干流沿岸进行了累计14个月的鸟类调查,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共有206种组成,隶属17目4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105种,占51%,与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高有关.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度依次为钱塘江段>富春江段>新安江段,多样性指数却相反.随着从新安江到钱塘江的环境由中山丘陵→低山丘陵→平原农田,河滩的改变,鸟类的群落结构也由山地林区鸟类向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鸟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群落结构 分布 优势度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兽种群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9
作者 丁平 石斌山 +1 位作者 诸葛阳 鲍毅新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型兽类的调查得知,农田小兽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种群集聚度的大小依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臭鼩和大麝鼩。在6种不同的农田类型中,各种群的集聚度有异,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型兽类的调查得知,农田小兽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种群集聚度的大小依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臭鼩和大麝鼩。在6种不同的农田类型中,各种群的集聚度有异,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种群的集聚度与种群的密度、栖息地生境及群落结构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区 小型 兽类 分布格局
下载PDF
FL-FEN-1-细胞的建立
10
作者 石斌山 余应年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FEN-1 特异性核酸酶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500例阴(尿)道炎患者三种性传播疾病
11
作者 董学君 付玲俐 石斌山 《浙江实用医学》 1997年第5期7-8,共2页
3500例阴(尿)道炎患者三种性传播疾病(STD)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淋病发病率8.03%,各年龄段发病率高到低顺序:20~30岁(43.77%)、30~40)岁(39.86%)、40~50岁(17.83%)、<10岁(3.91%)、10~20岁(2.40%)、>50岁(2.14%)... 3500例阴(尿)道炎患者三种性传播疾病(STD)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淋病发病率8.03%,各年龄段发病率高到低顺序:20~30岁(43.77%)、30~40)岁(39.86%)、40~50岁(17.83%)、<10岁(3.91%)、10~20岁(2.40%)、>50岁(2.14%)。淋病患者随机抽样135例,PCR查UU和CT,合并UU感染39.26%(53/135),合并UU+CT感染5.19%(7/135)。淋病传染源存在,极易使幼女发生间接传染。PCR查NGH、UU、CT既能鉴别诊断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又方便快速。PCR实验中,规范实验条件和操作过程,能有效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H CT UU 性传播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 淋病
下载PDF
咖啡因、茶碱对家蝇毒性的研究
12
作者 张贞华 石斌山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88年第4期466-471,共6页
1985年,我们进行了咖啡因(1、3、7三甲基黄嘌呤)、茶碱(1、3二甲基黄嘌呤),对家蝇(Musca domestic vicina Macq)的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能证明这两种药物对家蝇都是有毒性的,但茶碱对家蝇的毒性亚于咖啡因。 用喂食法测定咖啡因的毒力。随... 1985年,我们进行了咖啡因(1、3、7三甲基黄嘌呤)、茶碱(1、3二甲基黄嘌呤),对家蝇(Musca domestic vicina Macq)的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能证明这两种药物对家蝇都是有毒性的,但茶碱对家蝇的毒性亚于咖啡因。 用喂食法测定咖啡因的毒力。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高,家蝇的死亡率也上升0.5%高浓度,家蝇的死亡率可达100%.0.2%浓度,已接近半致死浓度。羽化后8—10小时的家蝇,以0.1%浓度喂食72小时,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对家蝇生育有一定影响:产卵量减少,卵巢的发育受抑制,卵的孵化率下降,产卵期缩短,此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析家蝇的血淋巴蛋白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咖啡因 茶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